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抄經:盡性立命,以宗教實踐道德

文章日期:2021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談過人文精神、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唐君毅亦試圖解釋傳統中國哲學對心靈的理解,以心靈面向印證道德是真實存在的。《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是唐君毅最後撰筆的書,他在書中以心靈出發,建立了一套哲學體系,結合哲學、道德與宗教,把人對道德的追求,提升至信仰的層次。

心靈、感動、境界

傳統儒家將心靈定義為心性、仁心的能力,但唐君毅在書中擴闊心靈的意思,心靈意指人的「主體性」,有知、情、意的部分,包括理性、認知、情緒、反省自覺的能力等。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黃穎瑜舉例,有一天我們在街上遇到闊別多時的舊朋友,你遠遠跟他打招呼,但朋友視而不見,令你心生不滿,這短時間的偶遇也牽涉不同面向的心靈活動,如認知,你分辨到眼前的是一個人;記憶,你回憶朋友的模樣而連結現况;情感,因朋友無視你而感到不滿。唐君毅還提到,心靈的活動可以是錯誤的,例如你後來發現,原來朋友不跟你打招呼,原因是你根本認錯人了。

「貫通」情緒和認知

唐君毅以「感通」一字描述這些心靈的活動,感通一詞源於《易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宋明理學以「感通」解釋「仁」,即人有同情共感的德性,我們能夠體諒別人的痛苦、感受。不過唐君毅在書中重新解釋感通,擴闊其意思,「感」解作感應、意向的能力,「通」解作貫通,即是心靈有能力將現在與過去貫通,或者把情緒和認知連貫起來。

心通九境

心靈的一切活動即感通,而感通會產生不同「境界」。唐君毅將心靈感通的境界分為9個,概括心靈活動的不同類型。而9個境界中,又可以再分為3個類別,客觀境、主觀境,及超主客觀境。

客觀境的心靈活動,是有關認知客觀環境的東西,第一境是萬物散殊境,當我們坐在書桌前,分辨眼前不同事物時,能夠認知有一隻杯、一部電腦、一支筆,而這些事物都是分散而獨立存在的,「萬物散殊就是,這個世界所有事物,都是散殊的,分開一個一個。」第二境是依類成化境,我們認知事物後,能夠將事物分門別類,分為有用、無用,好、不好;第三境是功能序運境,我們能夠理解和分辨事情的先後次序、因果關係。

第二層面是主觀境,我們除了能夠觀察客觀事物,還能理解事物與我們主觀心靈的關係,「例如我之所以會把這個世界看成有因果關係,是因為我的心靈,嘗試將事物的次序給予一種解釋。」主觀境包括第四境感覺互攝境,我們看到眼前有一支筆,並意識到人有眼球活動、心靈活動,讓我能夠看到它;第五境是觀照凌虛境,人欣賞、創作藝術品,並非從實用、道德角度考慮,純粹因為對美的追求;第六境是道德實踐境,我們行動前會思考是否正確、仁義。

最高層次的是超主客觀境,超越了客觀境和主觀境,是形而上學、宗教角度的境界,歸向一神境指基督教,我法二空境指佛教,天德流行境指儒家。

「天德流行境」 追求理想生命

由第一境萬物散殊境到第九境天德流行境,唐君毅將9個境界排序,因為他認為境界有高下之分,人認知、理解這個世界後,應該要繼續理解人的主觀心靈與客觀事物的關係、對美和道德有追求,追求理想生命,而天德流行境就是最高境界。

唐君毅所說的宗教,並非指頌經參拜的宗教儀式,「宗教」,是有所宗,且有教化系統。宗教嘗試解釋人生意義,回應人應該歸向何處,而影響人理解生命、世界。「你在這個世界觀裏面,看自己人生,就不會跟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一樣」,黃穎瑜以基督教為例,基督徒找尋自己的人生意義,或每做一個行為,考慮的是神喜悅與否,愛人是因為神先愛我們。建基於根深柢固的信仰,宗教建立了一套倫理系統,而這套倫理系統會指引人生,是人理解自己、他人、世界的基礎。

