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視覺文化博物館M+今天正式開幕。博物館小組於2006年提出M+名字時,便闡明它躋身世界的目標。本報上月向全球多間大型文化藝術機構發出關於M+的問卷邀請,截稿前獲泰特美術館、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A)、沃克藝術中心、昆士蘭美術館與現代藝術館(QAGOMA)、森美術館等10間歐美及7間亞太地區機構回覆,範疇涵蓋M+聚焦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在香港,M+在大樓落成後方始得到「存在感」和公眾關注。在國際同儕眼中,它示範了博物館如何憑藉館藏和員工建立緊密合作網絡。
【從M+到亞洲藝都系列之三】
問卷問題包括:
1. 你有聽過M+嗎?如有,從什麼渠道得知?
2. 將來與M+有否合作空間?如有,會是哪方面的合作?
3. 什麼是視覺文化?
本報向129間機構發出問卷,共獲17間回覆。除了2間機構表示未能回應外,其餘機構主要從以下途徑認識M+:
‧Foster + Partners
這家英國建築事務所替西九文化區設計的「城市中的公園」概念圖則方案獲得採用,成為整個發展計劃的基礎。V&A國際項目主管Nick Marchand指當此消息在2011年公布時,便開始留意M+。
‧Herzog and de Meuron
M+大樓由這家瑞士建築師事務所參與設計,不少著名藝術文化建築都出自他們之手,例如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沃克藝術中心的擴建部分。中心行政總監Mary Ceruti說 :「想到兩個城市的建築如何連結,很有趣。」
‧李立偉(Lars Nittve)、鄭道鍊
李立偉於2010年獲委任為M+首任行政總監,他曾於歐洲多家現當代美術館擔任主管,Nick Marchand及Galerie Chantal Crousel主席Niklas Svennung都表示因其任命而留意M+。Svennung與李立偉認識多年,其後知悉鄭道鍊加入M+(現為副總監及總策展人)後更感欣喜,因兩人已多次合作,稱許他是「我們藝術家之長期捍衛者」。紐瓦克博物館的收藏及策展策略副總監Catherine Evans則分享,鄭道鍊曾在藝術博覽演講,令她此後一直關注M+的消息。
共有5間機構代表指他們與M+成員早已相識或曾經共事。例如鄭道鍊曾於美國多家著名博物館任職,身為美籍韓裔策展人,他在美國及亞洲藝術圈均十分活躍。另外,LASALLE新加坡當代藝術展館(ICAS)發言人胡耀光則因專程觀看希克藏品展覽而認識M+:「能看到這些在文革晚期、標誌中國藝術史轉捩點的藝術真品,我非常感動。」
派員赴日取經 「M+ 寰遊」拓展網絡
曾任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現為Het Nieuwe Instituut館長兼藝術總監的陳伯康表示,在2012年加入M+時已聽過西九文化區,但M+當時尚是個抽象模糊的概念。從是次調查中其他機構的回應可知,M+隨後加緊步伐,積極拓展國際人脈。例如邀請同行或受邀為展覽圖錄及專書撰文;外借藏品予近70家藝術文化機構;參與香港、上海、深圳與台北文化界組成的「四城論壇」;加入國際現當代美術館專業委員會(CiMAM)。CiMAM主席、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自言與M+建立了堅實關係,曾於2019年在東京合辦研討會「館藏何義」,廣邀亞太地區機構出席,分享館藏方針。M+得以藉此機會拓展網絡、建立地位,也可汲取其他博物館的經驗。M+更派了一名展覽設計師及兩名策展成員到森美術館不同部門交流了兩星期,可見M+這「後起之秀」的奮進姿態。
今年8月起,M+與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MMCA)、馬尼拉當代藝術設計博物館(MCAD)及MAIIAM清邁當代美術館合辦流動影像巡迴展「Watch and Chill:在家串流藝術」,讓觀眾在網上免費觀看4家機構的當代錄像作品,並輪流在4地辦展。這活動目前於本地迴響不大,鮮見報道,但其實與上述研討會一樣,同屬「M+ 寰遊」項目之一,旨在與各地博物館加強連結。
