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紙張會破爛損耗,想把重要的殯葬資料永久保存,前人還有另一方法,就是將之刻於碑石上。若希望逝者的生平事迹流傳後世,古人更會製作墓誌銘,在墓地碑銘上刻鑿先人生平。不過隨着喪葬禮儀簡化,墓地空間減少,懂寫墓誌銘文體的人愈來愈少,這種殯葬文化已自上世紀中期日漸式微。重陽掃墓時,若是遇上他人的墓誌銘,不妨留步觀看,探究一下箇中刻劃的前塵往事。
「賴太史」撰寫利希慎墓誌銘
「會做墓誌銘的,多是有身分、有地位、有錢的人。製作墓誌銘的成本好高,先要找有文化水平的人寫文章,再找人抄寫,然後找刻功了得的人刻碑。」曾編著《香港華籍名人墓銘集》的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說。一篇墓誌銘,有如人生的總紀錄,文中一般涵蓋墓主家境、出身、學歷、工作,以至晚年事迹。在香港,墓誌銘最流行於清末至民國時期,當時的政商名人、文化巨擘、社會賢達,都愛在墓地豎立墓誌銘。
不難猜到,許多精彩的墓誌銘,也集中於歷史悠久的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鄧家宙指出,該處具有不少歷史意義豐富,且文學、藝術造詣頂尖的墓誌銘。例如利希慎的墓誌銘,便由被尊稱為「賴太史」的香港大學中文系開山元老賴際熙撰寫,「他用上許多典故,文字功力與眾不同」,例如簡潔的一句「征羌舞陰之厄」,便是引用漢代名將征羌侯來歙及舞陰侯岑彭被刺客暗殺的典故,來隱喻利希慎被暗殺致死。
反映香港史貌
鄧家宙自2009年起蒐集香港華人的墓誌銘,經他抄寫、著書記錄的墓誌銘逾250篇。他從中分析,墓誌銘不但是亡者生平功業的成績表,綜觀起來,更能反映香港的歷史面貌。「墓誌銘會提及墓主籍貫及其遷港原因。在晚清至民國時期,香港流行墓誌銘的年間,常見墓誌上提及人們因內地環境欠佳,要避難移民;有些人則寫『旅港』,或只是來港看醫生,路過而已,卻因為種種原因走不了,死在香港。」他指這反映香港是個移民城市,而且具有特殊的政治及經濟地位,讓人們安心長居下去,簡單如當年政要常來港看醫生,已大致說明香港醫療水平或許較高。「為什麼那些人不去其他地方,要來香港?甚至全個家族在港落地生根?墓誌銘就像一個縮影,當中反映的,是好重要的香港價值,說明了香港在現代中國史上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