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拉近與觀眾距離 M+可讓人愛上藝術館?

文章日期:2021年10月29日

【明報專訊】M+定位國際,經常自比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和法國巴黎龐比度中心,又希望獲港人擁戴,有董事局成員私下更指「希望香港人將來一星期來一次」。據上月初出爐如票價及會員費用等營運機制,可見其確實與國際級藝術館平起平坐。然而倫敦與巴黎兩地居民參觀博物館的風氣,與香港人大為不同,香港要做亞洲藝術之都,除了硬件優良的博物館,還要加強培育港人參觀博物館的習慣,提升藝術教育,M+的出現又能否推進社會達到這目標?

【從M+到亞洲藝都系列之二】

港人少有逛博物館習慣

由M+博物館規劃以來,館方一直以2000年成立的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及1977年成立的巴黎龐比度中心(Centre George Pompidou)等作為比較對象。港人旅遊當地,確實很容易感受到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氛圍,旅遊時到博物館「朝聖」也是例牌節目,可是回到香港,有定期逛博物館習慣的只是很少數。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客席教授何慶基便說,即使廉價如政府博物館仍訪客稀少。據康文署統計,香港藝術館在2020至2021年度入場人次為233,000。何慶基認為,本來香港藝術館重新開幕有一定吸引力,加上政府資源豐厚,可以「買外國大騷」吸引觀眾參觀「交數」。但參觀人數不多的問題,除了受疫情影響外,也在於「之前以中國古物為主,過去十多年開始多點重視本地藝術和西方藝術,現在角色仍含糊」。而位於沙田的文化博物館,則其角色更含糊︰「由本土歷史展覽、中國古物以至流行文化等都有,缺點是欠聚焦,未能建立性格。」

不過何慶基有一點特別的觀察,「康文署似乎透過文化博物館,把M+原有優勢但被冷待的本地流行文化靜靜地拉過自己一邊,對香港整體而言是好事,可惜其策劃至今仍欠具深度的分析、研究和演繹」。上次參觀M+展覽「香港︰此地彼方」時,曾有記者問M+是否與香港藝術館及文化博物館太相似。M+堅持其「視覺文化」的獨特定位,但如果M+的展品與香港藝術館、文化博物館有一定程度相似,如何在開幕後能吸引更多觀眾參觀?

票價過高?藏品與公眾脫節?

大眾能否多到訪M+,票價當然是重要的門檻。M+的票價與很多香港公營博物館不同,正價入場費為$120,會員年費$600,與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巴黎龐比度中心「有得揮」(見上表)。雖然在開幕後的1年內,香港居民可免費參觀M+展廳展覽,但長遠而言,價格門檻對於香港市民是否過高?

何慶基指出,M+入場費對比康文署博物館一般算是很高的。藝術,特別是當代藝術,在香港的觀眾甚少,一般人沒有到博物館的習慣,他覺得,中國前衛藝術、現代水墨、亞洲當代藝術等收藏,在香港只屬小圈子品味,與公眾脫節,「除昂貴入場費外,收藏沒廣泛吸引力,加上現時去M+的交通不便,開幕熱潮過後,問題會很快出現」。不過M+教學及詮釋主策展人方詠甄提到,M+將會舉辦很多免費活動吸引觀眾定期到來。

何慶基也關心票價背後的公平哲學:「看藝術是否基本人權問題,還是有錢人才可以享用的東西?」M+在政府支持下,其實比世上不少藝術館有更豐富資源營運,但西九至今的開支全是納稅人付的,「較高入場費會不會增加收入?在香港應該不會,收費高,看的人反而少了」。

說明文字以14歲讀懂為標準

中大文化管理課程助理教授陳蓓指出,M+最早的定位是希望做更多社區參與工作︰「這點其實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在做,怎樣將博物館由一個高高在上的機構,變成更接近大眾的機構。」

M+特別設有負責教學及詮釋的團隊,方詠甄說團隊工作包括「閱讀所有公眾人士會看到的文字」,確保觀眾即使沒有修讀任何與文字藝術有關的課程,都會明白說明文字。上周展覽策展人彭綺雲提到,展場中說明文字以維持在14歲人士閱讀水平為標準;方詠甄表示是參考了英國博物館的指南與軟件,以14歲人士的文字識讀能力為標準,不想語言能力成為觀眾明白展覽的阻礙。她並強調教育部門不是收到「二手」展覽資料再辦工作坊,而是一早參與策展過程。

網上不時傳頌法國小朋友到羅浮宮上美術課的帖子,不少人都大呼羨慕,方詠甄說M+會有類似政策,自己就曾在羅浮宮見過幼稚園學生參加導賞深受感動。開幕後展覽廳會預留地方讓小朋友寫字、畫畫和答問題;開幕活動包括親子劇場、形體動作等。還有「親子檔」快閃活動如以羽毛球拍、打邊爐的筲箕和衣架等去「吹」番梘泡等,方詠甄表示,希望扭轉「觀看藝術」的思維變為學習「觀看的藝術」。「視覺文化博物館,最特別、最廿一世紀之處在於觀看」,希望觀眾不會覺得自己不懂藝術,「我們這個視覺文化博物館的優勢是,『你唔使識㗎』,(視覺文化)不是深奧的東西,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創意,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簡單到吹泡泡這麼簡單」。團隊與明愛、小童群益會等社福機構合作,請來藝術家白雙全帶領小朋友一起做他以前做的藝術品,活動構思包羅萬有,甚至瑜伽班都可以在M+舉行。終極目標是希望人們可以因為不同原因經常來到博物館,方詠甄說︰「博物館好像一個萬能插蘇。」即是觀眾可從中與不同人聊天交流,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的觀眾群。

開闢亞洲體系新路線

回到M+定位以視覺文化為主題,其實某程度是順從大眾需求。何慶基說:「當年構思以香港為基礎的視覺文化(包括流行文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呼應公眾的文化認同。」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之父」的鑑藏家張頌仁,認為以M+的條件,若香港的文化官僚有大志,應該可以在西方體系博物館以外走出全新的路線。M+是可以扮演這個超越亞洲界限的平台,「香港是一個和中國大陸歷史同步,但又不完全附屬中國行政體系的地方,一向是國際交流金融、商業、貨物的中介港,比較中性,沒有那麼濃厚民族國家意味」。他亦認為現時的館長及團隊有能力做得到,對於M+非常期待。

這個平台應該要有藝術界最前沿的創作,如現時有關地緣政治、歷史地理學等作品,同時張頌仁指出,「藝術平台絕對不是簡單的專家向圈外人傳遞信息,它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平台,在那裏工作的策展人是通過自己的知識,慢慢展開有諗頭的想法,把未成形的思維或文化方向通過展覽來實現」。相比亞太三年展、福岡亞洲雙年藝術展,M+定位做亞洲藝術的美術館,任務更複雜,因為博物館是教育機制一部分。「只以香港藝術為立足點,我們根本是不需要M+的,我們有傳統的香港藝術館,而且香港的藝術人口非常少。我們怎樣令藝術人口有所提升呢?就是要他們不斷受外面其他亞洲文化的衝擊,有新想法交流。」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