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理:香港骨髓捐贈者資料庫30周年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30歲的陳小姐近日出現貧血病徵,心跳氣促,面青唇白,同時手腳出現瘀斑,並容易流牙血、鼻血。驗血顯示嚴重貧血,血小板數量大幅減少,白血球數量卻相反上升,並見大量骨髓母細胞(myeloblasts)。骨髓活檢確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陳小姐馬上接受化療(chemotherapy),成功控制病情。她的癌細胞有極壞的基因變化,估計白血病復發率甚高,醫生建議陳小姐盡快接受異體骨髓移植(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又稱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降低復發機率。

兄弟姊妹1/4機會脗合

安排骨髓移植,首先要找到白血球血型完全脗合的捐髓者;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有四分之一機會血型完全相同,最適合捐髓。陳小姐乃家中獨女,沒有兄弟姊妹;幸而在香港骨髓捐贈者資料庫找到一名白血球血型完全脗合的無血緣捐髓者,順利完成移植手術,可喜可賀。

香港瑪麗醫院在1990年成功進行全港首宗異體骨髓移植手術,首名捐髓者乃血癌病者的兄弟姊妹。當年有不少血癌病人急需接受骨髓移植,但卻沒有白血球血型完全相同的兄弟姊妹捐髓;父母與子女的血型一般只有一半相同,而無血緣人士完全脗合的機率極低。紅血球血型有A、B、AB及O,而白血球血型卻異常複雜,常見也有數千個不同組合。兩名無血緣人士白血球血型相同機會平均只有五千分之一;目前全球各地有多個無血緣骨髓資料庫,已經有數以千百萬人驗血登記,可為急需骨髓移植的病者尋找合適的無血緣捐髓者。

血型組合複雜 資料庫助配對

不同種族有不大相同的白血球血型組合,華裔病者一般會較容易在華人社區找到合適的無血緣捐髓者。香港骨髓捐贈基金(Hong Kong Marrow Match Foundation)於1991年成立,透過「救救小哥頓」運動,創立全球首個華人無血緣骨髓資料庫。各界大力支持下,當時有數以萬計香港人驗血加入資料庫,令數以千計血癌病人重燃康復希望。透過互聯網聯絡全球其他無血緣骨髓資料庫,更可大大增加成功配對機會。

祝香港骨髓捐贈者資料庫30歲生日快樂!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