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飯局不如玩呢啲 港版桌遊破代溝 邊玩邊交心

文章日期:2022年02月06日

【明報專訊】過年最怕三姑六婆問長問短?疫情之下拜年活動減少,阿婆都不能同孫仔飲茶,不過這些日子因農曆新年、禁堂食,與家人同枱吃飯的機會也增加了,如果覺得你眼望我眼沒什麼話題好聊,不如試試新出爐的桌上遊戲「家庭二三事」,適合2至8人玩,同阿媽玩又得,將來見到姨媽姑姐,問你「讀幾年班呀?」「結婚未呀?」的時候,亦可自備傍身,「姑姐講呢啲?嚟玩game慢慢傾啦」。

背景

項目:推行「不一樣的飯局」項目,製作「家庭、社會二三事」遊戲

目的:拉近不同世代親友關係

人物:香港青少年服務處社工許志雄、劉彥德、雷寶敏、陳啟銓

「不一樣的飯局:家庭、社會二三事」遊戲的原型來自一個名為「Feelinks同感」的桌遊,香港青少年服務處社工許志雄(Ray)說:「玩法類似大學迎新時玩的first impression,我們直接聯絡公司,給我們版權再製作屬於香港的遊戲。」

他創作了新年特別版,邀請少年永樂與媽媽阿琼示範玩法,完全不難上手:

遊戲工具

‧情緒卡

分為黃色卡的正面情緒及藍色卡的負面情緒,各7張牌,包括興奮、驕傲、感動、被愛、滿足、輕鬆、自信;挫敗、尷尬、失望、內疚、疑惑、焦急、憤怒

‧題目卡

分「香港家庭二三事」及「香港社會二三事」兩類,每張牌上有3條題目

‧號碼卡

每張標示1至8數字,加一張「相同牌」,共9張成為一組牌,有多少玩家便需要多少組,每組牌需以不同顏色分別玩家

‧溝通元素卡

分「認真聽」、「好奇問」、「不怕瘀」、「不批評」4張

‧遊戲板及棋子

棋子代表各玩家,遊戲板為八角形,每邊順序標記1至8數字,中間有路線可讓棋子憑得分前進

玩法

1·先選8張情緒牌,正面及負面情緒各半,分置於遊戲板的8條邊,以分配每種情緒一個數字,如「1」代表輕鬆,「4」代表挫敗

2·玩家分成兩人一組

3·每名玩家各獲分一組9張號碼牌,各有代表顏色,如玩家A的一組是黃色、玩家B的牌是紅色

4·將溝通元素卡及題目卡放桌上

5·由一名玩家開始,從題目卡抽出一張,朗讀上面的3條題目,再選定其中一條,如「利市封裏由祝福語代替金錢」

6·各玩家就題目中的情景想想自己會有什麼情緒,從桌上選擇最接近的一個,如選輕鬆,即將手持的「1」號牌反轉放在面前

7·再猜同組另一名玩家會有什麼情緒,如選挫敗,即抽出手上的「4」反轉放面前,如認為對方與自己的情緒相同,則抽出「相同牌」反轉,然後交給對方

8·逐名玩家開估,解釋自己感受及猜對方感受的兩個選擇,中途其他玩家可使用「溝通元素卡」作提醒

9·如同組玩家互相估中對方感受,即得3分,可在遊戲板上行3步;只一方估中就得1分;兩人均沒估中得0分,完成板上路線為勝

10·下一回合可轉換組員,以及可選擇換走其中一張情緒牌,抽一張同色牌代替。由另一名玩家抽題目卡及選定題目開始

遊戲不重勝負 學會溝通加深了解

這個遊戲的精粹不在分勝負,而是參加者可邊玩邊訴心聲,以及在猜對方心意的過程中互相了解交流。我們先試玩新年特別版,永樂從利市封抽出題目卡,上有3個情景:利市裏不放金錢改放祝福語、親戚問及讀書成績、親戚問及職位和薪金,他選了第一個,開估時他揭曉自己的感受,「是失望,因為錢變了紙,咁咪好灰」,為了令遊戲更貼地,每張情緒卡下方有潮語註釋,失望是「灰L咗」,自信是「知我咩料啦」。

利市不放錢 母子看法大不同

利市不放錢,永樂猜媽媽與自己的感受相同,誰知媽媽阿琼選了「被愛」(詮釋:係愛呀哈利),「對小朋友來說會失望,但對大人來說是被愛,用語言表達了出來,是好好的」。她也不是每次都捉得中兒子心理,下一回合的假設題目是如果有人帶蟒蛇回家養,她以為阿仔是負面情緒,因為「他很疼惜家中養的龜」,怕被蛇傷害;永樂卻覺得興奮,想看蛇龜大戰。情節雖不太現實,但原來永樂選這條題目是與母子一個實際存在的分歧有關,阿琼說兒子常提想養貓狗,她都不允許:「我會問係咪養得掂㗎,好似現在養了龜,多數都是我打理,我一阻止他講講講,他就好失望。」永樂則說:「她可能覺得我是一時衝動想養,但有時我的實質想法跟她想像我怎想,不一定一樣,我想養是覺得得意,還有被遺棄動物很多,想攞一隻返來湊。」媽媽再解釋,可聽出她擔心之餘與兒子其實同有好心腸:「他鼻敏感好犀利,加上屋企好逼狹,養得寵物就有個責任,起碼要給牠舒適環境,以前我們鄉下地方很大,也喜歡養,但現在的環境沒辦法。」

