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認真玩 純粹玩 還兒童遊戲權利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28日

【明報專訊】本月有多份兒童調查報告出爐,顯示兒童自殺率回升、兒童家庭照顧者身心受壓。上周五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公布研究,指出劏房兒童的社交遊戲時間大減40%,可見疫情進一步影響兒童福祉。總幹事王見好認為,這些研究反映疫情令問題浮面,社會對兒童的保護意識增強,同時顯示相關問題有年輕化趨勢。社工出身的她目前身兼兒童事務委員會非官方委員,指教育、社會服務、家庭和社區無疑是大家最關心的範疇,同時可以轉換視點,從兒童最在乎和切身的遊戲着手。認真玩已是一帖良藥,「簡單講,大家都想兒童健康快樂」。

遊戲本質:自發、自主、自由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列明的兒童權利涵蓋教育、表達意見、享受閒暇等方面,王見好指這些都是均衡發展的成長要素,「有缺失便令他們不能發揮自己(能力),如果失衡,小朋友的問題便出現」。例如今天社會意識到的兒童身心健康問題,這種失衡是社會整體趨勢,像子女放學後,有經濟能力的便上興趣班,基層也會去社區中心補習班。她倡導兒童遊戲權利25年,觀察到近年家長開始找到癥結,「會想是否過火了?不止小朋友,大人都壓力『爆煲』。以前是否忽視了某些重要層面,可以把它還給小朋友呢?遊戲是其中一樣」。王見好現為國際遊樂協會副會長,協會於2015年的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Play指出,日本、英國及澳洲等地城市的兒童跟香港一樣,都面對遊戲時間和空間不足的限制。但研究發現在政策及規劃等不同成因背後,根源是成人不理解遊戲的價值,據她經驗所得,家長關心是前提,不然蓋再多的遊樂設施也沒用。

家長以功利心態看待遊戲

王見好一直提倡遊戲非為達成目的,是兒童單純的權利和需要,「這是本能,不能叫一個小朋友停住不動」。但家長的主流想法迥然不同,她認為是香港文化使然,「現在很少家長會說反對遊戲,但最重要快、有效果、帶目的,玩完要學懂新事物」。所以她跟家長溝通時,難免要搬出各種研究作誘因:遊樂場比體育課提供更大運動量;疫情下兒童須到戶外增加維他命D;加強與其他兒童相處的社交能力……從兒童反應便知道家長往往捉錯用神:「小朋友去完興趣班,出來會問:『我現在可以去玩了嗎?』有小朋友覺得學琴不算玩,但自己在彈琴就算玩。」另一類則是目標為本的「自助餐信徒」,參加活動時,務求要子女玩遍會場的所有遊戲,像自助餐般要樣樣食盡,子女全情投入某個遊戲時又要抽身,興致自然減卻,家長卻誤解他們三分鐘熱度。有一類家長則太快介入遊戲,否定兒童的想法,或是乘機教誨:「如看見小朋友爭玩具,很快出頭調解。但其實要將遊戲交給兒童,這不是家長教育的時機,而是兒童學習的機會。」

說到底,家長都想兒童獲益,但不明白遊戲的本質在於自發、自主和自由,不是家長說了算:「我們要把遊戲還給小朋友。」她舉智樂項目「二份一遊樂場」為例,所有設施都只是半製成品,然後由兒童用物資設計和完成。有些砌得筋疲力竭,有些扭盡六壬都失敗,她說小朋友對遊戲的態度,就像大人對工作一樣投入專注,甚至會因失望而哭起來,但改天又雀躍地想出新方法。這些「打擊」能讓兒童釋放情緒,又不會磨滅他們的意志,她解釋:「因為遊戲最美的地方是可以不斷嘗試。挫敗在於沒機會再來,但遊戲可以。」

