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到噴火 原來大腦受騙

文章日期:2022年02月08日

【明報專訊】辣,似是會上癮。麻辣火鍋、辛奇鍋、地獄拉麵……吃得滿頭大汗,嘴巴如火燒,但心中無比暢快!成日心思思想吃辣。到底辣有何魅力,吸引人一再挑戰更高辣度?為何吃辣後會出汗,甚至「火燒後欄」?什麼東西最能解辣?今日「生活自企画」一 一話你知。

辣刺激由腦到腸 有苦有樂

我們經常形容食物味道甜、酸、苦、辣,但自由科普作家麥嘉慧(Karen)指出,「嚴格來說辣並非味覺」。舌頭上味蕾由味覺細胞組成,負責感應食物甜、酸、苦、鹹、鮮;而辣帶來的熱感、痛感,則並非由味蕾接收,主要是辣椒素(capsaicin)刺激負責感應熱的神經受體TRPV1,「就像撻着了開關掣,離子可以走出走入,傳送神經信號到大腦,導致熱和痛的錯覺」。

辣椒素是一種化學物質,不是真正的熱,並非物理上的灼燙,但它刺激到負責感應攝氏40多度溫度的TRPV1,大腦收到信號「以為」身體受燙,讓人感覺「熱到痛」!身體對辣椒素反應大小,視乎TRPV1神經受體的分佈,「辣椒捽在手會感到痛、熱辣辣」,因為皮膚、嘴唇、舌頭到喉嚨,甚至肛門都有TRPV1,但腸胃則較少。

點解「忍痛」愛上辣?

既然辣是一種痛感,讓人難受,為何嗜辣者大有人在,還要向更高辣度挑戰?註冊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家黃仲遠(Mills)指,食物心理學了解人的進食行為和習慣,當中有3個原因影響人對食物偏好。

1. 食物連繫形象或記憶

想起該食物時會產生什麼情緒,如牛油果被形容為健康食物,注重健康的人就會對它產生好感。

2. 食物常出現眼前

以辣為例,四川到處都賣辣,撇除辣所帶來的好處,基本上都會嘗試,試過不錯後就會經常吃。

3. 個人經驗

自己與該食物有關的經歷。

上述3點可互相影響:「例如電視台追捧吃辣等於勁,為吃辣塑造良好形象,甚至獲心儀對象稱讚,都會令這個人更喜歡吃辣。」

■吃辣生理反應

大汗淋漓(頭頸)

吃辣時辣椒素集中刺激口中的神經細胞,令交感神經受刺激而出汗,位置集中在頭、臉、後頸,與做運動時通常在心口、背部,接近核心部位出汗不一樣,但若吃得太辣時連身體也會出汗

身心舒暢(大腦)

辣椒素刺激神經受體,令大腦覺得痛,於是分泌安多酚(endorphins)鎮痛。但由於辣並非真正受傷,一般只維持短暫時間,當辣感退去而安多酚仍在作用,就令人有放鬆感覺

變孖膶腸(口)

辣椒素刺激嘴唇的神經受體,向大腦傳遞熱和痛的信息,激發防禦機制,令體液和免疫細胞充斥「燙傷」部位,類似炎症反應

肚瀉、火燒後欄(肛門)

辣椒素刺激腸壁,加快腸道蠕動,想將刺激東西推出來,因此出現腹瀉;另外,辣的食物通常較油膩,如麻辣火鍋,容易導致腹瀉。肛門也有神經受體,辣椒素排出時,會感到「灼痛」

胃腸翻騰、嘔吐(胃)

胃裏的TRPV1神經受體較疏落,嘔吐不是辣椒素直接刺激胃部的反應,而是辣椒素刺激口腔時,已「瘋傳」信息給大腦,覺得身體食了「古怪的東西」要吐出來。嘔吐或令食道受傷,外國有人在食辣比賽中吃了印度鬼椒,多次嘔吐後胸口疼痛送院,發現食道穿孔

資料來源:麥嘉慧、王建鈞

文:張淑媚、李欣敏

圖:蘇智鑫攝/受訪者提供/Marat Musabirov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FEATURE]

相關字詞﹕韓國 史高維爾指標 解辣 神經受體 辣椒素 山葵 麻辣 辣椒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