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們踏着前人步迹,跨越時空,走進現場,感受當年活的文化,感觸與吾土的關係,領悟一些鑑往知來的道理。」——小思寫於《香港文學散步》序。這本書喚起了大家對於香港地誌書寫的關注,讓前人曾到訪的某時某地呈現在讀者眼前,承傳香港文學的文化記憶和歷史側面,以此建構出根着我城的身分認同。盧瑋鑾教授(小思)希望年輕一代的讀者了解香港是個具有濃厚歷史和文化的地方,藉着香港文學的一字一句,繼承香港文化。
文化清談節目《文學放得開》完結後,港台最新製作《香港文學地圖》,一邊走訪似曾相識的地方一邊回顧香港的文學作品。一個空間被命名,有了名字,才能成為地方,而經過一系列的人類活動,它又成為了與人結連的地景。走進某個街頭、角落,有沒有地方令你意想聯翩呢?
《香港文學地圖》策劃人之一的李日康,也深受小思老師的啟發,節目同樣以地方為題,除了是以生活的場所為餌吸引觀眾,他也抱有宏大的期望——以地誌文學作為引介,令不熟悉文學的聽眾,也能從中了解香港的文化歷史。近十年來,不少文學機構都會舉辦文學散步活動,文藝雜誌、書本都會探討和香港有關的文化,李日康發現讀者熱切渴求於了解香港的人事地,尤其是對未來迷茫的年輕一代。加上近年城市空間有不少變動,例如舊建築因為都市化而淘汰,或者街上的欄杆會增加或消失等等,這些變化都具有歷史因由。有關空間變動的議題,無法離開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李日康認為現時談地誌書寫,是重要而緊急的事。他分享自己的授課經驗,不少中學生都不了解什麼是「六七暴動」,不知道暴動後的教育政策如何影響下一代香港人,要認識自己的文化身分,需要對在地歷史有一定的基礎,節目也是為了填補這些歷史意識的空白。
與青年在電台推廣文學
為何要為香港文學策劃一個廣播節目?同為香港作家的李日康說,製作節目是對自己的探問:「我可以為香港文學做什麼?」他有感由二○一九年起,自己和身邊朋友對生活都有種無力感,對前景感到憂慮,甚至出現移民潮,藉逃離香港忘卻創傷。作為作家,認為文學具有拯救靈魂的力量,救贖了自己。推廣文學的渠道眾多,網上拍片也可以作為其中一條出路,沿用廣播電台的傳統方式來談論文學,會否太落後於資訊世界?李日康和出版編輯深入交流下,了解到出版業和廣播業近年有所起色,人們更願意買文藝書、參加文藝活動,連電台聽眾也逐漸增加,文藝界似乎正在刮起一股新熱潮,加上電台製作成本較低,以電台推廣文學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坊間舉辦的文學活動都是單向式的講座,能夠對話、溝通的活動非常罕見。他指不少學生都對作家感到好奇,亦對寫作充滿疑問,但是難有機會與作家溝通,討論變得只聽不問。於是他邀請了素人大學生參與製作,一起策劃內容、準備資料、鋪排環節,甚至和他一起擔任主持角色,「我很好奇年輕一輩對香港文學的想法,他們想知、想問什麼呢?他們的閱讀經驗和解讀,可能與我們那一代人非常不同」。《香港文學地圖》不但是為了推廣文學,也是一個訓練學生發問、讓年輕一輩能互相認識與合作的文學交流平台。李日康相信一群人協力做事,相比單打獨鬥來得更有意義,平台可以令聽眾了解到不同世代的人們對香港文學的看法,聽到同一地方的各種聲音。
文字能帶人穿梭時空
黃念欣教授在節目中,分享自己閱讀周邦彥寫西湖的時候,文字就像帶了你去另一個地方,跳出現時身處的時空,而當閱讀有關香港文學時,讀到一些場景是日常生活會經過的,讀到一些故事發生在熟悉的地方,發現自己和書中提及的景點有所連繫,閱讀時的感受便會更加深刻。「影相、拍片都可以如實呈現地方,甚至可以創造新的地標,最近都有很多人討論梅艷芳那部電影,整個佐敦、從前的利舞台都可以重塑出來……但是文學作品中的地景是另一樣東西,有時候與真實世界未必有關係。」令她意識到香港文學地景如此重要的一本書,便是張愛玲的《傾城之戀》,她解釋主角白流蘇能扭轉命運,就是因為她去了香港,去了淺水灣。淺水灣本是普通的沙灘,但張愛玲將一個來自上海沒落家族的大家閨秀,為了追尋自己幸福而來的故事背景,放置在淺水灣這個地方上,加重淺水灣予人浪漫的感覺。「這不是我們去影一張淺水灣的相,搭車去一趟淺水灣便能得到,這是一個完全在這個世界之外的地景。」
