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盤選秀:柴灣中巴車廠 地標大改造 工廠住宅好相處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30日

【明報專訊】傳統工業區如柴灣、觀塘和荃灣不斷有新樓盤建成,「工廠三寶」(爵悅庭、樂悠居和立坊)更坐落荃灣工廈群中,可見住宅與工業區不再涇渭分明。隨着工廈重建和活化,將有更多在工業區與住宅區之間的新建築平地而起,就像昔日柴灣中華巴士車廠位處的地皮。它俗稱「柴廠」,曾是巴士迷的朝聖地、小西灣居民回家的地標,現在也是該工業區內首個綜合發展區。日後取而代之的新成員,能否承載社區的歷史,加強與整個社區的諧協?

乜窿窿:柴灣道391號

清拆時間:2020年

地盤面積:10.242萬方呎

背景:於1976年建成,樓高4層,為中華汽車有限公司車廠。1998年專營權不獲延續後,此車廠仍繼續擺放非專利巴士及公司私家車等。政府近年研究善用區內空置土地,有將該區轉型為綜合商住區的意圖。現時部分的地盤範圍及相隔一條馬路的柴灣(東)巴士總站,將建3座住宅大樓、有蓋公共交通交匯處及公共空間。

舊·時·回·憶

清晨「引擎大合唱」 小西灣居民必經「界石」

對小西灣居民而言,柴廠似是進入小西灣的「界石」,有街坊說每次坐車見到車廠,都會有「啊!快回到小西灣了」的感覺。Roy於1990年代初搬進小西灣,車廠是他上學或平時必經之路,「住小西灣的人幾乎每日都會經過車廠,除非不外出」。那時小西灣尚在填海,區內生活配套不多,居民需經常外出。這幢米黃色建築不算討喜,Roy幾乎沒看過它翻新或轉換顏色,他估計是因為外牆油漆與車廠功能無關,故此一直保留舊貌,甚至顯得有點破落。晚上途經的話,會見到它各層依然燈火通明,「其中一個建築特色是它(有幾層)沒有窗,樓底高,好像巨大的停車場」。據說直至專營權取消前,柴廠仍負責新巴士裝嵌,從街外望上去,可以見到等待裝配的巴士底盤。Roy稱有時跑步會經過鄰近杏花邨的城巴車廠,欣賞它較柴廠光鮮,用色豐富,廠房規模簡直像飛機維修廠。

1980s 中巴路邊泊足500米

Roy的另一發現是,多數街坊以為中巴失去專營權後,車廠已經倒閉,但其實它仍有運作,所以間中會見到巴士在柴灣游走,「原來沒消失,只是離開大家視線」。他對巴士維修的工具和設備感好奇,亦想過進內探秘,但見即使丟空後也有人駐守看管,就打消念頭。街坊關注柴廠去向,曾猜想它會變成橫跨馬路的大型項目,現在機會似乎不大。「於我來說是社區自然的新陳代謝,有些東西太舊,最終就換新。」Roy覺得柴廠一直安靜低調,因為車廠最繁忙的時間為深夜和清晨,而居民正好都在休息。但設立網站「中華巴士紀念館」的Dennis就曾訪問過於1970年代住在一街之隔的巴士迷周先生:因可以經常看到巴士,周生原本滿心歡喜,但車廠每天早上5時就來個「引擎大合唱」,像鬧鐘一樣,甚至出自哪個型號都記得,終受不住噪音而遷走。Dennis指中巴巴士數量約為1000部,車廠難以容納,故經常需泊在路邊過夜。80年代初的柴灣,於凌晨可以見到巴士由柴廠一直泊到金源洋樓,長約500米。與柴廠相對的住宅如雅麗閣、富安閣及富城閣居民,或要忍受柴廠嘈音,加上小西灣開發後有更多車輛行經柴灣道,令他們更困擾。

巴‧士‧迷‧說

首批進駐工業區 捲閘有詛咒?

在柴廠附近售賣零食雜貨的「好豐富直銷中心」朱小姐亦有與Roy相近的印象,說雖然天天看到柴廠,但覺它跟工廈沒兩樣,「年紀大了,見這些見得多,只是覺得在拆好多年前工廠區的舊建築」。但住在附近的巴士迷,卻有不同情感。專頁「小西灣邨總站工作室」由3個住在柴灣或小西灣的巴士迷成立,成員阿宙說柴廠是第一批進駐柴灣工業區的建築。「以前車廠選址多數離民居較遠,因多車出入,工業區較易物色地方。」車廠見證了旁邊寮屋清拆、工廈和私樓興建,其破落也是歷史印記。柴廠有5個入口,其中有一道面向柴灣道的捲閘,街坊從未見其打開,即使破爛也沒人修理,有傳是因為一打開就有火災,「聽說最後清拆時有人開了,但今次沒事發生。可能這個詛咒隨車廠一起成為歷史」。

