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本土特色、亞洲第一 香港偶像工業 韓國人點睇?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21日

【明報專訊】香港女團COLLAR上星期出道,眾人紛紛拿她們與韓國女團比較。韓國的偶像及娛樂產業甚為成熟,K-pop(韓國流行音樂)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有極大的影響力。香港娛樂產業塑造男女團時不斷強調香港特色,又要做到亞洲第一,不妨向韓國產業取經,借別人的鏡發掘自己的優勢。

【偶像文化系列一】

ViuTV自2021年11月開始播放大型選秀節目《全民造星IV》,此系列節目自2018年開始產生男子偶像組合MIRROR、ERROR及P1X3L,第四屆節目「選女團」,比賽三甲可獲女團出道資格,三甲分別為邱彥筒(Marf)、沈貞巧(Gao)和許軼(Day);後來女團再加入5名參賽者李芯駖、蘇芷晴(So Ching)、陳泳伽(Winka)、蘇雅琳(Ivy So)及王家晴(Candy)。女團COLLAR在1月12日正式出道,當日隊長Gao說COLLAR要做有香港特色的女團。當時記者便疑惑什麼是有香港特色的女團?

後來女團聲勢凌厲,COLLAR出道直播,高峰期超過7萬人觀看。直至截稿當日,女團官方Instagram的follower人數超過25萬,facebook專頁讚好人數則超過1.6萬;她們在YouTube發布首支單曲Call My Name!的MV有148萬觀看人次。這些都反映香港人對女團、對本地偶像的期待。

本專題率先請來駐香港韓國文化院院長李柍昊,以及CJ ENM Head of Live Entertainment的Viola Shin接受訪問,CJ ENM是CJ集團旗下的韓國娛樂及媒體公司,旗下電視台頻道Mnet主辦選秀節目《PRODUCE 101》及Mnet亞洲音樂大獎(簡稱MAMA)等,他們由COLLAR及MIRROR談到港韓偶像文化。

韓團成員年紀差距細

兩人從各自的途徑認識COLLAR。李柍昊說自己有留意《全民造星》此選秀節目,亦知道節目誕生的兩個組合MIRROR和COLLAR。李柍昊記得Day(許軼),因為她曾經參加駐香港韓國文化院舉辦的活動「2021香港區K-POP舞蹈比賽——CHOOM」。

Viola則對以35歲之齡加入女團的李芯駖最有印象,並說這反映了香港和韓國的文化差異。在韓國雖然有年紀較大的人參加選秀節目,但未必會被選為出道成員,她認為差異原因之一是香港沒有韓國用「尊稱」文化,即年紀小的人對年紀大的人要用敬語,稱呼對方為姐姐哥哥;這文化令同一偶像組合成員年紀不能相差太大,否則會令成員間較難融洽相處。

Viola認為其實年紀大的參賽者在韓國難出道「不是應該發生的事,只是韓國文化是這樣」。有香港網民以近日韓國經紀公司SM的特別企劃組合Girls On Top作類比,組內成員年紀相差14年,但Girls On Top如少女時代的泰妍、歌手BoA等都是已出道藝人,李芯駖能以素人身分在35歲出道相當特別。除了女團,Viola亦提到男團的出道成員愈來愈年輕,主要是因為當兵制度。

綜觀香港偶像工業,兩人都同意現時的Cantopop在發展上有點像以前一開始發展的K-pop。記者理解是前者暫時未受到太大國際關注,偶像工業仍在起步階段。然而兩人認為MIRROR和COLLAR的產生和營運方法與現時的K-pop是相似的,因為兩個組合和現時K-pop組合一樣,強調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魅力擔當」,亦即是個人的魅力和特色。

魅力擔當 成員「相輔相成」

選秀出道是培養偶像個人魅力的方法,女團產生模式其實有韓國偶像工業的影子。Viola指韓國的《PRODUCE 101》系列亦產生大受歡迎的偶像組合如Wanna One,她認為選秀過程可讓觀眾見證偶像的成長,又讓參加者在過程中培養個人魅力,從《全民造星》系列的成功,可見韓國選秀出道方程式在香港都同樣適用。李柍昊又指團隊成員可以「相輔相成」,藉成員互動又能突出成員的個人魅力。

