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Spotify疫苗風波是寫實版Don't Look Up

文章日期:2022年02月06日

【明報專訊】近來有單美國高質花生,個人認為是批判思考的上乘材料,甚至比上月Netflix話題電影Don't Look Up警世,更值得留意。

先交代兩位主要人物的來歷:經常戴帽黑tee左攻右的老頭子叫Neil Young,加拿大國寶級搖滾巨人,是60年代嬉皮文化時期的重要人物,老樂迷(或喜歡舊歌的後生仔)大概都聽過Neil Young and Crazy Horse,或較溫文詩性的民歌四天王Crosby, Still, Nash & Young。如果不是搖滾樂迷,也可能因為Neil Young控告Donald Trump於大選時期擅自選用其經典作品Rockin' in the Free World而略知其個性:Young公開指摘Trump謊話連連、製造分裂、企圖用軍隊鎮壓黑人平權運動,是美國之恥,的確老馬有火。

大隻光頭右攻左的是喜劇演員Joe Rogan,但以主持身分現身於The Fear Factor和UFC格鬥比賽可能較為人熟悉。2009年尾Rogan與另一喜劇演員Brian Redban開始於Podcast製作清談節目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人氣不斷上升,成為目前美國最受歡迎Podcast節目。2020年邀得Tesla主席Elon Musk於節目期間抽大麻,成為一時佳話。後來Spotify以估算超過一億美元購下節目獨家下載權。Rogan政治取向紀錄搖擺,我說右,只是基於Rogan自由派作風應該比Young為右,以及他反對槍械管制。

Rogan常高舉言論自由,反對目前美國盛行的所謂「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意即他不贊成任何人應該因言論而遭受封殺。他也身體力行,多次邀請喜好散播陰謀理論、被各大社交媒體封殺的極右分子Alex Jones作為嘉賓。或者就是因為嘉賓言論常具爭議性,因此受歡迎。但這次事件的源頭,是因為Rogan剛剛邀請了同樣因發放假消息,而被多處封殺的Robert Malone博士上節目談疫苗陰謀。Malone過去一年漸漸成為美國反疫苗偶像,多次於反疫苗遊行中演講,說它沒有效用、被政治化,甚至可能令病情惡化、要人打疫苗是德國納粹行為等等。在節目中,他再次提到目前市民就像20年代德國市民被納粹政府催眠一樣,被拜登政府操控真相,在無以名狀的焦慮下慘遭洗腦,個個排隊打針,是患了Mass Formation Psychosis,我粗略翻譯成「大眾結連性思覺失調」。

投訴疫苗假消息

搖滾老頭被下架

節目一出,美國醫護界大為緊張,畢竟該Podcast平均每集下載量高達1000萬,絕對有影響力。270名醫學與科學界人士聯署要求Spotify必須管理該平台上發放的假消息,還列出Malone沒有醫學根據的言論,包括沒有登記過的精神病名稱。也有人查出,雖然Malone喜歡自稱為mRNA疫苗(輝瑞、莫德納)的真正研發人,因此對疫苗利弊瞭如指掌,但實際上只限疫苗基礎階段,成品是多人數十年來的貢獻。他也有妒忌拿了有西班牙諾貝爾獎之稱的Asturias Award的研究員之嫌:原來他沒拿到獎,也從來沒拿到博士學位,科學期刊權威Nature說,Malone當年與教授鬧翻了。雖然專業界人士與主流媒體聯手「狙擊」Malone,不斷舉證,但在美國反疫苗運動當中,他的權威地位固若磐石,這些理據都被看成是為了謀殺「醫學界良心」的政府陰謀。

