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荒謬得引人發笑 《IT狗》向流水式喜劇說再見

文章日期:2022年02月06日

【明報專訊】沒有晚市堂食,沒有演唱會,過去一個月香港人早早回家,恰好還有《IT狗》陪着電視機前的觀眾,每晚9時半的一小時笑彈放送,讓不少人重拾睇電視的樂趣。喜歡《IT狗》的觀眾有感此劇笑位與從前的大台喜劇相比,劇情有時尷尬荒謬,但笑得更有共鳴亦更有新意,更敲碗要求ViuTV推出書本《大台理論》。阿信大戰Moby的大結局過後,觀眾將來還會看到更多輕鬆小品喜劇嗎?

黑色幽默 調侃現實生活

記者笑點低,晚晚看《IT狗》總會捧腹大笑,由可以解釋一切的《大台理論》到富三代圍爐分享被詛咒「富不過三代」、識用八達通好有成功感,編導以黑色幽默調侃現實生活,諷刺環保、女權、慈善機構,以往電視劇似乎鮮有「抽水」抽得這般明顯。《IT狗》導演簡君晋說,他和兩位編審李卓風、唐翠萍撰寫劇本時,希望劇集能夠有別於以往的喜劇,「我們最初都是一心想做啲不同的東西,香港傳統根深柢固的港劇,我們研究了很多它們的結構,今次試吓不同的方向會如何」。記者回想TVB的喜劇,印象較深的是《愛‧回家》系列的處境喜劇,或黃子華金句連連的《男親女愛》,唐翠萍說觀眾覺得《IT狗》引人發笑的方式跟前者不同,可能因為這次他們着重營造搞笑的情景,「我們不是嘗試用唧人笑的方式,而是想一些荒謬的situation,去令人尷尬,用處境去令人覺得好笑」。記者想起阿信(凌文龍飾演)安慰Johnny仔(鄧子超飾演),卻換來Johnny仔充滿自信的一句「上天拎走咗我啲咩呀?」,以及重演尷尬到爆的大專男示愛片。

現時公認為經典的喜劇,無論電視劇或電影,大多由自帶喜感的演員主導,如周星馳、張家輝、黃子華,由演員的個人特色帶動笑位。而《IT狗》起用一眾新演員,嘗試以對白、演員之間的火花碰撞出幽默感,簡君晋笑說:「由Lokman,即MIRROR隊長飾演Tony,飾演一個好鍾意睇大台的人我覺得是幾有趣。」幕後團隊也花了不少時間設計對白的長短,不同氣質、外形的演員說同一句台詞也有不同效果。編導強調拍喜劇一點也不容易,尤其是群戲,要掌握好拍攝節奏,「因為一個笑話講得太多次就不好笑」。

靈感來自IT朋友 現實更荒謬

《IT狗》的靈感來自導演的IT界朋友,朋友有創業經驗,跟簡君晋分享不少行內的故事,「有一些好好笑,有一些好荒謬,有些又好感人,我們綜合了好多然後放入去《IT狗》」。唐翠萍說劇中角色的原型也包括社會中不同性格的人,劇中有沽名釣譽的KOL、貪小便宜的普羅大眾,李卓風更說現實生活比劇情更荒謬,「因為喜劇都好講究邏輯,但現實生活是無邏輯可言,我們好多時在現實生活中攝取好多內容,擺番落喜劇,反而要減低少少荒謬性,才令人可信」。劇中岑珈其飾演的Kenneth兩兄弟靠吹水,以智能果汁機呃funding,但從無推出製成品,還將鴨寮街「磁能線」重新包裝成高檔貨,再眾籌斂財,看似荒謬,但現實初創界的確發生過同樣事件。「珈其都有問過我,角色會不會太吹水,現實啲人係咪咁吹水㗎?」直到有次簡君晋和岑珈其在科網公司附近拍攝,有真正的IT人走過來搭訕,吹水功力比角色Kenneth有過之而無不及,「『嘩好genius呀』,他好浮誇,『你哋拍緊片,不如你哋拍我吖』,他走的時候說:『記住搵我喎,我覺得呢樣嘢真的可以搵錢,邊個諗出嚟㗎呢個idea。』珈其就說我明晒喇」。

照顧觀眾群 兩台笑位不同

研究香港流行文化的英國列斯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講師黃培烽指出,《IT狗》與大台喜劇在鋪排笑點的相異之處,源於兩者觀眾群不同。最容易引人發笑的笑話多是調侃某些族群,如取笑性別、種族等「地獄梗」,但很難搬字過紙到電視劇,尤其TVB的電視劇要老少咸宜,「對於電視來講,喜劇是屬於合家歡時段,即是給大部分人睇,都會大概感覺到是開心的,不會有任何被冒犯的感覺」。黃培烽亦稱電影世界的喜劇多諷刺,像《國產凌凌漆》和《表姐,妳好嘢!》諷刺中國領導層,但這不可能在TVB出現,「電視台的觀眾群最廣,所以它不能夠太政治,不能夠模仿好多政治人物,也不能夠透過歧視或者取笑某一個族群去引人笑,所以最好、最容易的方式就是誇大,表情誇張、情節誇張」。