他也形容這幢建築是真正的「最後柴廠」,因為以前柴廠附近還有很多供中巴停泊的空地,但經逐漸發展和改變用途後,只餘下這幢建築物。於80年代啟用的柴灣(東)巴士總站就在柴廠旁邊,為露天坑狀,甚少路線經過,卻長期泊有多部巴士,如同停車場,本來不屬柴廠範圍,「上班或繁忙時間開出的,我們叫『打仗車』。它們下午可能怕麻煩不泊進廠,就會泊在這個總站。之後也有新巴、城巴的車泊在這裏」。該處還泊有員工接駁車和訓練巴士等。

巴士博物館最佳選址

另外,阿宙指香港一直欠缺巴士博物館,外國通常會用舊車廠或有蓋車站改建,這裏原本是不二之選。因2000年代設計的新車廠都把洗車、入油等工序都移到室內,只有柴廠在主體外設有空地,佈局一目了然。「另一原因是新車廠的批地方法不同了。中巴是持有該地皮的,但近年新蓋的是租的。」早年巴士公司會運用股東資金購置或競投永久用地,現在的車廠則以訂立「短期租約」形式租用土地。外國巴士博物館通常選址郊區,定期或在周末以古董巴士接駁不同地點,讓訪客前往。「古董車要定期駕駛作保養,但距離又不能太遠。」如果柴廠是博物館,有來回柴灣站或杏花邨站的接駁路線就非常適合。

未‧來‧憧‧憬 

建公園辦「巴士大集會」 起座「森林大廈」吸睛

車廠已拆,但阿宙和另一個成員都覺得柴灣已經夠密集,更需要讓街坊喘息的空間,想像可興建公園,然後在周末開放做「巴士大集會」。他解釋這是巴士迷組織的年度會員活動之一,會請不同巴士公司和私人收藏者,將巴士開到郊區空地,讓大家拍照留念,另外還有駕到路上讓乘客乘坐的「遊河」。因為許多巴士司機本身都是巴士迷,通常可以請他們來幫忙開車。大部分私人收藏的巴士現在只可泊在偏僻空地或「爛地場」,日曬雨淋,收藏條件不佳。如果沒有申請車牌,就只能在該處展示或找拖車拖到集會,故此他希望會有更便利和完善的地方。

地盤的位置背靠工業區,周邊的住宅漸見增多,對面的蝶翠苑也預計在今年內入伙,與住宅區的關係十分緊密。Roy考慮到鄰近街坊的景觀,想到參照垂直農場的概念,建一座樓高20層的森林大廈,增加本地菜供應,外牆種滿植物,裏面則是種菜的工場與休憩空間,「工廠區地段如果能夠有『一座植物』,不論觀感及環境都能有改善。附近居民比較受惠,畢竟有機會從家中窗戶已經看到,小西灣居民每日經過亦可以觀賞得到」。

「地方營造」顧及歷史和居民

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師鄧文雄解釋以前工業區因需要大量勞動力,故周邊通常會興建密集的屋邨或房屋,促進住宅發展。他稱二人上述的想法都符合規劃乃至「地方營造」(placemaking)的概念,即重建時不止針對單幢樓宇,也提高整個社區的宜居及生活質素,所以,對周遭居民視野的影響也在考慮之列。柴廠地皮目前被劃為綜合發展區,他說發展商把方案交到城規會時,需包括景觀評估,分析與現有土地用途格局和建築格局的協調,解釋對對街或附近住宅帶來的影響,「好多人不知道技術上要做這些評估」。

此外,他亦認為歷史是社區營造的根基。雖然在商業角度,於原址興建博物館的機會甚微,但構思可放到整個社區之中,例如他留意到柴廠地皮附近有很多工業或其他用途用地,相信當中有一定彈性,可以加入創意文化,轉化為休閒空間。從實際層面來說,若聚到巴士迷,即有一定人流,「像有間專賣巴士模型的專門店叫80M,好受歡迎」。柴灣的貨物裝卸灣,更具有海岸優勢。他指工廈活化或重建的難度在於業權分散,地方營造可以循序漸進地建立氛圍,像鰂魚涌太古坊由工業區變成現在的商業休閒區,也花了數十年整合周邊樓宇和環境,潛移默化,影響同區其他建築。「可以想像將來這個舊工業區,經過改造翻新後,可以與居民和諧並存,成為他們經常來的地方。」

舊樓離不開收購、清拆、重建三部曲,工程漫長,有時水盡鵝飛,長草餵蚊;有時噪音轟隆、地殼震動,在圍板外呆望,難免一邊好奇一邊緬懷。我們收集街坊居民的回憶片段,一起天馬行空展望將來。最後來一個選秀大賽,由各方組成評審團,選出最美的地盤想像。

文˙ 梁雅婷

{ 圖 } 受訪者提供、梁雅婷、網上圖片、香港景觀專題

{ 插圖 } LOSZEHAHA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