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字頭抗疫

文章日期:2022年02月13日

【明報專訊】Omicron如洪峰淹至,抗疫陷入苦戰。前些時還有「動態清零」與「走向共存」的爭論,當特大疫浪到來,加上中央亦發了聲不可放棄動態清零方針,概念之爭可以偃旗息鼓,但是每天過千的確診病例是不饒人的。當大量初步檢測呈陽性的人依指示去急症室又不得不折返,即使確診了也要在家等幾天才有機會入院,信息已經十分明確:醫院超負荷,原有的指引(不論是入院還是出院,診治分流還是隔離檢疫)都已經跟不上客觀形勢。這時候竟還有人批評苦戰中的前線「執行不力」,是不公道的。

抗疫疲勞

抗疫疲勞也十分明顯。一般說抗疫疲勞多是指市民防疫心態變得鬆懈,其實官員和前線人員的長期疲勞更是關鍵。極度疲勞可以導致沮喪和孤立無助的感覺,不耐煩溝通、機械式應對、判斷力衰退,都可能影響抗疫成效。

家居抗疫的旗幟是在這背景底下揚起,我看是來得稍遲了,而且準備也可能不足。一直以來,我們的堅持以「滴水不漏」作為防疫的理想目標,去到一個程度近乎心魔,彷彿只要具體設想一下有朝一日如何家居抗疫也會動搖抗疫意志,危及一心一意使用醫院病房和官方隔離設施抗疫的大方針。

嚴格應用官方設施,不容許病毒進入社區散播,本來是十分合理的原則,但是久而久之,市民日漸「內化」(internalised)了官方宣傳病毒的可怕,以至專家不斷強化的對風險「零容忍」的思維,實在難在一夜之間接受「初步檢測呈陽性」也不要急於入院的新概念。

從2月8日公布的新措施看,政府對於「家居抗疫」還是如履薄冰步步為營。第一步只是有限度實施「家居檢疫和隔離」,這主要是為騰空竹篙灣設施,給無症狀感染者或是症狀輕微的確診者使用,從而減輕對醫院隔離病牀的需求。此外,一些符合出院條件的隔離病房病人,在出院後也不再進行強制隔離,可以回家。

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醫生的主張要比這些新猷更進取一些:不要等到每日有過千確診者等着入院,有過萬人等着隔離檢疫,運作一片混亂,才急忙使用更多的家居抗疫措施。

「有秩序抗疫」

說得明白一點,核心問題是:何時才開始讓無症狀感染者和症狀輕微的確診病者在家養病和接受跟進?

答案可能視乎我們對「有秩序抗疫」的基本思維模式。一種「秩序」概念是,首先要證明目前的策略措施已經不能維持下去,才轉用另一種,以免造成混亂。具體而言,至少要等到醫院的隔離病房完全爆滿,急症室塞滿不能上病房的病人,可能已經怨聲載道了,才正式進入另一個階段。這個思維模式其實是假設了「家居抗疫」可以呼之即來,市民隨時可以進入照顧狀態,一旦有需要,家居即時成為醫院的大後方。

另一種思維是,即使家居抗疫遲早必行,也必須有適當的準備支援和配套。這些都不是急就章可以安排到位的。疫情來得急時,還要等到家居能夠成為有效的抗疫處所,醫院的戰線可能早已守不住。

我們還未算進去的一種風險情景是,萬一醫院病房出現有如2003年SARS瘟疫中那種大型爆發,大量醫護人員受感染,整場抗疫戰馬上會變得非常被動。

綜合而言,筆者傾向於認為第二種秩序安排是比較符合香港的現實條件和情况。

最後也應一提,當抗疫進入家庭與醫院需要雙劍合璧的緊急階段,瘟疫已經不止是醫療衛生性質的災難,而是全民面對的危機。這時民間社會的角色將會變得重要,因為許多家居隔離或是家居養病的人,無論是獨居還是雙雙年老的長者,都需要關懷和支援才有望捱得過去。

「醫社合作」

我們常說「醫社合作」,這時節,社會服務、鄰舍互助、熱線支援等環節都是影響家居抗疫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香港的政治局面發展至今,區議會的功能和能力消損,而長期的社交距離也令很多義工服務近乎停頓,即使沒有瘟疫,社區照顧系統本身已經有點吃力和勉強。我是基於這些想法,不免擔心香港其實仍然未準備好貨真價實的家居抗疫,而且,除非我們很快地轉換思維方式,政府又能好好向公眾預作解說,「家居抗疫」有可能變成一本家家難念的經!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區聞海醫生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