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21年12月31日早上,朋友疑似確診新冠,原定的除夕活動取消。
2021年12月31日晚上,共用廚房的宿舍室友由比利時回來確診,需要在房間內自我隔離。
生活在英國倫敦,「與病毒共存」不是口號,而是日常生活。每日總會聽到身邊有人「中招」,又或者你認識的某某確診。英國在早幾日Omicron疫情高峰時,每日確診個案超過20萬宗,倫敦又是重災區,想認識確診患者,比起買MIRROR演唱會blu-ray容易得多。
病毒近在咫尺 留英生活如常
因為確診個案實在多,英國的這波疫情在香港分外注目,近日收到不少親友的問候,大概都是提醒要小心提防,注意安全,但每次被問到是否擔心時,其實也有一種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病毒近在咫尺,當然不會完全無憂慮,每次聽到身邊有人「中招」或者成為密切接觸者後,也會下意識做快速測試(免費的,檢測工具會送上門或者到連鎖藥店門市領取),然後再想想是否要自我隔離,但現實亦會同時提醒你不用太擔心,因為聖誕前後大家最關心的lockdown並沒有出現,生活基本如常。
筆者現時以學生身分留英,大學在疫情高峰時通知大家,除了幾十人的「大班」講課,其餘課堂照舊面授。在這裏工作的朋友,固然有人在家工作,但繼續到辦公室上班的也不少。超市沒有搶購潮,走在Oxford Street,如銅纙灣般熱鬧,若不是部分人戴口罩(只是部分,不是全部),根本不會知道疫情正在爆發。而說來不好意思,正當香港决定戲院及演唱會場地休業當日,筆者剛好去了睇音樂劇,場內逾千座位幾近爆滿。若說擔心與憂慮,似乎措施嚴密的香港,遠勝個案壓倒性較多的倫敦。
英國的「與病毒共存」,不是立時會習慣的概念。早幾個月初來倫敦,在地鐵看到半數乘客在Delta高峰時無戴口罩,總會覺得奇怪。在街上見到無戴口罩的行人,也會想行遠少許,但當你在當地生活了一段時間,見到無數外籍同學與教授按規定在室內地方戴口罩,但走出教學大樓後秒速除下。疫情期間酒吧在周末仍然暢旺。你會發現這種文化差異是不可能逆轉,而這種文化也不是毫無理據。
英國人的「與病毒共存」,是出於他們自覺已經做了預防措施,例如現時去睇音樂劇,所有觀眾入場前都要出示針卡或快速測試呈陰性的證據,在場內無戴好口罩也會有職員前來提醒。這是疫情持續年多後,生活與抗疫之間的一種平衡。同時,他們對病毒的相對習以為常,很大程度上因為疫苗。英國的12歲以上人口,現時有超過八成人已接種兩劑疫苗。秋天才開打的加強劑,接種率亦超過六成。筆者在聖誕前到診所打加強劑,因為初來甫到,未曾在英國注射疫苗需要排隊而不能預約,最後排隊個半鐘,但在認識的朋友當中,已經算是排隊時間較短的一位。這個人潮正好反映了疫苗是當地的接受程度。
封鎖城市嚇怕居民
接種疫苗不代表不會染病,但英國人普遍較接受疫苗能減輕症狀的說法。而從數據來看,現時每日十多二十萬人確診,每日的新增住院患者大約有千多二千人,即是大約百分之一,死亡個案就大約每日百多宗。低住院及低死亡率,增強了繼續依靠現有措施抗疫的信心。這當然不代表新一輪爆發對醫療系統沒有構成壓力。英國的新冠患者住院人數,截至星期四,已經回升至近二萬人,是過去一年來最多,但由於對比去年一月有近四萬人住院仍有距離,在經濟行先的訴求下,政府無理會專家的意見,容許食肆及商舖如常做生意。而坊間其實亦不太歡迎再次lockdown。過去的大規模封鎖,每日只容許市民外出30分鐘,已經嚇怕英國居民,亦令不少人情緒受困,很多英國人都覺得這類措施可免則免。
想如常生活,但又不想染病,可以怎樣?最後就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外出時戴口罩,回家後洗手及消毒衣物。當疫苗已經接種,又做足了本分,「做乜咁驚啫」。病毒顯然在整個社區存在,就唯有接受,學習共存,不讓恐懼嚇怕。最後「中招」,也只能說是環境因素。當然總會有抱着香港式思維的人說,疫情之下,應該減少外出,但當學校及辦公如常,疫情又持續了很長時間而且未見盡頭,要求市民無止境減少娛樂,長遠是否可行?所有事都講求平衡,若果醫療系統將近失守,加強控疫措施無可厚非,但若果還未到這地步,強硬政策是否人道?英國人看來覺得不是,所以暫時仍然傾向如常生活。
疫情未見終結 學習共存
英國與香港的情况,由疫情的爆發規模到控疫措施都不同,最相似的,也許只有高官開派對。唯一期望是幾個月後完成學業,回港時的隔離措施已經與世界接軌,有飛機可搭,而且不用隔離廿一日。與世界脫軌在一霎,與世界重新接軌需時,希望能快點等到不用隔離的那一日。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