由此又引伸出粉絲的重要。兩人都曾經在香港街頭看見粉絲為MIRROR在巴士車身、巴士站的燈牌上登廣告,又會派發應援物,李柍昊認為這些現象與韓國粉絲文化相似。Viola的公司負責製作現場節目,亦指偶像在節目後於後台和回家的車上與粉絲直播溝通,粉絲可以就當日偶像的表演發表感想。Viola提到韓國的應用程式V LIVE,可讓明星與粉絲組成網上溝通社群。至於香港,記者的觀察是偶像與粉絲主要在Telegram群組溝通,當中Ivy So和Candy各自群組都有超過1萬人。兩人認為偶像多用社交媒體,有良好的後援會制度,可讓粉絲有歸屬感。

練習生制度 輸出K-pop文化

Viola續說選秀節目是重要平台,發掘新人工作要持續做,新人要持續培訓及發展活動維持人氣。不過有一點是韓國有而香港沒有的,就是練習生制度。Viola說練習生制度是有需要的,因為是一種投資,透過安排不同練習生嘗試組成不同組合,找出最好的組合方法。

不少香港人羨慕韓國的娛樂產業衝出亞洲變得國際化。Viola認為此部分要歸功練習生制度,現在很多韓國公司都有計劃,先邀請外國人前往韓國擔任練習生,然後再回到自己國家出道,可以促進K-pop與海外文化的交流。在《全民造星IV》播映時,旁白介紹Day時亦有強調她曾到韓國擔任練習生。同時Viola說韓國很多公司會投資外國的娛樂公司,例如《PRODUCE 101》系列在日本和中國都有合辦或授權製作同一類型的節目,有韓國公司會注資讓組合在外國出道,這些都可以在不同國家推廣韓國文化。

要做到跨地域文化交流,Viola說本地組合可與韓國或其他地區合作推出歌曲。她籌辦的MAMA亦是讓不同地區歌手交流的平台,她指如果去年能如期在香港舉辦MAMA,原定會請MIRROR作為表演嘉賓,可惜頒獎禮因疫情無法舉行。李柍昊也希望邀請MIRROR和COLLAR與駐香港韓國文化院合作。

香港人亦期許偶像工業有本土特色,然而問到韓國組團偶像工業有無相同考慮,李柍昊和Viola卻認為是沒有的。李柍昊說雖然K-pop是韓國文化,但也是一直以來與其他外國文化融合,才發展成今日的K-pop,例如韓國音樂以前是沒有hip-hop和rap等元素的;K-pop作品亦有很多外國作曲家和排舞家參與其中。Viola又以2020年出道的女團aespa為例,歌曲參考外國文化以人工智能為主題。兩人認為與其說K-pop追求韓國特色,不如說K-pop的特色與外國文化融合,比較多元化。

K-pop發展的歷史很長,兩人一直強調要花更多時間觀察偶像組合COLLAR與MIRROR以及香港偶像工業的發展。在1990年代韓國政府提出「文化立國」口號,不少大公司投資娛樂產業,當時韓國偶像文化未興,Viola說最初也參考了日本偶像文化。

兩人最後分別提到一些香港的優勢。李柍昊說香港的地理位置很有利,可吸收中西和其他亞洲文化,要吸收不同文化才可以發展到香港獨有的流行文化特色。Viola則認為廣東歌的歌詞很有特色。她因為籌辦MAMA等節目,有韓國歌手來香港表演時要唱廣東歌,會看到一些翻譯作韓文的廣東歌歌詞,她認為寫得很漂亮;她又以張國榮和梅艷芳的時代做例子,兩人在韓國非常受歡迎,Viola亦是他們的粉絲,非常懷念舊歌和歌詞,或者廣東歌可朝推廣歌詞的方向發展。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