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一般被形容為「繁榮社會」,但在過渡繁榮之前的1940至1970年代,卻較少人提及。那是香港從二次世界大戰回復過來,一眾香港人努力求生,最終生活愈來愈富裕的年代。在此時此刻重溫當年的照片,對身處「疫」境中的香港人,會有什麼啟示?
近年已故攝影師何藩的照片在網絡廣為流傳,不少網民讚歎昔日的香港如此美麗,但當時以影像記錄香港城市面貌的又豈止何藩一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新展覽,將會展示3名攝影師的作品,他們分別是德國紀實攝影師Hedda Morrison、新加坡攝影師李福志和新西蘭攝影師Brian Brake,觀眾可從展覽的87張照片之中,一次過重溫1940至1970年代的香港景致。
1940年代:蕭條中逆境自強
剛好3個攝影師拍攝的時段不同,反映了香港不斷變遷的風貌。Hedda Morrison因記錄1930年代到1960年代香港、中國大陸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風景而聞名,她在1946至1947年來香港短居,二次世界大戰剛於1945年結束,香港亦結束了日佔時期。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助理藝術館長黃思穎表示,Hedda Morrison除風景照之外,亦有人物照,該系列共有6張照片。黃思穎說透過衣著可看得出相中人是平民階級,而根據歷史資料,1946年開始有大量難民湧入香港,所以黃思穎認為相中有些人可能是難民。黃稱從照片中可見,Hedda Morrison到訪香港的時期,城市是蕭條的,但她卻又能從相中人的眼神,感覺到他們「逆境自強」的態度。黃思穎又認為,從照片中感覺到Hedda Morrison對勞工階層的關懷,對平民大眾的熱愛,照片具有人文精神;由於當時擁有相機的人大多來自上流階層,她以照片記錄低下階層生活,甚為難得。
1950年代:轎子與房車並行
另一名攝影師李福志,黃思穎說他的童年生活坎坷,後來成為海員,在1947年抵港並定居下來。李福志的照片主要反映1950年代的香港,黃思穎認為此年代的特別之處,是可以看見舊香港與當時新香港的情景交疊。
黃思穎舉了幾個例子,其中一張照片,會看見馬路上同時出現中式轎子及西式汽車,正正反映了香港處於新舊交替的時段。她根據歷史資料,知道因為韓戰,中國被禁運,香港受影響,唯有從轉口港轉型為以製造業為主的城市,於是香港城市面貌大幅改變。她特意點出「交通」這個範疇,觀眾可以留意一下天星小輪和街上的電車等,和現在的有什麼不同。另一例子是當時中環的填海區,黃思穎提到其中一張照片中會見到中環新填好的空地,竟被用作停車場。
1960年代:彩色童年往事
攝影師Brian Brake則是在1962至1976年時常駐香港,拍攝的照片與另外兩人不同,都是彩色照片,展覽將會展出他的20多張照片。在1960年代,香港尚未有免費教育,因此在這個時期李福志和Brian Brake也拍下不少工作中的兒童,又或者蜑家人全家總動員一起捕魚,小朋友亦參與其中;同時Brian Brake亦拍下了天台學校。他的照片反映了兒童在該時期的生活情况。
1970年代:啟德飛機高飛
策展團隊以「重振旗鼓」形容1970年代,說當時香港發展快速,照片中可見從啟德機場出發的飛機等。黃思穎提起有照片拍下帶着相機的旅客,而李福志就是在這時候眼見攝影行業競爭愈來愈大,決定轉行。1970年代,亦有名曲《獅子山下》面世,「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也能概括照片所反映的景况,香港從戰後恢復並慢慢走向繁榮的30多年。
是次展覽的策展人,也就是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The Photographic Heritage Foundation)創始人艾思滔(Edward Stokes),他向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提出展示3名攝影師的照片,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3名攝影師在香港拍攝的時間不同,也反映了非常重要的時間段;第二,是他的基金會曾為3名攝影師出版書籍,所以已為他們做了非常豐富的資料蒐集。
艾思滔於1950年代來到香港,表示自己看到李福志和Brian Brake的照片時,會想起在香港成長的回憶。他特別記得電車的照片,當時街上少車,人們可以在馬路上閒逛,當年也沒有高樓大廈,可以看到城市背後的太平山,艾思滔也是一名郊野風景攝影師,所以特別留意到那個山峰。艾思滔認為照片比文件能更好地描繪一個地方,而展覽照片能反映香港的歷史轉變,也見到其中的人;他希望今天生活在疫情之中的香港人,要從「疫」境回復過來,發揮當年社群守望相助的精神。
■「復甦生息、逆中求存、重振旗鼓」展覽
日期︰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3月6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6:00(周二至日)、上午11:00至晚上8:00(每月最後一個周四)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金鐘正義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