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工作者出書填補歷史 開卷暢玩香港特色遊樂場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02日

【明報專訊】遊樂場就等於玩?對撰寫《香港抽象遊戲地景》的藝術工作者樊樂怡而言,那可不是鬧着玩,而是認真玩。她這本外觀設計可堪玩味的著作中,收藏着本地遊樂場近代歷史的文字及圖片檔案,為的是讓大家把遊樂場從童年回憶帶回現實社會,落地玩樂。

每個人的童年回憶裏,或多或少都有到遊樂場遊玩的片段。樊樂怡(Helen)依稀記得:「小時候都是去屋企附近的普通公園,玩的都是很『正路』的韆鞦、氹氹轉。」別以為出版烹飪書的人就是愛入廚,作為《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一書作者的她也必然愛去遊樂場。「童年的我算是文靜的小孩,也喜歡玩,但不是動態地玩耍,而是做手工藝那種玩樂。我好喜歡去海邊撿貝殼,然後把它們畫出來。」

金屬氣味、地墊質感深印腦海

個子嬌小、打扮簡約的她笑笑口說,「也不是沒有印象深刻的遊樂設施,像是有不同動物造型的saddle mates,康文署譯作『搖搖騎』,如有塘鵝、大笨象;我較喜歡騎大嘴鳥,覺得很靚, 而且搖起來又不會太劇烈」。她喜歡大嘴鳥還因為接觸到其金屬外殼時傳來的冰涼感,和殘留在手上的金屬味。「與其說難忘的遊樂場玩樂經驗,我比較記得物件的質感,又例如地墊踩上去會有些回彈。好奇怪吧?我竟會留意這些。」她自己也覺得好笑,回想起來,其實當時有得玩就玩,也沒有想太多。

嘆首個雕塑遊樂場只餘紀念碑

在成長歷程中,Helen一直堅持做喜歡的事,四周圍觀察並利用鏡頭記錄,將觀察到的畫出來、寫出來。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系,再到倫敦藝術大學修讀藝術碩士的她,最喜歡觀察建築物、藝術品,對動植物也感興趣。在2016年底,她因工作單位「創不同協作(MaD)」籌備「青涌生活節@西九」活動,而在政府新聞處資料室找尋舊照片時,發現一批攝於1970年前後的石籬遊樂場彩色相,從中可見滑梯、水管、迷宮等設施極富美感,猶如藝術雕塑,令她一見難忘。

「我從未見過香港有如此繽紛的遊樂場!同時我認得照片背景的廠廈,是當時每日路經都見到的。」這個葵興舊街坊納悶道為什麼自己住在這個社區多年,卻從來沒有聽過這個遊樂場呢?在好奇心驅使下,她便走入遊樂場之境,開始蒐集更多相關事迹。

蒐集資料過程中,Helen有不少發現——原來由美國藝術家Paul Selinger以歷奇(adventure)為設計概念的石籬遊樂場,也是東南亞首個雕塑遊樂場;原來香港的遊樂場被歸類為園景而非建築,圖則檔案並不由屋宇署存檔,而是散落在各個負責建造或管理的政府部門;原來遊樂場的歷史檔案不單不齊全,甚至未被列入古物諮詢委員會的待評級建築物範圍內……而曾經令人驚艷的石籬遊樂場,經歷兩次翻新,在50多年後的今日,場內只餘當年開幕時的紀念碑及普通的遊戲裝置。

同樣叫人唏噓的情景發生在何文田常盛街公園,「這個公園是1975年『新天地兒童遊樂場設計比賽』,由3名港大建築系學生及理工學院(理工大學前身)畢業生組成的冠軍隊伍設計,由相連的幾何形狀裝置構成,設計很獨特,很好玩。1979年開幕禮時,還請了約600個小朋友去玩,但如今留下來的只有舊圍牆,翻新後設施亦是最普通的款式」。她嘆道:「公園本身位置『隔涉』,又要過很多馬路才到達。可是我訪問過一個住在紅磡的街坊,以前他每星期都會走大半小時的路特地去玩。如今特色不再,變得死寂。」

她指出,那是有沒有花心思設計的分別。「對管理者而言,『舊的要翻新』,意思就是將舊的拆去,放上新的東西,是較方便的做法,而不去考慮如何保留現有的。處理好了,可以給你玩,你就玩啦,沒有思考如何讓小朋友有更好的玩樂體驗。」她不止一次說可惜。

公園翻新 組合式遊戲裝置氾濫

Helen慨嘆大眾,包括政府或設計者,對遊樂場的理解很狹窄。因為我們很少在香港見過其他類型的遊樂場,「於是便有個既定概念:一塊空地,然後鋪上地墊,在上面擺放一些遊樂設施就成了」。經過研究後,她認為並非如此。「遊樂場可以有很多形式,是源自本身有什麼理念。可能是兒童教育哲學,或者是設計師嘗試結合藝術和遊戲的元素。原來是可以很有深度、很有理念的事。」觀乎香港的遊樂場,理念欠奉,只有功能,而且愈來愈單一。

「從1980年代起,遊樂場上開始出現組合式的遊戲道具,例如有幾條柱可以爬上再滑下來,或井字過三關等,現在氾濫到每個公園都一樣,全部都是五顏六色堆在一起,用料也全是膠製。」對於念建築和藝術的她來說,實在看不過去。「一個發展如此成熟的城市,那麼富庶,是值得有更好的遊樂場。」那她心目中理想的遊樂場,又是怎樣?「我不太欣賞五顏六色的設計,擺明車馬『我係玩得㗎』的樣子。」 她笑說。「我比較喜歡帶點藝術感的,像雕塑一類,像上水彩蒲苑及青泰苑的石山丘,上面有彩色踏腳石、滑梯、隧道等;或者京士柏原創設計的冬菇形涼亭等。」

書中建議路線探索社區

事到如今,Helen決心為不被重視的香港遊樂場歷史填補空白,於是先有「M+ Design Trust」研究資助計劃的相關論文發表。繼而以此為基礎,加入一眾不同地區的街坊訪談和舊照,連同自己的相片檔,把常盛街公園、京士柏遊樂場、沙角邨遊樂場等多個公共空間的故事,結集成《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一書。這次她將書本設計工作交予設計師Benny Au,一書兩冊加一份散步地圖,更不惜工本使用日本紙張製作。

她邊翻開書本邊解釋:「其中一本以文字資料為主,書脊邊打了洞,有種看檔案的感覺。另一本則是硬皮圖輯,Benny說光看照片已經覺得好震撼!」兩冊一大一小,原來是以石籬遊樂場的3層地景為藍本,設計概念環環相扣。至於散步地圖則羅列了3條路線,分別有沙田、京士柏一帶、黃大仙加樂富。「希望讀者讀完本地遊樂場的歷史後,在緬懷過去之餘,不要停止腳步,不妨跟着地圖的建議路線,看看現在遊樂場的模樣,順路探索周邊的建築。這是閱讀我們城市的一種方法。你會發現,社區裏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

文:陸悅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