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種植 海茜餵豬 南丫說:展示島民生活智慧

文章日期:2021年12月31日

【明報專訊】城市人去離島走一趟,會覺得是給自己放鬆的機會,但離島並不止是城市人的旅遊勝地,也是島民起居生活的地方。對城市人而言,離島是偏遠地方,但對島民而言卻是中心地帶,他們可以藉海路去到不同地方。一個研究型的公共藝術計劃,就以離島視角為起點,反思當中有什麼是現代城市人早已遺忘的智慧,例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做藝術計劃但強調研究,意義又何在?

公共藝術計劃「南丫說︰」聚焦在南丫島的索罟灣。梁寶山本來是藝評人,多年來關注當代藝術與政治。今次她是計劃的聯合策展人,也是研究員,在南丫島居住了20年,但要不是籌辦「南丫說︰」,也沒太多機會認識索罟灣的島民。那天跟着梁寶山看展品,她不時都會與人打招呼,當我們正要看藝術家何遠良的展品時,一架VV車(鄉村車輛)經過,她說車上的司機是為島民建屋的師傅,整個訪問過程她不時跟記者分享島上的關係脈絡。

和很多人印象中的公共藝術不同,該計劃並沒有製作「一柱擎天」的標誌型雕塑,然後說雕塑美化和代表社區,反而很多作品都是平凡而低調,梁寶山說希望觀眾,特別是島民「重新發現自己的地方」。其中何遠良的作品《索罟社區菜園》,梁寶山認為很貼近計劃理念,該作品一部分是小型種植場,另一部分是個大圓池,池中注滿山水,中間部分種菜。

從山水,梁寶山談到南丫島的水資源。平時開水喉出來的「水」,不少索罟灣的老島民稱之為「政府水」,正是相對山水而來。梁表示,南丫島水資源豐富,不止是種植用的水,還有在海面上作為運輸的水資源,「我們一向對島嶼(離島)有很多偏見,覺得島嶼遠隔重洋,但其實對『水面人』而言,有水的地方才是他們去到的地方」。

聽索罟灣人講古 學俚語

梁寶山提到的水面人,是指漁民,索罟灣碼頭有不少魚排,是香港最大養魚區之一。研究團隊訪問了12個島民,並把受訪者簡單分為4種,分別是水面人、鄉村人、本灣人和外來人,以文字記錄他們的故事和歷史,此部分主要由社會學學者王惠玲和研究員陳芷琳負責。集合各種研究資料的小書接近200頁,島民訪問以外還有社區地圖、耕種及捕魚的歷史等。

在島民之間,有不少他們才聽得明白的術語,兒童繪本作家林建才與劉清華為計劃做的藝術創作之一,便是製作一本《南丫南俚語字典》。例如水面人會說「開新」,是指開船出海捕魚,所以對話中他們會說「你今日開唔開新呀?」還有「駛風」、「搖櫓」等字眼。林建才與劉清華甚至把這些城市人感陌生的字詞製成旗幟,就如島上節慶的三角旗海。梁寶山翻着字典說︰「全部都是生活知識。」

往海鮮酒家走去,除了看到魚缸和魚,也看見一個白色燈箱,放置很多半透明的植物、海藻與菇菌等各式物種,是藝術家蘇詠寶的作品《透明島嶼》,她亦製作了關於物種的虛構故事集放在一旁。梁寶山為我們導賞時,卻提到燈箱以外索罟灣的生物故事,亦是島民的生活智慧,例如用礁岩邊生長、褐藻類的海茜餵豬,還有用幼條狀的紅色海藻沙菜煲水「治病」,作為以前沒有醫療設施的南丫島民應急之用。

口述歷史、入島札記 製成小書

對着植物如數家珍過後,梁寶山藉此分享計劃初衷:「去記錄這些東西,好在地,是離島才有的資源,和新界鄉村不同的。」梁寶山也曾在大埔居住,所以知道生活方式差異。而對於受訪者,她認為接受訪問也是一種充權︰「我們訪問他們,令他們覺得自己的(經驗)是重要的,empower他們,知道自己的那些是知識,有很多智慧在裏面。」口述歷史研究原來有這樣的作用。