遊戲是父母最佳表達方式

研究多指兒童情緒問題主要來自學業壓力和家庭,遊戲似乎不能對症下藥,但王見好指出,如果父母陪子女玩遊戲,其實已消解了當天的壓力。長遠來說,遊戲令雙方有緊密的接觸和認識,建立穩定的關係。她指遊戲是「父母最好的表達方式」,因為子女會感受到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和關心自己,而不僅追問功課成績。當子女遇上困難時,會主動跟父母求助,相信能夠得到父母支持。另外,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報告顯示,學童對於死亡有扭曲觀念,例如認為死後會重生或生命會延續。王見好說遊戲也可了解兒童對事物的認知和生死觀念,尤其是在想像遊戲(pretend play)中,他們會展現其日常生活。「兒童用全部感官接收世界,不像大人這樣目的性地篩選,遊戲時什麼都會發生。」可能上演親人死亡的戲碼、扮演社會事件的警察,或模仿疫情時大家戴口罩的模樣。

玩樂熱忱轉化抗逆力

她特別提到萬一兒童扮自殺,「家長便要警覺,但不要停止遊戲過程,要看他的故事演變」。自殺兒童一般已屆10多歲,不會再跟家長玩想像遊戲,但她強調生死觀念應及早開始灌輸,10多歲才教已太遲,「當他最能夠認識這些概念時,要給他認識。到了他萌生自殺念頭時,他心理狀態已經不行了,需要沒有被滿足,覺得人生沒用」。兒童對遊戲的熱忱更可以轉化為抗逆力,她和同事都見過不少兒童為了玩遊戲,會自覺收起眼淚,主動想方設法哄人玩,甚至找老師當「外援」,「在遊樂場,人生百態都見到」。兒童為玩遊戲「無所不所其極」,過程中反而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空間非遊戲必要條件

本月公布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顯示,政策介入前的兒童貧窮率為27%,是2009年以來的新高。遊樂場是少數不需門檻或花費,可供兒童公平享用的地方。在疫情之下,兒童出遠門的機會減少,而劏房多屬單幢式建築物,不像屋苑般附設公園,變相減少基層兒童的遊戲機會。王見好曾到4月開放的荃灣二陂坊遊樂場考察,發現四面被劏房樓宇包圍,也沒有馬路阻隔,基層兒童可以隨時下樓玩耍。另一例子是8月開放的東啟德公園,因為位處屋苑旁邊,小朋友放學經過時可以順道去玩,也有長者說孫兒因為遊樂場,經常回來探望自己。王見好認為,愈基層的社區愈需要遊樂場,讓兒童不需坐車或走路,甚至不用過馬路便可到達,得到更多遊戲時間和機會。這方面需要城市設計配合,故她支持設立兒童事務專員,投放全職人手和資源蒐集兒童成長的數據,甚或可跟進個別個案,而非僅以跨界別的兒童事務委員會作諮詢組織。

善用家中每個角落玩遊戲

王見好同時指出,空間並非兒童享受遊戲的必要條件,「家長以為遊戲要勞師動眾帶子女上街,或者要很精美的玩具,但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玩」。她再次強調玩遊戲是小孩子的本能,即使劏房只容得下雙層牀,小孩都會自己跳上跳落。因應疫情,智樂獲中西區民政事務處支持,編撰了一套「在家整嘢玩」的實用指南,教父母如何善用睡房、客廳和飯廳的大小角落,與孩子玩遊戲。只要蹲低一點,從兒童角度來看,儲物櫃可變成雪櫃,一張椅子便是餐廳廚房。陳見好隨手拿起面前的書本、紙筆,變出各樣遊戲玩意,說明最重要是遊戲心態。除了因為疫情要減少外出,這些方法也將家庭與快樂經驗連繫起來。「遊戲不是教育,是屬於兒童的時間,我們叫做windfall effect,好處自然會來。好像你看電影一樣,不用別人在旁聽解說。」

■散件最好玩

建築師Simon Nicholson在1970年代提出散件理論(loose parts),鬆散而靈活的物件可獨立或組合使用,方便移動和攜帶,沒有具體玩法,可讓兒童發揮創意和想像力。而這些物件,無論空間大小、戶外或室內,都可派上用場。

參考資料:《好玩實用指南》、《遊戲說明書》

文˙ 梁雅婷

{ 圖 } 梁雅婷、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