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黑白片沉悶印象 新舊對照賞電影美學

文章日期:2021年10月22日

【明報專訊】訪問香港電影資料館一級助理館長(節目)龍智傑前,沒想到他會形容「瑰寶情尋──聲影『留』傳 II」為「炮灰」節目。但他表示,資料館有推廣香港電影的使命,為吸引觀眾看他們印象中沉悶的黑白電影,他和團隊安排新電影與舊電影同日播放,如此對照形式,配合舒琪、劉嶔等電影人主持座談會,希望讓更多觀眾欣賞到新舊電影的美學。

多年來每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香港電影資料館(下稱資料館)都有「瑰寶情尋」放映節目,讓影迷觀看珍貴館藏。節目「聲影『留』傳II」,承接去年的「聲影『留』傳I」,其實是源於近年資料館獲政府撥款共2000萬作館藏數碼化工程。龍智傑澄清數碼化與菲林修復不同,後者會處理底片上的灰塵、震動、光暗不自然等,電影數碼化並不會處理這些。而「聲影『留』傳」系列會一直繼續,播放數碼化後的電影館藏。

明白放映節目的緣起,就能了解資料館策展的難度。修復組會給龍智傑和他的同事放映電影列表,但並沒有主題可言,他們是按菲林的損毁情况決定數碼化的次序,菲林情况愈差,電影就會愈早處理。在「聲影『留』傳I」的電影中,資料館團隊剛好連繫到「以人為本」的主題,如有人物黃飛鴻和演員陳寶珠等。今次要放映的黑白電影分別為《夜盜艷屍》(1955年)、《飛賊黑貓》(1956年)、《美人計》(1956年)、《九九大血案》(1956年)、《殭屍拜月》(1958年)、《名醫與紅伶》(1960年)和《血影驚魂》(1961年),導演、演員、題材、年代皆不同,如何串連才不突兀?

設座談會串連主題

節目有趣在新舊電影對照形式,是次節目多數安排在早上放映舊電影,中午設座談會,下午則放映新電影。例如第一個節目座談會以「從夢工場嫁到金都——兩節婚姻電影輔導」為題,早上播完《名醫與紅伶》,下午再播《金都》,龍智傑說前者批判男性主義,舞蹈家和影星將要結婚,「大男人」舞蹈家不欲另一半婚後拋頭露臉;而2019年拍成的《金都》聚焦在鄧麗欣飾演的婚紗店員工,因「假結婚」事件思考婚姻以至人生自由。

列表上不少黑白電影關於警匪,龍智傑簡單分享相差約50多年的電影之分別。例如主題為「做針定係做線——香港電影臥底論」的座談會,所播放的電影是《九九大血案》,探長女兒和賭徒分別為警方臥底和線人,協助破案,電影情節客觀直接;2010年的《綫人》着重刻劃廖啟智和謝霆鋒飾演的線人兩面不討好的處境。另一主題「探長形象進路」,《血影驚魂》中神勇機智的探長,與2007年《神探》中劉青雲飾演的精神病探長,同樣是後者的人物刻劃更富層次。

有些題材倒是能看見香港電影的傳承和不變的人性主題。例如港產殭屍片,當中《殭屍先生》(1985年)為港式殭屍片奠定框架與符號系統,但在此片30年前出品的《夜盜艷屍》已有義莊的描述,2017年的《救殭清道夫》延續港式殭屍片的黃符、木劍等符號系統,殭屍則由故事中的道具變成主角。最後主題是「母愛的靈異表達」,《殭屍拜月》與2005年的電影《怪物》都有母親為子女而化身殭屍和怪物的情節,母愛可說是恆久主題。

配對放映 透視時代精神

龍智傑說:「數碼化的黑白電影,如果主題上能和千禧後出品的彩色電影配對,一起播放,可以看見香港電影發展脈絡,或者不同題材中可見的時代精神,導演個人對時代的詮釋,也很有趣吧!」資料館能吸引年紀大的觀眾,因以前的明星在老影迷心中叫座力強,而同時舉辦的「萬能旦后鄧碧雲逝世三十周年紀念」放映節目,部分場次門票已售罄。他說︰「透過電影研究社會文化的始終是少數,我們又不只想講歷史,而想分享電影發展中鏡頭運用、形象設計、美學符號等。這些很趕客,只是作為資料館策展人,滿足觀眾需求之餘亦有教育觀眾的責任,所以這個節目我都『預咗係炮灰』的了。」

■瑰寶情尋──聲影「留」傳 II

日期︰2021年11月7日至2022年5月1日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

網址︰bit.ly/3vjjd48

文:胡筱雯

編輯:歐陽德智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