唐君毅認為要將道德提升到宗教、信仰、世界觀理解的層面,追求天德流行境。儒家有「天道」的概念,每個人生來有價值判斷、為善的能力,這價值根源來自於天,由天賦予給人,所以人要「準性立命」,將天賦予的人性、仁心實踐出來。當人相信天道,相信人有道德理性,而每個人都希望實現對自身和世界有裨益的理想,並致力成就理想、成就自我,如研究歷史著書立說、世界和平,即使現在世道昏暗崩壞,但我們仍然有信仰,相信人有道德,情况會否極泰來,這就是宗教。

心性所在 美和道德故在

黃穎瑜指,心通九境概括了當代新儒家的哲學體系,亦見唐君毅對真實的理解。從自然主義的角度,有人會認為肉眼看不到、顯微鏡觀察不到的事物,不能稱之為真實存在,「你去找良知是找不到,或者你找美,其實也不可以通過一個機器、儀器找到美是什麼,但美、道德的對錯是否就不存在呢?」對唐君毅而言,美、道德當然存在,美對應觀賞美、判斷美的心靈而存在,道德對應於價值判斷的心靈存在。

美、道德是心靈活動的對象,正如我們眼前的這份報紙是心靈活動的對象。有沒有我去閱讀這份報紙,它依然存在在書桌上,存在在這個客觀世界中。不過,當我們認知報紙的存在,拿起它,細心閱讀它時,我們的心靈成為了中心,因為我們閱讀、理解、記下報紙的內容,報紙的存在因為我們的心靈活動而變得有意義。美、道德、宗教亦因我們的心靈判斷而變得有意義,是真實地存在着,而且是重要的。

東方概念融合西方架構

唐君毅解釋心通九境時,也嘗試以西方語言,引入中國傳統哲學討論,例如感通概念來自東方,知識理性與實踐理性等形容心靈特性的概念來自西方,黃穎瑜說唐君毅融合中西哲學的嘗試,對當時學術界是一大進步,「他嘗試援引一些理論架構、理論概念,去重構中國哲學的一種嘗試,這是新儒家在學術上最大的突破,在當時來說。」未有西方哲學語言時,中國哲學家以傳統哲學內部語言溝通,不易理解,當代新儒家更新傳統學科,就令現代哲學家能夠理解、討論、質疑中國哲學,重構傳統思想在當時學術界因而蔚然成風。

傳統思想「求之在己」

「哲學」概念原來自西方,中國究竟有無哲學,一直面對質疑。尤其傳統中國思想重視「求之在己」,學習的目的在薰陶理想人格,而缺乏西方哲學重視邏輯論證的傳統。當代新儒家融合中西哲學時,考慮到西方着重理性思辨,但唐君毅、牟宗三認為哲學不能只講理性思辨,在腦海中堆砌論據、完美邏輯,就會淪為思辨遊戲。

講理性思辨的同時,他們相信哲學必須跟人的生活有關係,因而提倡將哲學「引歸實踐」,以心靈九境提倡心靈實踐的升進過程,追求更高的理想和價值,結合哲學、道德及宗教。

重視道德 安身立命之所

唐君毅把天德流行境的位置放得比歸向一神境和我法二空境高,被批評有判教意味,把儒家評定為最高級、最理想,而否定基督教和佛教。當代新儒家否認,解釋儒家有俠義和廣義,天德流行境推崇的儒家抽其普遍性一面,肯定人的道德理性、對理想的追求。唐君毅認為,重視道德,乃是由於人的安身立命之所,人會追求美好、正面的價值,每個人都有理想而希望成就理想,這是無論基督徒、佛教徒都共有的特質。儒家的仁心是其他宗教皆有的價值觀,也是這些宗教的基礎,如基督教改過遷善,佛教講求慈悲,儒家在高層位,就能涵攝、相容其他宗教。

【行書】

背景

書法家徐沛之選擇王羲之風格的行書字體,行書特點是快捷、簡單。王羲之筆跡多取自其書信,書信的對象和場合較不拘禮節,所以王羲之每每頭幾行寫得較慢,字體風格偏向像早兩期的行階,但隨著書信內容和情緒變化,王羲之後來會愈寫愈快,字體開始潦草,變成今期的行書。

【小技巧】

行書書寫速度快,行筆要流暢,王羲之的字特色在端莊、秀麗,要留意線條細節,筆畫有弧度,不會太橫太直。

文˙ 朱琳琳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歐陽德智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