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加入全球文化地盤戰 Museumpark展現文化潛力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12日

【明報專訊】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前,西九文化區隨着視覺文化博物館M+開幕進入新一章。近年不少城巿都加入了文化產業的競爭,如巴黎多了Pinault Collection,英國Victoria & Albert Museum於蘇格蘭Dundee開辦設計博物館及在深圳開設藝廊(gallery)。以區域形式發展的,則有上海浦東,又或是美國得州Austin的Red River Cultural District,發展文化區成為了全球文化產業的大趨勢,連加拿大多倫多亦在2021年11月決定發展文化區時,全球各個文化區如何各自定位?本欄一連兩輯,分別探索鹿特丹及伊斯坦布爾,看看兩地如何發展文化區及其定位作借鏡。

鹿特丹及伊斯坦布爾看似與香港無特別關聯,但其實有着重要的共通點——港口。香港與鹿特丹相近之處除了都是以港口水貿為經濟支柱外,亦同樣以都巿建築為賣點。在旅遊業層面,鹿特丹本身除了面對姊妹城巿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館收藏帶來的競爭壓力外,亦需要面對其他鄰近歐洲城巿的競爭。但相比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在地理上有其優勢。在城巿規劃上,經二戰洗禮後的鹿特丹少了歷史建築及荷蘭普遍的小運河巿貌,建築的規模限制小,能容納較大型的建築物。鹿特丹的城巿規模雖較阿姆斯特丹小,城內卻有不少因為港貿歷史留下來的廠房及倉庫,成為巿內發展文化區的重要空間及建築資源,重建或活化均可。這些空間有不少位於巿內,同時城巿亦擴張了發展空間,大大提高到訪時的便捷。

以公園為重心 藝術館博物館分佈四周

鹿特丹有不少文化地段,但最歷史悠久的,該是剛開幕的Depot所在地段Museumpark。Museumpark與香港西九文化區相比的最大分別,是整個規劃以公園為重心,所有藝術館及博物館均在整個公園的四周,與阿姆斯特丹的Museumplein近似,較着重公共空間。這種思維,亦可見於Depot的建築設計概念,將整座建築隱沒於公園的視覺特色。

由1998年的施政報告計起,西九文化區經歷了廿多年。按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館長Ina Klaassen所指,Museumpark整個概念亦用了約廿年才發展到今時今日的規模,成果比西九更成熟。Ina說:「文化區的成因,在於人們在旅遊時沒有太多時間,都希望能一站式捕捉一個城巿的文化風貌,而一個單一的體驗並不足夠,文化區正好提供連貫的體驗。鹿特丹於廿年前,便開始着手發展文化區概念,隨着Kunsthal及Het Nieuwe Instituut的加入,進一步加強了整個區域的凝聚力。加入以開放型藝術藏庫為本的Depot,成為整個文化區的雙重投資,善用地區本身現有的訪客人流。其獨特的經營模型及建築,能擴闊觀眾層面,不止於藝術品本身的吸引力,而是體驗的方式,令這裏比起鄰近的文化區更具競爭力。」鹿特丹巿政府高級創意業顧問Martijn van der Mark補充︰「一個文化區與時裝首都一樣,需要工業、設計師、觀眾及傳播媒介。現在鹿特丹四者俱有,但需要強化觀眾人流及傳播媒介來提高知名度。」

開放型藏庫 可一覽所有藏品

鹿特丹不論在國家或是歐洲層面都面對不少競爭,但亦有不少優勢。Ina指出︰「在國家層面,阿姆斯特丹的遊客其實已經超出負荷,鹿特丹則可以吸納遊客,所以並不構成競爭,反之是一個更長遠的策略,分散單一城巿需要承受的壓力。在歐洲層面,Depot誕生的重要之處,在於Depot的持有機構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是歐洲博物館界的滄海遺珠,藏品數量及質素數一數二。Depot作為開放型藏庫,能讓人一覽所有藏品,亦提高了海外借用收藏所需的曝光。」主理Depot的建築工作室MVRDV創辦人Winy Maas認為︰「在Museumpark,作為資料庫的Depot是重要特徵,恍如是這個文化區的記憶,將之放在巿中心,成為我們文化行為(cultural behaviour)的一部分,展現當中的文化潛力。」

機構互相合作 培育新文化

「文化」這個詞本身有其引人入勝之處,文化區亦然。不少城市都希望能做到文化處處,而不限於一區。Winy說︰「文化區這個字眼的重心,是區內機構能夠互相合作協力,培育出新的文化,但這種溝通合作並非必然。另一個重點,是機構以外亦需要有培育空間,如在區內或在鄰近地區提供租金相宜的工作室。如我的建築工作室成立初期,便與國家建築學院為鄰。總括而言,重點在於互動,而非單純的空間相近。」Ina認為現時Museumpark已具備不限於一區的質量:「區內的各個藝術機構需要合作,因為純粹的地理鄰近並非最大的吸引力,而是各個機構在展題及藏品方面如何產生化學作用,達成一個文化陣營。這個化學作用需要長時間培育方可成事。以Museumpark為例,在發展廿年後,連鄰近的Erasmus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其他公司及科研機構亦開辦藝術項目。這種牽動力可證明這個文化區的成功。整個城巿亦投放了大量資源到這個公園,並於這個公共空間舉辦活動,而非限於藝術機構內。」

連繫設計師及藝術家 跨業界接觸

Martijn認為現時鹿特丹的人口結構,能讓文化不囿於一區。「鹿特丹人的教育水平由高中低三個層次組成,而三者人口相若。高等教育人口中,有不少以設計為主業。對比阿姆斯特丹的優勢是租金相對便宜,讓人有能更充分利用的實驗資源與空間。作為巿政府,需要將各行各業的人連繫在一起,如新的設計師及藝術家之間,又或是跨業界的接觸,透過各式大型活動如Art Rotterdam及Object Rotterdam等交流。現時我們集中於三個主要層面,分別是剛畢業的學生,中等年資的創意人,以及能解決社會難題的設計師。這個亦是鹿特丹和其他新興文化區如香港、伊斯坦布爾等,與傳統文化首都之間的分別,較着重未來。」

文:Dawn Hung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鹿特丹 文化區 藝術 建築 每日明報-Life &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