回應篇:回應林超英〈土地共享之南生圍故事〉

文章日期:2021年09月26日

【明報專訊】編按:上周本版刊出香港鄉郊基金顧問林超英「地產商搵政府老襯」系列二:〈土地共享之南生圍故事〉文章後,項目申請者新地公司回應如下。

林超英先生,你好。閣下星期日在《明報》題為「地產商搵政府老襯系列」:〈土地共享之南生圍故事〉一文,提及本集團早前提交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申請「不及格」,又指有關申請「搵政府老襯」,這些說法既失實亦有欠公允。

「土地共享先導計劃」要求最少七成的新增住宅樓面面積(而非項目的總樓面面積)撥作公營房屋。(可參考立法會文件第七段:bit.ly/2XMCq19)根據新地的申請,地盤約一半土地早前已獲批興建私人房屋,涉及的樓面面積為約11萬平方呎,因此,新增的住宅樓面面積應約為174萬平方呎,而當中七成(即122萬平方呎)將撥作興建公營房屋,所以新地的申請完全符合「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的條件。

是次申請雖然包含政府用地,但該部分土地只佔整個項目地盤約三成的面積,大多為荒廢魚塘及呈長條形,難以發展,因此絕大部分只能用於興建道路,方便日後居民出入。而計劃中公營房屋所在之處,大部分位於新地持有的大片連貫的平地上,適合作房屋發展之用。假若沒有新地的土地,只靠該政府土地,根本難以達至現時建議的房屋發展規模。(可參考計劃摘要第六和第七頁,計劃摘要可見於發展局網頁:bit.ly/3ADhmZP)

申請地盤雖然被劃入南生圍分區計劃大綱圖,但實際上與市民常去郊遊的南生圍有一段距離。事實上,地盤距離港鐵元朗站只有約一公里,是元朗市中心的延伸,項目附近亦會提供不少生活配套設施,可供未來居民使用。

新地早前委託了顧問就該處進行環境生態評估,發現該處雖然位處濕地緩衝區,但大部分是荒廢土地,只有零散和已荒廢的魚塘,生態價值不高。項目會採取多項措施減低對環境的影響,亦會遵循「濕地零損失」的要求,重新規劃魚塘的位置,用各種措施重新提高生態價值。

新地重申,希望透過公私營合作雙軌並行,以更有效釋放新界土地的發展潛力。新地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申請可提供數千伙公私營房屋單位,紓緩迫在眉睫的短中期房屋供應短缺問題。

新地一直支持政府多管齊下,加大力度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如就新地的申請有任何查詢或意見,歡迎隨時聯絡我們。

文˙廖國偉(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傳訊總監)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