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看《#1314》綵排前,想像改編自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表演,是否要演員在台上說愛情金句、配合動作表達說故事?結果遠勝於此想像,綠葉劇團貫徹沉實風格,導演黃俊達把零散詩句組織起來,展現一個男人成長的旅程。演員以富表現力的身體讓詩句視覺化,以音樂糅合劇中形體、戲劇對白、詩句,作品比劇團前作《小飛俠》更流暢及富想像力。
在綠葉劇團的排戲室,凌亂的桌子上放着兩本由著名作家梁實秋翻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正是《#1314》改編的文本。曾於2016年首演的《#1314》,今次於聖誕上演,黃俊達的創作理念讓記者想起劇中此句︰「你重讀這首詩,你就會再度看出其中主要部分是獻給了你的。」因為黃俊達很強調創作要有這個時代的命題。
「什麼讓關係決裂?」
一個月前鄧樹榮戲劇工作室同樣改編了莎士比亞作品《李爾王》,此為無對白肢體劇場,有觀眾表示難明。黃俊達分享自己不同的創作方法,他的起點其實不是文本,是「因應大環境去問問題」,以議題為創作起點,例如《小飛俠》的議題是兩代關係,內心做小朋友還是做大人的掙扎,而《#1314》的議題是「什麼讓關係決裂?」,探討什麼是愛,因此他選擇改編《十四行詩》。
在文本的143節,有這句︰「我願祈禱你能獲得你的威廉,如果你肯回來止住我的啼喊。」句中的威廉便是故事主角。雖然全劇以多首詩及改編歌曲為主,但黃俊達尋找表演脈絡,選擇說威廉由少年、青年到成年,成為一個男人的旅程,他如何周旋在女人之間,他的恐懼與欲望等。但女性角色會被邊緣化嗎?黃俊達回答︰「男人最叻又最蠢的地方,是我們有陽具。」他認為這是世界對男人的設定,他回應性別議題的方法是揭露男人的脆弱。黃俊達認為女人更能直率表現自己,演員韓梅表示其中一幕自己站高,象徵女性也可帶領革命。
演唱風格人人不同
綠葉劇團向來着重身體表現力和創作力,外間對他們的印象也是以形體劇場為主,但今次在形體以外,音樂成為最重要部分之一。演員龔志業及韓梅分享,最初黃俊達要求每個演員從《十四行詩》中挑選喜歡的幾首詩歌,然後用自己的方法唱出,因為梁實秋的翻譯以普通話念出時甚有韻律感,最初的歌主要以普通話寫成。之後由音樂總監鄺展維編排樂曲,周耀輝、王樂儀等負責把普通話歌詞改為粵語歌詞(見報後被訪者澄清為:周耀輝、王樂儀等負責創作粵語歌詞),加上原文寫成的英語歌曲,表演將有3種語言的歌曲和讀白。
黃俊達的選角甚有心思,5名創作演員韓梅、龔志業、朱栢謙、文斐揚、梁晞娜,各有不同性格和演藝經驗,唱歌的方式也迥異。龔志業分享,他喜歡以接近流行曲或搖滾的曲式改編詩句,所以歌曲較易入口;跳現代舞的韓梅沒有太多音樂訓練,她用直覺唱歌的方法,被黃俊達形容為草原上的「民族腔」,唱腔有點像內地民謠歌手宋冬野;朱栢謙的唱法較像音樂劇。不同唱法,不同語言的歌曲碰撞甚有火花。當中梁晞娜用接近歌劇的唱腔為全劇帶來詩意的開幕,觀看綵排時甚為震撼。
「仆倒」的美妙音樂
龔志業表示團隊仍在實驗如何拼湊詩句和音樂,亦期待演出時的成果。綵排所見,音樂讓形體表演更富張力,角色及情節轉換亦甚為流暢。此流暢度也歸功於劇中沒有任何道具與布景,超過20名群眾演員成為流動的背景,有時是櫈,有時是高台。有趣的是他們將在台上多次表演「仆倒」,象徵人在生命中的跌撞,在黃俊達刻意排練下,「仆倒」的聲音節奏像音樂般好聽,形體表演的音樂如此豐富,在香港甚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