Young就在此時加入戰團,要與Rogan劃清界線:警告Spotify,不阻止Rogan發放假消息,就要將他全部音樂下架。聲明發出後,Spotify不但沒干預The Joe Rogan Experience,還真的動手把Young的音樂刪除。事件數日內不繼發酵,連Joni Mitchell、為Bruce Springteen彈奏結他的Nils Lofgren也發起杯葛行動。搖滾老頭Neil Young發火,竟然帶動骨牌效應,Spotify股票市值暴跌20億美元,應該連股神都大跌眼鏡。下筆之時,Spotify「跪咗少少」,決定在有爭議性的Podcast節目中加插指引,Rogan也終於開腔回應:說他很喜歡Joni Mitchell,決定談論爭議性話題之先會盡力做好資料搜集,以及盡可能邀請不同意見發聲。留意Rogan沒有道歉,也沒有說自己有責任阻止沒證據的陰謀論,而是說no hard feelings,差不多就是「唔好嬲啦」。因事情發展急速,讀者看到這文章時,應該已有不同局面。

Look up,有無數「真相」

我認為事件可以與電影Don't Look Up(下稱《Don't》)平衡閱讀的原因眾多:電影以隕石撞地球隱喻氣候危機,顯示當前大眾面對危機如何無知、科學界如何無力、政客商人如何借危機自肥,雖然以黑色幽默方式誇張放大社會問題,但被放大的恰恰就是Spotify風波的關鍵字。導演Adam McKay於2019年撰寫該劇本,不得不談當中的「政治任務」:就是Donald Trump被理解成輕視、甚至否定氣候危機的大罪人。Trump除了於2017年退出《巴黎協定》,還有數十項抵觸環保理念的施政紀錄;Trump幕僚也好可能是最赤裸裸玩「後真相」的班子,當年顧問Kellyanne Conway以alternative facts(另類事實)來掩飾就職典禮報大觀禮人數,成為熱話,也隱約覺得那時開始大眾之間出現更多「不知相信什麼」,甚至是「根本沒有真相」的虛無感。《Don't》能邀得頂級casts,除了因為主題警世,我猜想也是荷李活都恨參與這個惡搞Trump的機會。《Don't》作為嘲弄政治對手的propaganda或者稱職,事實上大眾面對氣候暖化的無能為力,當中雖然有「後真相」作祟,更多卻是當代全球資本主義所構成,但這個已離題。如只聚焦「後真相」現象,電影不但簡化了當中的複雜性,還誤解了災難、政府、科學界、資本家與普羅市民的角色與角力,反而從Spotify風波中可窺其少許面貌。

如氣候科學家Peter Kalmus所言,slow burning的災難,其實更容易被漠視、扭曲。如果是火山爆發、隕石等事故,由於要直面壓迫性的危險,群眾反而容易理解,作出反應。但一些比較非即時性的,如污染、全球疫情等,並沒有一個實體的危險呈現在人面前,必須透過數字與專家解讀,我們才能掌握。問題就是這些數字與專家通常代表着社會系統上的權力不平衡,我們很多時只是單向的被告知,強迫遵循。一般人其實未如《Don't》所刻劃成要娛樂至死,闊佬懶理,實際上各自有尋求「真相」的方法;但乏味的專家、政權肯定的真相,往往敵不過網絡時代的時事KOL大軍,他們可能用大眾容易明白的語言,簡單的敵我邏輯,juicy的陰謀,呈現難以抗拒的「另類事實」,甚至是陰謀。KOL也很多時扮演了挑戰強權、擁抱言論自由的角色,容易令追隨者產生親切感,尋求另類真相,更成為不少人的最大娛樂。Look up當然也有「查證」的意思,在這個意義下,現在最大的難題並非我們低頭不查證,而是抬頭,便有無數個「真相」,任君選擇。

言論自由有問題?

打這個「言論自由」的牌,對普羅大眾而言,是無法抗拒的。就算是助長了陰謀論、「另類真相」,但我們怎可能會說言論自由有問題?我們又如何肯定這些「非主流」意見不是事實?正如Joe Rogan一樣,他說自己不是為製造話題而邀請有爭議性的嘉賓,不是散播陰謀論,只是想發生「有趣的對話」。Spotify貴為音樂平台資本主義大哥,也不會不明白當中道理,審查差不多就等於趕客。近年facebook、Twitter等等平台開始多對資訊發放作出介入,也相對地愈來愈多用戶退出。朋友之中就有不少香港人,因為facebook在美國大選期間封殺Trump陣營的消息發布,嬲到要close account。就算Trump大話連篇,忽然宣布自己勝出,轉頭又說選票有問題,之前叫人打清潔劑抗疫等等,不少人也始終覺得,社交網絡平台必須能暢所欲言。這個或許就是社交媒體時代的重要爭論:在「後真相」年代,表達自由到底有沒有不適用的時候?有沒有正確的封鎖?

