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史學會新書足印 挖掘南區二戰遺蹟故事

文章日期:2022年03月04日

【明報專訊】1941年的12月8日上午,日軍空襲香港,吹響戰爭的號角。當時香港仍為英國屬地,因為受到二次大戰的牽連,成為了日軍進攻的要地。這次大戰參與的軍人來自不同族裔,有英國、加拿大、印度及華裔軍人,合共1.3萬多人。他們頑強地抵抗日軍18日,最終在12月25日投降,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這段重要的日子遺下不少軍事建築,時至今日仍然屹立不倒。早前香港史學會出版《南區二次大戰軍事遺跡》便是以它們為主題,並由專門研究軍事歷史的學者鄺智文撰寫。此書展現南區的軍事建築群,讓坊間對這些遺蹟有更深的認識。

鄺智文小時候玩的遊戲都和戰爭非常有關係,他指1980年代的孩子接觸不少二戰的文化產物,不論是模型或是電影漫畫都和二戰相關。受到童年影響,也喜歡讀歷史的鄺智文,漸漸對軍事歷史感到濃厚興趣,曾出版多部學術專著,如《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鄺智文研究歷史多年,受到業界肯定。他指一本合格的歷史書,是需要誠實處理接觸的歷史資料,實事求是地說歷史,這是出於對前人和其他研究者的尊重。編撰《南區二次大戰軍事遺跡》時,鄺智文平實地呈現二戰的香港史,他指這本書十分「老正」、「老土」,翻頁時也感受到研究團隊的認真態度。

展示遺蹟之間相關故事

雖然南區現時仍有不少遺蹟,可是人們日常經過時並沒有察覺到它們就是世界大戰的遺蹟,最後遺蹟會被掩在草叢中,或被誤會為一片廢墟、無以名狀的建築。鄺智文在遺蹟附近 觀察時,也有不少遊人不禁好奇詢問這些建築物的來歷和故事,令他有感加以解說的必要。坊間的報道雖然不少,但大多以單一遺蹟去作說明。鄺又指這些遺蹟之間有所連繫,為了彌補這個盲區,此書全面展示南區軍事遺蹟,以便讀者參考。

南區軍事建築完整

南區相比其他香港區域有更完整的軍事建築,他解釋南區曾是軍事基地、作戰前線以及補給地點,有其戰略意義。南區自1840年起已有軍事建築,於赤柱興建了軍營和宿舍,當中軍營具有一定規模,可容納400人。在1930年代,英軍在南區建造多個軍事炮台,加強了香港島的海上防務。鄺智文指這些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軍事建築,能一定程度反映英軍對日軍侵略前夕的應對。他對赤柱的戰役尤其深刻,不論是英軍還是日軍都損失慘重。他分享一個當時的故事,在1941年12月24日晚上,日軍坦克進軍赤柱時,赤柱警署門口前的探射燈由華人炮兵操縱,負責為旁邊的反坦克炮照亮日軍坦克。在晚上開燈照着敵軍無疑是暴露自己的位置,此等危險的工作基本上是九死一生,當時倖存者只有1、2人,其中一個人在戰後報告裏投訴在淪陷後返回英軍報到時,被英軍歧視而感到氣憤。透過這些可貴的歷史資料,可以得知前人的大小事件,串連起來才能了解香港的歷史,思考過去之複雜。

研究團隊需要實地考察軍事遺蹟。當看見這些飽歷滄桑的軍事遺蹟時,鄺智文第一個反應是驚訝遺蹟仍然聳立在此,沒有倒塌。他分享從前的士兵曾抱怨這些軍事建築看似偷工減料,一碰就碎,但是時間證明了它們的堅實。「當時的人有很多情緒,有很多感受,他們寫出來的東西,能否經過時間的推敲呢?」回到當下,鄺智文會以此提醒自己,處理歷史資料時要小心,不要讓情緒主導,「反而物件話畀你聽:我仲喺度囉!」也算是另一種文物對歷史考察啟示。

保育古蹟全民有責

軍事遺蹟之所以得以保存,也有它們自身的功勞,它們本來是作保護士兵之用,牆身也會建造得比一般建築厚,甚至達1米厚。鄺智文補充,戰後英軍炸毁部分軍事建築,背後原因是有市民睹物勾起戰爭回憶而向政府投訴;而剩餘得以保存的軍事古蹟,是當時市政局因為節省經費而留下來的,並用來存放救生員物資,令它們擁有「第二生命」。此外,他也目睹不少古蹟被塗鴉,例如石澳道掩蔽部及曾成為指揮部的馬坑山掩蔽部,亦有古蹟遭垃圾圍繞,一些久經風霜的探射燈台更因為太多人站在燈台上或用手攀爬,令燈台頂部遭受破壞。他認為保育不但是政府部門的責任,作為研究歷史的人也有責任讓公眾知道保育的重要,而作為公民也需為保護古蹟出一分力。

「香港戰役地圖」 盼普及歷史

雖然現時對香港戰役的研究已有不少,鄺智文卻留意到這些研究未有將時間、空間、遺蹟等一同串連,於是他和研究團隊一同製作網絡互動地圖「香港戰役地圖」。這幅地圖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可從網頁上了解不同年份的戰事發展、軍事建築及歷史故事,甚至當時使用的器物和參戰人物也有詳細解釋,是個一覽無遺的香港軍事史資料庫,並供公眾使用。是次的出版,則可算是「香港戰役地圖」的延伸作品之一,它以南區為中心,訴說這些軍事遺蹟背後的故事。其實香港不少地區都有這些遺蹟,亦有各自的故事等待挖掘。

回看香港歷史,鄺智文以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歷為例,指國際環境的轉變對香港影響甚深,研讀歷史有助了解香港在國際之間所扮演的角色,進一步了解香港自身。鄺智文希望此書可以記錄這些可貴的軍事遺蹟,並幫助大眾和遊客了解它們的背後歷史和實際用途。●

互動地圖網址:bit.ly/3tomQFk

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計劃

fb專頁:www.facebook.com/bohk1941spatialhistory

文:楊喜盈

編輯:蔡曉彤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香港歷史 抗日戰爭 南區 軍事遺蹟 每日明報-文化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