TVB電視節目的笑位以滑稽、模仿為主,年輕觀眾看滑稽劇情看厭了,但還有為數不少的觀眾受落,「我阿爸看《愛‧回家》是笑得好開心,他好enjoy看誇張表情,但對我來說,我完全唔識笑,因為都唔知做緊乜,劇情離晒譜,集集差不多,全部都是誤會,電視台知道這條公式大家會笑,它咪繼續做囉」。相反,ViuTV要吸納年輕觀眾,題材要年輕化、有時代感,不用合家歡,就不介意走諷刺路線。《IT狗》就把現實生活中的荒謬和矛盾拍出來,觀眾看到就覺得抵死啜核,「其實那不是笑位,但它講緊一些好荒謬的事,營造一個衝突」,黃培烽說這種手法和YouTube channel「試當真」類似。

外判審查較少 拉闊創意空間

《IT狗》以外判合約形式跟ViuTV合作,導演簡君晋有自己的製作公司,最初他想創作一個關於IT界的電視劇,草擬故事大綱後,監製羅耀輝引薦他到ViuTV,「他聽說ViuTV都會廣收好故事,他認識入面另一位監製,Debbie林淑賢,就說不如我幫你攞入去啦」。ViuTV對劇本大感興趣,亦給予他非常大的自由度,不干預他們創作,「林淑賢直情跟我說好喎,可以試吓這樣,不用太多感情線,講友情仲好,好年輕」。簡君晋也很享受外判的創作空間,「我唔知in house係點,但你問我,我就享受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多啲。如果我入咗去,是否真的咁自由,不是ViuTV不給自由度我,而是角色不同了」。

這跟過去TVB多數自家製作節目不同,「整個電視的發展,比較傳統的模式是聘請一班製作團隊、製作人,去produce電視劇」,浸大電影學院助理教授劉慧嬋說,外判形式比只依賴電視台製作人,能製作出更多元化的節目,「外判的方式是open to所有任何external的創意,變相拉闊整個創意空間」。外判的審查較少,創作時間較彈性,不像電視台內的製作團隊,要在短期內交新故事大綱,「電視台不會容許你用好幾年時間想一套劇的劇本,不可能」,而ViuTV要吸納劇本和人才,相信未來會繼續沿用外判制度。ViuTV總經理魯庭暉曾稱,外判劇可以為觀眾帶來新鮮感,是公司的發展重心之一。2020年廣受好評的《男排女將》,和由鄭中基主演的《暖男爸爸》亦是外判劇集。這次外判製作《IT狗》造就一套貼地的喜劇,劉慧嬋相信未來ViuTV會繼續嘗試貼地、創新的題材,「如果展望將來電視劇發展,我覺得這都是趨勢,無理由返去TVB那種題材,或者講故事的方式,無能力吸納咁大的觀眾群」。

「大台」為經營 必然流水作業?

但為什麼電視台一定要拍電視劇?為什麼香港人那麼愛看電視劇?黃培烽解釋,在本地電視台開台初期,電視劇對於觀眾來說是一個嶄新的經驗,「我每一日返到屋企,不用錢就看到一些原本在電影院才看到的東西,對於觀眾來說好好睇」。香港人被訓練至熱愛電視劇,對電視台也方便,有廣告收入,還可以捧紅自家藝人,「對於製作人來講好好,因為每一日都可以重複,未必百分百啦,當然套戲不會重複,但製作方式重複,keep到班觀眾,又有廣告商」。於是電視節目製作變得流水作業,劇情套路重複,演員配搭重複,無論警匪、律師、IT行業的劇集,中間三角戀的情節都是大同小異。但黃培烽稱,電視台流水作業是必要的,「因為電視台每一日都要播,電視台不能夠無嘢fill up,所以它一定要流水作業,不然它經營不下去,要用好多錢」。

TVB和ViuTV的分別在於,TVB的觀眾不介意它流水作業,而ViuTV沒有這種慣性收視,必須創新,就要花更多時間創作。他日ViuTV找到成功公式,為了節省時間金錢,可能也會重複這條公式,變得流水作業化,如有網民提出將《IT狗》變成半小時一集的處境喜劇,恆常播放,或ViuTV每年一度的《全民造星》,「綜藝節目整體上都是流水作業,因為它都是不停拍這種形式的娛樂節目,就是找一班藝人,電視台的又好,其他地方的藝人又好,這班人去做一啲task,去外國又得,去香港做某份工又得」。

但流水作業也有高低之分,如果流水作業無法避免,唯有在過程中發揮創意,黃培烽舉例,「現在就任Mike導,任你啦,你鍾意在流水作業過程當中,你點做都得」。孕育創意的土壤要有自由的創作空間,黃培烽擔心創作空間收窄,在電視劇諷刺現實會更困難,貼地的題材也變少。阿信說「機會是留給有信念的人」,導演簡君晋和兩位編審正計劃其他創作,「無論點都好,好似創科咁,遇到不同類型的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想盡量搵到一啲空間可以做創作,直到完全不可以創作為止,但這一刻我們不想放棄」。

【電視劇篇】

文˙ 朱琳琳

{ 圖 } 受訪者提供、影片截圖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