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結合實體虛擬 搖搖板上交織東亞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17日

【明報專訊】正當西九M+展示的亞洲當代視覺藝術吸引長長參觀人龍之際,荃灣CHAT六廠的最新展覽「再紡東亞系列一:手中的羅盤」,連結「東亞」與「紡織」兩個主題,相較之下一點也不失禮。說到東亞你會想起韓國、日本,卻未必會想到朝鮮;會懷念過去簡樸的建築,卻未必會想到批判今日猖獗的消費主義與爆炸的資訊流通。走一遍展覽,看不同國籍藝術家與設計師的作品,有在多個東亞國家旅行的感覺。

展覽的點題之作,竟然是孩子愛玩的搖搖板。這件作品由日本和以色列設計師創立的設計合作社BCXSY創作,名為《交互句法》。觀眾玩搖搖板的時候,四方的白幕會根據搖搖板的動態,織成一個網。聯合策展人之一王慰慰說︰「東亞的許多關係,都是一種人與人的交流、衝突、妥協跟談判,有很多是在人與人交流當中才形成的網絡。」藉此作品,策展方想問觀眾︰「『東亞』在哪裏?」

王慰慰認為,東亞是「融合了時間和空間,一個動態的概念」,因為東亞此詞的形成是基於「需求」。「為什麼提出東亞這個詞,它有政治的需求,它有軍事的需求,它有組織經濟發展、一個共同體的需求。」她印象中的東亞是割裂而親密。這點也反映在所選作品的複雜與多元之上。

在「空間」上,王慰慰說有兩個東亞國家,大眾討論時總會忽略,第一個是蒙古,第二個是朝鮮。關於後者的作品,新加坡建築設計團隊空解(設計)事務所直接把一間朝鮮紡織廠帶到香港。作品是一個以磚牆圍起來的半圓形空間,曾到朝鮮參觀紡織工廠的建築設計團隊,請觀眾走進這個像舞台劇布景一樣的粉紅色工廠,觀看影片中女工人的「幸福」表情,以及閱讀機械式工廠的平面圖,弔詭感覺油然而生。

至於「時間」上,作品大多都是回應現在。例如韓國設計師金滉的《棒棒噠市場2021》,講述當下的消費文化,例如環保、性別平權、素食主義、心理健康等,如何挪用「對抗強權與資本主義」觀念,作為奢侈消費品的設計元素。王慰慰分享在作品中有一件性別平權產品「踹蛋蛋襪子」,是由香港策展方的紡織團隊根據金滉的設計製作。王慰慰笑說曾想過生產襪子來發售,她和團隊才發現自己也被困在作品批判的資本主義思維之中。

展覽亦有作品談及過去。例如香港藝術家劉智聰的《黎明請你不要來》,記錄了皇都戲院獲保育之前的人與情;住在荷蘭Eindhoven的香港設計師王雅媛作品《我們與他們》,則從歷史檔案剪輯影片,展示外國人心目中的「亞洲形象」如鳳眼和功夫等。影片穿透並投射在多層半透明薄紗上,象徵他人的偏見和誤解,過去又如何形塑現在。

網絡帶風向化成藝術

展覽大部分作品為新媒體藝術,科技是重要元素。記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藝術家郭城的《風的驗證》。觀眾會看見一面灰色旗幟突然被吹起——原來裝置會收集及分析社交網絡上有旗幟的影片數據,用氣泵吹動現實裝置中的旗幟,使其接近影片中旗幟的擺動狀態。王慰慰說此作主題是「帶風向」,在「大眾聲音過度強化」的社交網絡,作品讓觀眾反思虛假資訊與評論能改變現實時,人如何分清網絡與現實。

這裏有一個問題︰正如搖搖板作品的象徵意義是當兩個觀眾互相合作玩搖搖板,白幕的網絡才會出現,但當科技與互聯網讓國家地域的邊界愈來愈模糊,我們應如何認識「國家」以上、「全球」以下的東亞共同體?另一聯合策展人陳朗晴提過,她在策展時會非常小心是否在形塑另一種對東亞的偏見,兩人嘗試給觀眾提出問題,反思自己如何身處東亞的脈絡之中。此展覽為「再紡東亞」系列一,明年將有系列二。●

再紡東亞系列一︰手中的羅盤

日期︰即日至2022年2月27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7:00(周二休息)

地點︰荃灣白田壩街45號 南豐紗廠CHAT六廠

網址︰bit.ly/3oNAnoB

文:胡筱雯

編輯:鄒靈璞

相關字詞﹕南豐紗廠 CHAT六廠 郭城 交互句法 風的驗證 展覽 再紡東亞系列一:手中的羅盤 文化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