提及香港地誌書寫,不得忽略的作品便是陳智德的《地文誌》,也是李日康的心頭好。現在如「小泰國」般的九龍城,在《地文誌》一書裏,曾經是個每日都會聽到飛機升降聲的小城。陳智德的《地文誌》裏不僅是寫香港的地方歷史,也不只是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有不少創作成分。《文化地理學》一書裏,Mike Crang認為地誌書寫是為地方提供一個創造性:「文學顯然不能解讀為只是描繪這些區域和地方,很多時候,文學協助創造這些地方。」一個地方並不只有一種解讀的方向,各種大大小小的敘述,不同作家筆下的書寫,亦共同建成這個多元而混雜的城市。
書寫地方除了可以區域劃分外,不少文學作品也會書寫特別的空間,例如是認識的社區、教堂、監獄或者墳場等等。黃念欣提及李碧華小說《糾纏》也是以壁屋監獄作背景,續指文學作品因為使用了這些特別的地景,而讓讀者添上對地方另類印象和想像。此外,不少文學散步活動都會探訪作家故居,小思老師亦曾帶領不少學生前往與香港文學相關的地景,以「現場感」加強同學對前人和歷史事件的認知,甚至與地景產生感情連繫。
做文學節目遇上的難關
《香港文學地圖》節目在執行時也遇上不少難關,首先談起文學很容易就會讓聽眾覺得古板、有距離感,李日康期望節目能「不單調」已經算是不錯,「起碼不要令人反感、覺得非常單調」。為了令節目有更多火花,更吸引聽眾,節目將會邀請不同嘉賓上場,首集已有重量級嘉賓黃念欣教授坐陣,分享不少自己私密的閱讀經驗。李日康解釋文學節目只討論文本會相當乏味,所以這次會探討更多文本以外的信息,比如是一些作家隱藏的真實小故事。此外,李日康坦言自己不想「教書先生」上身,笑言自己在節目裏主要擔任「傳波」,而非「主力」,害怕自己太嘮叨,便盡量減少發言次數,轉交給另一位年輕主持人來分享。
節目為了面向大眾,也特意調低門檻,令聽眾可以容易明白香港文學的故事。為此,李日康指自己去掉學術前設、腔調,「不想每一節都為學術名詞跑來跑去」。除此之外,李日康坦言今季集數難以做到跨區比較,因為內容實在太多,受時間所限的節目難以做到多重分析,所以那些跟着地圖「集郵」的講解也只能放棄。
另一個預期問題就是與大學生的合作,李日康指不少學生身兼幾職,能夠抽空幫忙做節目、宣傳是非常難得的事。在節目籌備的時候,已有些同學因為無暇兼顧而退出,中間亦有新幫手加入。被問及學生們有沒有勇氣在那些大作家面前談文學,李日康對他們十分有信心,指嘉賓都是這班學生主動邀請的。他補充,和年輕一代相處時獲益甚多,「要學習的是我。Instagram帳戶的帖文、圖片,所有東西都是他們製作的。雖然我也會玩Instagram,但真的不懂如何管理一個帳戶,去宣傳這個節目」。他最欣賞的成員便是主持人之一的沛峰,李日康稱讚沛峰每集都很有進步,在主持節目時愈來愈有自信,不再是唯唯諾諾的樣子,準備節目也愈趨完善。眼見學生的進步,李日康更肯定這次的計劃正向他的理想出發。
改變文化沙漠
第一集播出不久已有不少迴響。李日康分享不少已為老師的舊同學、學生的意見,都紛紛表示這個節目切合中學生市場,輕鬆有趣之餘也學到一定文學知識。雖然他對這些回應都感到欣喜,但是他更在意是同學的得益,「節目播出後,最重要的是參與的人能在這個旅程裏獲得珍貴的經驗,我很在乎這班同學仔,在計劃裏會否摸索到日後的路怎樣行」。身為人師的李日康說,在課堂上重複要義、講書是最簡單的教學方式,不用煩不用想,這次捨易取難地讓學生一同參與製作電台節目,「我想令他們覺得,在文藝圈裏發展並非一個單打獨鬥的事,可以透過合作一起經營,找到自己的價值,而且他們(作家)是真的會聆聽大家的聲音」。
現時有不少人都為推廣香港文學而努力,獨立書店也在往年遞增三十間,近年也催生了不同的好作品和青年作家,同時增加了不少讀者。大好前景,李日康也對於香港文學推廣抱有樂觀的心,他指雖然人人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但是很多人不知原話的下一句是「就是沙漠也不要緊,沙漠也是可以變的」。
《香港文學地圖》
香港電台普通話台AM621 1月6日起,逢星期四晚上8時正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