MMCA策展人李智會是「館藏何義」的與會者之一,她解釋比其他亞洲博物館,MMCA很早已開始收藏建築與設計藏品,故可向出席者分享經驗。雖然她早已認識研討會20%的出席者,但那次交流仍讓她眼界大開,「這是個建基於信任的平台,各家博物館都有豐富的資源和人才,M+提出的這個論壇令我希望再與其他同行或策展人合作」。MMCA屬國立美術館,本來受政府資助要推廣「藝術韓流」,她卻受研討會的模式啟發,希望促成多方交流,在構思專門放映錄像藝術的網上串流平台Watch & Chill時,邀請其他3家博物館加入。
8間未曾與M+合作的機構均反應正面。QAGOMA為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主辦方,館長Chris Saines指該館與M+坐落亞太區不同地點,對視覺文化的視野及收藏領域相近,相信可就此開展合作。維特拉設計博物館館長Mateo Kries明言可與M+探索聯合策展、交流展、巡迴展乃至研究或教育項目。陳伯康則提到:「我們有很多回應今天緊迫生態和社會問題的實驗作品,從房屋到氣候變化。這些議題當然與香港不無關係。」而曾於「台灣月」與M+合作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執行長王君琦表示,期待與M+研究在電影、電視、廣播交集的台港人、事、物;片岡真實認為M+的香港霓虹燈和城市地景藏品,體現了日常生活及歷史中的視覺文化,森美術館的成立亦建基於把藝術融入生活的都市發展藍圖上,相信與M+未來的活動有不少契合之處。綜觀來說,M+已在國際清晰確立其定位,留下良好印象和口碑。
視覺文化意涵 各自詮釋
M+多年來強調自己是視覺文化博物館,卻難以說清當中意涵,只歸納三大範疇。是次回覆的機構中,最具歷史的為於1852年成立的V&A,最年輕的MCAD亦成立了3年,他們的經驗與詮釋或可為觀眾提供線索。
有6間機構定義視覺文化時提及影像(images),例如:「關於人們如何及為何創作影像……主要目的是他們渴望藉此與某人溝通,而非所有人。」(ICAS);「當代生活的複雜在於與影像協商,令抽象變得具象並結合到生活中。」(MCAD);「視覺文化是國際且廣泛通用的範疇,以影像為理解我們當前世界的核心。」(紐瓦克博物館);「一系列製作和處理影像的範疇,包括藝術、設計、建築、電影、平面設計、數碼和時裝。由於這些範疇之間的界限愈見模糊,我們認為這是個合理的思路。」(維特拉設計博物館)
陳伯康或許提供了中肯的註腳,他認為視覺文化是一種抽象地形,有時支離破碎,也不一定是純粹視覺,「所以這是個不完美的術語……在M+,視覺文化更像是個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的總稱。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範疇有助博物館實現把香港及東亞敘述置回中心的遠大目標。」
Tate盼合作帶動文化討論
Nick Marchand指V&A的國際策略一直是文化交流,以促進全球不同文化及社群間的了解,尤其着重博物館間的協作。M+現正朝這方向努力,然而正如上面提及,它在本地與國際間的「存在感」有一定落差,往後如何平衡二者?李智會以MMCA為例,指首爾分館最為世界認識,有較多國際及跨領域藝術;另有一間主館及兩間分館,以不同側重點照顧本地及國外觀眾。就策展方式而言,她指兩者可以雙軌進行,也視乎策展人自己的取態和專長,例如她會研究本地大師及發掘藝術家,若有研究成果便引介到國際,「在疫情期間,我尤其關注國際參與,聯同各間博物館遙距合辦活動」。
有3間機構藉此機會祝賀M+開幕和開放參觀,泰特美術館國際合作總監Neil McConnon表示,該館非常歡迎M+登上國際文化舞台,「期待為Tate和M+探索合作機會,帶動文化討論,令該地區對藝術和文化的興趣與觀眾增加」。由是觀之,M+在開館前已在國際佔一席位,且看開館後面對出入境限制,其重心會否放回本地觀眾之上,做到它期許的「立足香港、開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