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來終於多了點空餘的時間,看完了之前很受歡迎的韓劇《機智醫生生活》。
有同學一向是日韓迷,又學日文、又學韓文,還會去香港那些韓式卡啦 OK 吃泡麵。一邊追劇時一邊和她談劇情,發覺大家追《機》劇最大的原因都是那5個主角近乎完美的友情和互動。
在偌大的醫院中,每人都有自己的辦公室,閒時可以隨便到其中一間偷大家的零食,喧鬧一番;完成了馬拉松式的手術查看手機,發覺有人召集吃烤肉,換下手術袍便衝回房間吃飯;每逢週末會碰頭作樂隊訓練,又是一場喧鬧,再不就是到卡啦 OK 喝喝啤酒唱唱歌。醫生當然要當值,試過5人約好周末一起去住民宿,卻有3人奉召回醫院,又試過帶外賣回醫院給當值的伙伴。
電視劇當然會美化現實,特別是醫生們的顏值,但那種關係卻很是惹人妒忌。這些情節放在香港怎麼都那樣陌生?
一來我們的醫院當然沒有如此的空間。一堆醫生共用一堆房間,除了少了機會休息,也是少了機會社交。二來我們畢業班的醫生一開始工作便撞上了疫情,工作量增加了、保護設施多了,娛樂卻是跌至零。這不只是單純的怨天尤人。要知道去年小島學堂的精神醫學系的研究發現,在社會風波和肺炎疫情的雙重挑戰下,有3成多人有抑鬱和創傷後壓力症狀,所以千萬不要少看以往香港人打個麻雀、去個日本的威力。
最大的原因,卻和香港傳統的環境有關。香港人很講效率,在工作的同時,還要做研究、讀書、考試,所以一切都很快,一切都很趕,就連上班前後的時間都填得滿滿。劇中的教授們基本位位都是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又會請吃飯,又會主動約談為後輩解憂。有一幕是實驗醫生太累了,在手術室旁觀時不禁打起嗑睡,教授竟然還問他是不是工作太辛苦。這種天堂式的感受在香港真的極為罕見。
記得有一次讀書時要上小組課堂,作導師的醫生是出了名的惡,所以她未出現時我們都靜靜地坐在那裏做心理準備。開始後,她忽然拿出病人送她的一盒餅乾叫我們隨便吃,還叫我們去泡茶。那一刻大家都沒有興奮,反而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移動,好像怕有陷阱似的。課堂最後風平浪靜。這班香港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時工作太辛苦時和人傾訴,得到的最多回覆都是「係咁㗎啦」,然後再說之前自己工作時也是如何辛苦、也是如何「食死貓」,彷彿發生過的就是應該、就是正常。外國人經常以「亞洲人的父母」來借喻要求高、從不滿足的人並非空穴來風。當然,外國的那種什麼也只可以鼓勵、讚賞的風氣我也不敢苟同,但這兩個極端的中間,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平衡點,讓香港人都開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