非理性思潮 對抗「壟斷」

如要說非理性與陰謀論歷史,原來要比網絡時代長遠得多,甚至乎覺得,人好可能本來就不是這麼理性的生物。我頗為認同左翼作家Munira Mirza,認為自象徵西方理性的啟蒙運動開始,已有所謂非理性思潮出現。如今一些「無傷大雅」的非理性行為,例如談論星座,早已是日常一部分;現在就連學術界也被後現代主義者批評為精英的壓迫工具(Mirza舉法國學者Luce Irigaray作例,後者稱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 = mc2有歧視含意)。如今科學的發展,如基因改造等等,更是把一般人嚇走,非理性思潮盛行一定程度上就是大眾對抗這種單一理性主義指涉的世界,與梳理理性主義帶來的種種失望的途徑。而陰謀論更是政治性的。政治學家Michael Barkun 2003年出書講述美國陰謀論史,舉UFO作其中一例:相信UFO的時候,必然伴隨「黑衣人」(men in black),就是象徵一些有無限權力的人可以隻手遮天,隱瞞真相,甚至對看見真相的市民滅口禁聲。我們或者可以理解,陰謀論或其他所謂非理性的思潮,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對現代管治術不滿的對抗行為,以及理性知識「壟斷」下的對策。

坦白說,聽到Neil Young與Joni Mitchell等人杯葛Spotify,很抱歉,我還吃了一驚,因為我身邊無數歐美藝文朋友都是反疫苗,或含淚打針的。作為60年代反文化(counterculture)代表,Young與Mitchell一定意義上也代表着反威權,而身邊友人也多是反威權分子,好像「反疫苗」是比較「合襯」的聯想。譬如說同代的結他之神Eric Clapton,他就非常擁抱「集體催眠」的講法,覺得電視、網絡都在催眠我們打針,背後是政府與藥廠聯手的陰謀。有趣的是,Clapton這種意見好可能在文藝界並不罕見,罕見的倒是Young與Mitchell要杜絕假消息的行動。疫苗風波一定程度上令人反思「後真相」年代,災難、威權、政見,甚至反抗的複雜性:至少,問題往往並非如《Don't》所呈現般單純,「後真相」被操控因此群眾被欺騙;商家的好處也不單在操控資訊,也可以在不操控的情况下獲利。群眾也不是被動的,有個人的agency(能動性)、affect(情感)、proposition(命題),就算「真相」(理所當然地)只有一個,個人選擇卻非想像中簡單。身邊也有不少新聞界、科學界朋友,近年來因不同陰謀論、「後真相」事件而瘋狂寫fact check文,大家都明白,成效有限,只是盡做。

後真相年代 災難與自由的思辯

當然並非所有在美國反疫苗人士也是陰謀論的「受害者」,也有人篤信科學報告,但以個人自由為優先,拒絕打針,這個也是繼KOL言論自由之後,令一場關於災難與自由的複雜思辯。

不少學者於英國脫歐與Trump勝出後,提出是政客用假消息,操縱民粹,「後真相」年代動搖了民主基礎,必須正視。或者,從Spotify風波中可以看到,「真相」、「另類真相」、謊話、陰謀、理性與感性、大眾與精英、審查與自由、危機與商機等等,正在互相碰撞。好可能,這個才是「後真相」年代的特性,遠比被洗腦、瞞騙複雜。想起有人曾經形容,現代社會就像一架飛機,精英在駕駛艙,市民在乘客位上,刷刷手機內容,就開始質疑機長能力、飛機不安全。我覺得這例子有其可取之處,至少乘客坐飛機,不花錢是沒有WiFi的。

文˙黃津珏

編輯•王素怡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