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體現民主、自由等價值的藝術作品,實踐方法竟然靠參加者掏心掏肺與陌生人對話?現居柏林、以現場作品聞名世界的藝術家Tino Sehgal,現於大館展出他為泰特現代美術館及卡塞爾文獻展創作的作品。活動參加者與表演者,在Tino為作品訂立的大結構之下,會跟陌生人分享生命的重要時刻、舞蹈與音樂。
Tino Sehgal(圖b)的現場作品,是大館展覽「信任&迷惑」的一部分。策展人譚雪挑選的都是讓觀眾「懷疑人生」的作品,例如日本藝術家毛利悠子的《分解》,讓觀眾戴上耳機聽蘋果氧化的聲音。展覽挑戰「信任」跟「迷惑」是反義詞的既定概念,告訴觀眾,「這兩件事情可以共存,中間有一個複雜跟灰色的地帶」。
記者坐在大館監獄操場時有一名女士走來,一開始就跟記者說父親如何離棄家人。她沒有打招呼就開口說故事,然而這種坦誠的力量,的確使得聽故事的記者由迷惑變成信任。這些跟展覽遊客分享故事的人,其實都是Tino Sehgal的現場作品《這些聯繫》的參加者,分享的故事是他們「生命中重要的時刻」。譚雪笑言有一對來大館消遣的夫妻,見到有人前來搭訕,還以為對方是地產經紀。
《這些聯繫》的參加者是素人,有建築師、教師、廚師,也有剛畢業的年輕人及和藹可親的阿姨。Tino請他們與陌生人分享感受,建立私密的關係,他們不受表演者與觀眾的身分所限,連藝術家也無法了解和介入他們的關係。據譚雪分享,曾有觀眾聽到淚流滿面,給參加者送上擁抱,或參加者聽觀眾分享後擁抱對方。
另一有趣之處是,Tino於2012年為泰特現代美術館的渦輪大廳設計《這些聯繫》時,是在藝術空間進行,而香港版本則改在公共空間。參加者共150人,觀眾每次會在操場上看見其中30名參加者,他們主要會來回踱步,其中部分人會發起一些譚雪稱為「很原始的小遊戲」,例如一起慢行、互相碰撞。因為作品不在藝術空間「發生」,參加者總難免會被途人拒絕,尤其香港人本來已是步伐急促而不習慣對話,在疫情下交流就更少。譚雪認為作品聯繫了變成一個個孤島的普通人,因此更為珍貴。
自由參與 即興創作
譚雪認為,表演的結構安排是Tino給予參加者民主與自由的地方。民主,是因為「每一個參加者都可以在任何時間決定自己是否留在群組裏面一起玩遊戲,他可以走出來自己選擇一個觀眾,去跟他分享人生一個很重要的時刻」;而自由,是因為參加者能「因應地點,在當下即興創作;他給予觀眾跟參與者的不是劇本,是自由,是溝通的工具」。這些現場作品,Tino稱為「情景建構」。其作品亦從不涉及或製造任何物質材料,打破普通人對美術館或藝術空間的既有印象,讓觀眾着眼於人際交流。
譚雪亦提到展覽重點在於讓人「有感性的力度,能夠感受人與人或者是這個世界的複雜和多變」,所以會選擇有特別感官體驗或富表演性的作品。除監獄操場外,在賽馬會藝方3樓展廳還有Tino的另一作品《如此變奏》,要求觀眾走入一個全黑的空間,而表演者早已身在其中唱歌與跳舞等待觀眾。全黑的空間讓觀眾走進去一段時間後,眼睛才熟習黑暗,隱約看見其他觀眾和表演者的黑影;又因為在黑暗中,觀眾能很快投入由Tino譜寫的樂曲之中。譚雪自言自策展以來已看過這個作品無數次,但每次都有不同,跟記者一起體驗的那次有個小朋友玩得非常高興,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其中舞蹈與歌唱。
雖然Tino Sehgal是世界知名的藝術家,但大眾對其創作卻未必有「視覺」上的印象,原因是他不允許媒體以任何照片及影片形式記錄他的作品。無論你是誰,也必須親身前往展覽才能「體驗」作品。他安排其現場作品以展覽形式進行,所以由大館賽馬會藝方開館的一刻,每日共8個小時,這兩件現場作品都會無間斷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