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泄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稀薄如水直下為瀉。此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兩季為多見,急慢性腸炎、腸結核、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症等患者,可按中醫方式辨證治療。
成因:濕邪 食滯 憂思 脾胃虛
1.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能引起泄瀉,其中以寒濕暑熱較為多見;脾臟喜燥而惡濕,濕邪引起泄瀉
2. 飲食所傷:飲食過量致宿食內停,或過食甘味食物致呆胃滯脾,或多食生冷,或誤食不潔之物,損傷脾胃運化,而成泄瀉
3. 情志失調:平時脾胃素虛,因情志不遂、憂思惱怒、精神緊張以致肝氣鬱結、橫逆乘脾、運化失常而成泄瀉
4. 脾胃虛弱: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若長期飲食失調、勞倦內傷、久病纏綿,均可導致脾胃虛弱,不能受納水穀和運化精微,水穀停滯、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瀉
診斷以大便糞質清稀為主要依據: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清稀、如水狀或完穀不化,兼有腹脹腹痛,起病或急或緩,常先有腹痛旋即泄瀉,經常反覆發作,多由寒熱、飲食、情志等因素誘發。如有需要,可作大便常規檢查、細菌培養、腸造影及內窺鏡檢查,有助診斷。
泄瀉痢疾 徵狀有別
泄瀉與痢疾的病變部位都在腸胃,均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病證皆由外感時邪、內傷飲食而發病。以腹痛內急後重,痢下赤白黏液者為痢疾;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甚至如水樣者為泄瀉。泄瀉亦有腹痛證,但多與腸鳴脘脹同時出現,其痛便後即減,而痢疾之腹痛是與內急重同時出現,便後不減,二者不難分辨。
泄瀉病要辨寒熱虛實,一般而言,大便清稀、完穀不化多屬寒證;大便黃褐而臭,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多屬熱證;瀉下腹痛,痛勢急迫拒按,瀉後痛減,多屬實證;病程較長,腹痛不甚,喜溫喜按,神疲肢冷,多屬虛證。然而病變過程複雜,往往出現虛實兼雜,寒熱互見。故而辨證時,應全面分析。
以臟腑辨證:腸胃食滯之泄瀉,以腹痛腸鳴,糞便臭如敗卵,瀉後痛減為特點;肝氣乘脾之泄瀉,以胸脅脹悶,噯氣(打嗝)食少,每因情志鬱怒而增劇為特點;脾胃虛弱之泄瀉,以大便時溏時瀉,水穀不化,稍進油膩之物大便次數增多,面黃肢倦為特點;腎陽虛衰之泄瀉,多在黎明之前,以腹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軟為特點。
初起不可驟用補澀 免固閉邪氣
由外邪侵襲或飲食所傷,多屬實證,治以祛邪為主;若風寒外束宜疏解,暑熱宜清化,傷食宜消導,濕盛則應分利。泄瀉日久或反覆發作,耗傷正氣,多屬虛證,治以扶正為主;脾腎陽虛宜溫補,中氣下陷宜升提,七情不和宜疏理,久泄不止宜固澀。泄瀉初起不可驟用補澀,以免固閉邪氣,久瀉不止,亦不可分利太過,以免重傷陰液。
濕熱泄瀉
主證: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苦,小便短黃,舌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葛根芩連湯加減
食滯腸胃
主證:腹痛腸鳴,瀉下糞便如敗卵。瀉後痛減,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滿,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保和丸為主方;若食滯較重化熱,脘腹脹滿瀉而不爽者,可因勢利導,用枳實導滯丸消導積滯,清利濕熱
肝氣乘脾
主證:平時多有胸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鬱腦怒或情緒緊張之時,腹痛泄瀉,舌質紅,脈弦
治法:抑肝扶脾,痛瀉要方加減
脾胃虛弱
主證:大便時溏時瀉,水穀不化,稍進油膩之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面色萎黃,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胃,參苓白朮散加減;若脾陽虛衰,腹中冷痛,手足不溫,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吳萸,肉桂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止,中氣下陷而致脫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升清,健脾止瀉
腎陽虛衰
主證:泄瀉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四神丸加減
病例:脾腎陽虛 黎明前泄瀉4年
55歲的林先生,每天黎明前大便泄瀉反覆發作4年。臨牀所見臉色暗晦、四肢疲乏、腰痠軟、舌質淡紅、脈沉細,診斷為脾腎陽虛引起泄瀉病。治則溫腎健脾,固澀止瀉,處方四神丸合四君子湯連服兩周,建議日常飲用健脾湯:黨參30克、淮山30克、蓮子30克、芡實30克、元肉30克,加瘦肉,8碗水煲90分鐘。
文:陳竟華(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臨牀中心及中藥房註冊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