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巴塞爾 疫下首個實體藝術展 呼應疫情 記錄市貌變化

文章日期:2021年10月20日

【明報專訊】全球旗艦級藝術展瑞士巴塞爾Art Basel,剛於9月底舉行了新冠疫情下及英國脫歐後首個實體展。巴塞爾版本的Art Basel實體展,一錘定音地為藝術界定調,象徵藝術界重回正軌,所有藝術展都可以回歸實體,如英國Frieze、法國的FIAC亦相繼舉辦實體展。對於收藏家而言,Art Basel始終是首個世界級回歸的展覽,可實實在在盡情搜尋心水展品。

今屆Art Basel一如既往地分為以在地藝術主打的Parcours、以大型作品為主的Unlimited、以影片藝術為重心的Film,Galleries及Edition等不同部分。當然,展會畢竟仍然是在商言商的活動,但亦具其當下意義:藝術具有記錄時代變遷的功能,除了看極具視覺衝擊,方便打卡的作品,疫情高峰期間誕生的作品(2020至2021年)也為觀者帶來各種反思或靈感。筆者在展覽現場訪問了藝術展全球總監、策展人及藝術家,透過人與作品,看看整個藝術界能如何面對疫情逆境,以及當中的衝擊;但想深一層,可會有買家會買下令人想到疫情的作品?

◆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Marc Spiegler:團結基金機制 提供場租優惠

「今屆的最大變化是比以往更以歐洲為本,少了其他地區的參與。但不要忘記,Art Basel本身是一個以歐洲為本的藝術活動。今屆有272個參展單位,為了保障參與者,我們特別成立一個團結基金機制,當更多參展單位參與這個可持續機制,便可同步得到更大的場租優惠。這機制可保障今屆收入失準的藝廊。當中涉及的是參與投入基金的藝廊的互相信任和支持,坦誠公布業績,讓我們能在這個非常時期,為較弱勢的藝廊提供保障。」

◆巴塞爾藝術展 Unlimited策展人Giovanni Carmine:參展單位無特別增減

「今次策展,並沒有特別以疫情為骨幹,因為實情是世上有其他問題同時發生。基本上我受到的衝擊與一般人無異,但作為策展人,我很幸運地活在瑞士,能繼續工作,相比其他人面對的問題較小。我本身亦為Kunst Halle Sankt Gallen效力,需要處理的是如何善用本身已有的資源,將製作資金轉為其他用途。今次策展時,我們主力希望在室內舉行安全而愉快的藝術體驗,參展單位並無特別增減。 」

◆巴塞爾藝術展 Parcours策展人Samuel Leuenberger:以collective方式合展

「疫情下,不少藝術家的贊助資金短缺,面對的衝擊比藝術機構更大,限制他們創作的空間,如找工作室及展場等。在作品概念上,大多藝術家仍在消化疫情的體驗,相應的衝擊及影響尚未浮面。但有能力的藝術家的作品水平,則相對大大提升,疫情令資源變得集中,多了不少聯名合作或以collective的方式合展。對策展人而言,疫情早期藝術界癱瘓,亦讓人走入惰性狀態,這種結構上的癱瘓,讓策展人及藝術家失去依靠。在今屆策展時,我主理室外部分,相對室內展覽容易。但主題仍然呼應疫情,以忍耐及互信為主軸。 」

◆藝術家Monster Chetwynd:眼淚背後帶鼓舞

「在我創作這個位於Messeplatz的戶外作品時,本身的考量是能引人注目便可,互動與否屬其次。內容方面,作品理念是向大眾致哀,因為有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在疫情下也經歷悲傷的事情。我希望能透過作品讓人包容這個經歷。作品以眼淚為名,裝置從天空看下來像大眼睛,中間的太空球(Zorb)則比作眼淚。我不清楚這個作品能否成功,因為感覺帶點俗氣(cheesy),但直覺告訴我該這樣做。演員服裝以法式歌舞廳表演為靈感,身上的閃石亦看似眼淚。整體感覺是不希望加強悲觀的感覺,而是帶鼓舞作用,加強人與人的聯繫。」

文:Dawn Hung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Life & Styl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