近年有不少公共或社區藝術活動,講「研究」的計劃不是沒有,只是較少。組織「藝術到家」行政總監及「南丫說︰」策展人,也是駐村藝術家之一的陳佩玲指本地藝術生態中,申請資助做社區藝術計劃時,研究部分的預算總是被削減。而「藝術到家」主席及另一「南丫說︰」策展人鄭怡敏分享,研究是想將一個藝術計劃的前因、過程、經歷、問題和解決辦法、合作方式、作品製作過程等,盡可能全面地呈現給觀眾了解,也提升觀眾欣賞本地藝術的能力。所以「南丫說︰」小書有口述歷史、訪問、入島札記等文章,屬於「計劃研究」的部分。

陳佩玲提出藝術、藝術家和研究「三位一體」。她說研究員和藝術家理解社區的方式不盡相同,研究員傾向要有一個架構,做資料蒐集和分析,穩打穩紮,梁寶山就在研究早期已提出「島嶼中心出發」這個框架;藝術家做的「研究」曾被研究員笑說很邊緣,其實藝術家接觸的群組與研究員邀請的代表人物不同,有更多訪談以外的方法與島民溝通,如藉「遛狗」認識島民,不會有研究員與島民間的距離感,所以研究員和藝術家能互補。陳佩玲認為加上藝術家最後做出來的藝術創作,可以在美感和美學上更立體地呈現南丫島的面貌。

研究與藝術兩者不易配合,梁寶山認為計劃的作品也未必做得很理想,但她覺得計劃中藝術家的態度很好。她作為藝評人,期望藝術作品帶有思考,很怕藝術家單憑直覺創作並只描述事情,藝術家應該帶有好奇心的創作態度,創作時有自己的調查。例如被梁寶山笑說「難睇」的兩條影片,導演馬智恆的《全記渡》和卓翔的《風調雨順》,都避開了陳腔濫調對人情味的描述,馬智恆實在地拍全記渡員工的生活規律及如何藉船隻克服島嶼間的距離;卓翔以觀察式鏡頭拍出天后廟的現况與參拜人士的行為,兩人可以說交出了一條影像論文,所以可能比一般影像作品冷靜、「難睇」,是梁寶山與兩名導演討論多時得出的選擇。梁寶山多次提到,希望計劃呈現當地的人文景觀(cultural landscape)。

倡山水耕作 分享種植心得

梁寶山表示,她和「藝術到家」策展人同樣希望在固有的社區中,因為有藝術存在而激活(activate)新的社會關係。她和陳佩玲不約而同提到藝術家張哲的《南南丫展館》,展館找到3名從事創作的島民設展,張哲讓出自己展覽的部分日子給他們,其中一名島民林漢基,本來是廚師,卻懂得畫水墨畫,對做展覽非常期待,也有機會為計劃畫壁畫。陳佩玲也說,曾有島民因為這個計劃,提出可否保留部分展覽貨櫃,做一個藝術館。當島民感受到充權並行動,新的社會關係便可能會形成。

何遠良的《索罟社區菜園》也連結了不少島民,互相分享種植心得,而梁寶山最初便希望社區菜園能做到知識上的交流。何遠良提倡重新用山水耕作,是想讓島民和觀眾發現很多在地資源可以活用,他相信這點對建構身分和在地意識非常重要,因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我們同樣可以想想如何活用在香港、在社區有的資源;或許不少人都有活用資源這個想法,所以出現了梁寶山點出的現象︰「最近很多挖掘社區歷史的(藝術計劃)。」比起昔日被邊緣化的香港研究,不少有心人在這個領域默默耕耘,她說:「我覺得現在香港研究是顯學,當政治上做不到事情時,大家都好努力留住我們的香港。」●

「南丫說︰」

日期︰即日至2022年3月13日(周一、年初一及年初二休息)

地點︰南丫島索罟灣

網址︰bit.ly/3Hdh12V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