數回合下來,母子得分不算多,以為他們會對遊戲意興闌珊,永樂卻說快來下一回合,因為覺得題目很有趣;阿琼則問是否可以更多人玩,可以從中觀察其他家長與子女如何相處。社工Ray說設計遊戲時沒改動過基本玩法,不過加入了4張「溝通元素卡」,「是根據薩提爾『冰山理論』」,人的行為是冰山露出水面的表面,水面下的是感受、對感受的感受、觀點、期待等,「我們溝通很少談及內在感覺,表面出來的效果會釀成衝突,指摘、逃避、奉承就完了,但如果我們可談更深的感受,知道情緒背後的想法、價值觀,就能互相明白更多」。這套遊戲是為「不一樣的飯局」項目研發的其中一套工具,項目受「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培訓和資助,Ray曾往外地受訓:「外國人很喜歡問how are you,他們的文化是想你多講你的感覺。」他引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在32個國家及地區之中,香港的「情感流露指數」排名包尾。

為了讓港版遊戲更貼地,他們曾邀請年輕人試玩創作題目,17歲的阿浩貢獻不少,例如「你18歲的女兒帶15歲的男朋友回家吃飯」,他之前未敢向母親明言正在拍拖,玩遊戲後得到不少建議,終於找到時機與母親分享心事,說從此打破了隔膜,現時戀愛事都會向母親傾訴。社會事的題目對他來說會否艱深或不好玩?他覺得反而可趁機認識時事,如其中一條題目是討論如果「最低工資增至每小時80元」,社工劉彥德說談時事涉及價值觀與原則,一開始玩就來這種題目恐怕大家不易坦誠交流,所以他們在活動中會先玩暖身遊戲,如在將竹籤按顏色堆疊的遊戲「籤籤入扣」中,加上了玩家抽出竹籤時,每種顏色代表不同問題,玩家先答答「最近的開心事」、「最近的心情」;也有另一個做法是將家庭、時事兩組問題梅花間竹地玩。

建制人士vs.年輕人 試玩後「connect了」

原裝遊戲分朋友、家庭、學校三種題目,現在改分「家庭二三事」及「社會二三事」兩類,Ray說在試玩調整遊戲的階段,邀請過不同社區人士參與,「曾有建制派人士跟年輕人玩,抽中題目是如果弟弟不夠膽跟人說自己的警察身分,感覺到他肢體動作有了防備心,他問我為何有這樣的題目,我說這是年輕人想傾的話題。在過程中,他本身以為其他人會不理解,但有年輕人選了『認同』,說如果弟弟是警察,我仍會認同他,因為未必有人理解他當刻的辛苦,在那一瞬間他們就connect了」。

藉遊戲了解內在想法與行為

Ray說在活動後通常有玩後檢討的debriefing環節,「會問組員有沒有新發現?有什麼題目特別有興趣或想迴避?得知有人也會為對方着想而選某些題目,不想對方難堪或接受不到」。玩遊戲是個輕鬆學溝通的方法,「遊戲第一round是先想自己的情緒,好多時我們不會這樣,如阿媽一出口話阿仔唔啱,但其實她是有內在感受才導致這個行為,遊戲可讓大家看自己內在的想法與行為的關係」。

遊戲最後版本設定了132條題目,家庭事與社會事各半,Ray說題目能存在一些幻想空間較好,天馬行空的情景能讓參加者既帶點距離,又能抒發對類似現實情况的感受,在訪問當天的另一回合,兩個社工與永樂母子就「未成年子女禁止在晚上10時後外出」展開遊戲,4人不約而同都選了「疑惑」,社工德說:「年輕人是因為有問題或唔開心才走出去,如果連這個渠道都封了,他們可以做些什麼?會否與家人吵架或令事情更差?」永樂差一年便成年,問得仔細尖銳:「點解好哋哋10點後無得出街?點解一定要18歲?點解要限制自由?」阿媽猜兒子會失望,但自己也是疑惑:「係咪㗎,係就好囉。唔使擔心佢嘛,始終未成年,出面咁多誘惑。」同一個情緒答案,竟是各有各想法。

阿琼難得之後一天放假,她說:「之前要返工唔得閒,佢又唔會同你講(心裏話),我除了返工就是買餸煮飯,已經好累要休息了,好少咁樣大家坐來玩這樣深入的遊戲。」她在玩時顯得認真上心,問她揭曉有否猜中兒子答案時,會否緊張還是沒什麼所謂?她卻輕鬆答「沒所謂」,「想知他是否我所想那樣」,一問才知兩母子有「反差萌」,一副散漫愛玩模樣的永樂與媽媽相反,他說:「緊張呀,其實都想自己阿媽估中我在想什麼。」

Ray說剛製作好遊戲工具,會向同工及合作機構派發,試玩反應不俗,希望未來推廣開去,「有想過在茶餐廳貼個QR code讓人登入網址玩」。想玩埋一份,可試試自製遊戲,以下摘取10條題目供大家參考。

【家庭二三事】

1. 母親追捧時下香港男團。

2. 發現父母初戀情人長得比媽媽漂亮/爸爸帥。

3. 發現子女感情上有第三者。

4. 父母與子女交換身分一天。

5. 弟妹不敢向別人表達政見。

【社會二三事】

1. 每名新手父母要考取證書。

2. 政府實施「人人有公屋」政策。

3. 退休年齡提高至70歲。

4. 政府立例禁止年輕人「炒散」。

5. 你可以參與特首選舉。

不一樣的飯局:www.adifferentdinner.hkcys.hk

第六屆「JC InnoPower」現正招募創新社工伙伴加入創變旅程。

詳情請留意JC InnoPower facebook消息更新。

文˙ 曾曉玲

{ 圖 } 曾憲宗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