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腸道懶惰少蠕動,令便便停滯不前,想路路暢通,就要重新「調教」腸道,從生活習慣、飲食、穴位按摩、排便姿勢等多方着手。
◆飲食
西醫說:起牀後先飲暖水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李達榮:
˙起牀後先飲杯暖水,對腸道產生反射作用,有助促進腸道蠕動
˙吃早餐後,食物進入胃腸,可令腸道產生反射作用,有助刺激腸道蠕動及便意
˙攝取足夠纖維及脂肪。前者可使糞便成形,並增加大腸蠕動;後者有助糞便在腸道輸送及排出
˙攝取足夠水分,減低糞便硬度
中醫話:虛寒勿亂食水果
註冊中醫劉芷寧:
˙蔬果一般性屬寒涼,多吃蔬果能解決「熱秘」和「氣秘」;虛寒引起的「冷秘」和「虛秘」,則不宜多吃寒涼蔬果
˙大便長期稀爛,代表脾、腎陽氣不足,應食用溫補食物,如核桃、海蝦等;平日避免性質寒涼、易傷陽氣或滋膩味厚食物
˙坊間「排毒」產品可能是瀉藥,虛寒者會愈瀉愈虛;治療雖以通下為原則,但不可單純用瀉藥,一定要辨證論治
「最暢通」蔬果5強
日常飲食適當攝取纖維,有助預防便秘,到底哪些蔬果對腸道暢通最有好處?劉芷寧選出以下5強:(圖)
◆按穴
4穴清熱通下 理氣消滯
李達榮指養成運動習慣能促進腸道蠕動。另外,按摩穴道亦有助促進腸胃蠕動,劉芷寧推介4個穴位,用拇指順時針畫圈按壓,力道適中,按摩後有微熱感即可。每天按摩數次,每次約5至10分鐘。
1. 魚際穴
位置:仰掌,第一掌指關節後方,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取穴
功效:此處是肺經滎穴,專門治熱病,可起清熱化燥、通大便作用
2. 支溝穴
位置:手腕背面橫紋上方3寸(約4指併攏寬度),手前臂兩骨間凹陷處
功效:屬於三焦經,有清熱、通下作用
(圖)
3.氣海穴
位置:腹部中線,肚臍下方1.5寸(約2指併攏寬度)之處
功效:居腹部,為「生氣之海」(即人體元氣來源地);屬於任脈,有理氣益氣之效,可治腹痛、便秘
注意:孕婦慎用
4.天樞穴
位置:肚臍左右各2寸(約3指併攏寬度)之處
功效:屬於胃經,可疏調大腸,化濕,和營調經,理氣消滯
◆姿勢
坐廁踏矮櫈 排便更順暢
消化過程中,食物中水分會被吸收,脫水的食物殘渣形成糞便;當糞便被壓縮推進至結腸較低位置(乙狀結腸),之後暫存直腸,有便意時,便經肛門排出體外。在坐廁排便,肛門直腸角(anorectal angle)收窄,增加肛管壓力及排便難度(圖A)。李達榮說,在踎廁排便,身軀稍微向前傾,拉直肛門直腸角,糞便「路線」減少「彎位」,排便自然順暢。
或許你會問:一般家庭多用坐廁,怎可以變成踎廁?其實毋須大陣仗改裝馬桶,方法很簡單,如廁時在馬桶前擺放矮櫈,雙腳踏櫈上,接近蹲坐姿勢,便有助拉直肛門直腸角的角度(圖B)。櫈子高度因人而異。
◆如廁吉時
早上5至7時 血氣集中大腸經助排毒
養成每天排便習慣非常重要,究竟何時是排便良機?李達榮說,一有便意便應立即如廁;經常忍住便意,會減低腸道敏感度。劉芷寧則提《黃帝內經》「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將1天分為12個時辰,對應人體12條經絡,順應相關經絡作相應生息,能收最佳養生效果。
根據此養生法,早上5至7時是排便理想時機;因為此時段對應手陽明大腸經,血氣集中流注大腸經,對刺激便意發揮一定作用,有助大腸把毒素、廢物等排出。
7至9時吃早餐 助消化吸收
「揀啱時辰」吃早餐亦很重要,早上7至9時對應經絡為足陽明胃經,血氣集中胃經運行,腸胃消化及吸收能力最好,這時食早餐,有助腸道健康。
◆城中「廁」選
公廁反映時代變遷
公廁設計反映着一個城市的面貌。香港開埠初期並無公廁,直到太平山街1894年爆發鼠疫,政府才在社會壓力下開始興建公廁。當時社會重男輕女,所以只建男廁,沒有女廁。基於土地問題,大部分公廁採用「地下發展」。建於1913年的威靈頓街公廁(右圖),是目前唯一仍開放的地下公廁,走進其間恍如穿越100年時光隧道。
揮手開門 語音提示
隨時代進步,公廁當然已設女廁,還會照顧傷健人士需要。例如獲香港廁所協會頒發「愛心模範廁所獎」的尖沙嘴中心商場公眾廁所,所有門都可揮手控制開關,方便行動不便人士;另專為傷健人士而設的洗手間,有語音提示如開、關、鎖門等,方便弱視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