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抄經:自愛、愛人及萬物 天人合一境界

文章日期:2022年03月13日

【明報專訊】中國傳統文化常說「天人合一」,至少到過中文大學的人也會對新亞書院的天人合一亭略有所聞。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晚年曾撰文,推崇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傳統中國文化最核心的思想,但究竟天人合一是出自何處?又有什麼意義?天人合一的概念是由宋代理學家張載提出,主張人透過認識自我,追求理想生命,人能夠把仁愛推己及人,及於天地萬物,就可以通達至天,達到天人合一。

天的多重意義

早於宋代之前,天的概念已出現在中國文化中。中大哲學系教授鄭宗義說,在殷商時期,從《詩經》、《尚書》等古籍中,天被形容如上帝一般有人格的神,其角色主要是降命於人間的政權,令周王可以成為天下所有部落的共主,「天子」亦會向天祭祀,祈求風調雨順。這時的天並非常人可以接觸,只有巫師能夠通過祭祀與天交通。到春秋戰國時期,天的含義慢慢由不能接觸的神,轉變成常人可以透過修養、理想化自己生命而接觸的對象。看《論語》會發現天比較多義,有時候天仍然有神的意味,例如孔子在最喜歡的學生顏回死後,說「天喪予!天喪予!」意指天要我死了。但另一方面,有時候《論語》又把天形容成春夏秋冬四季,「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亦有價值的意思,天能夠創造、化育萬物,令四時行、百物生,所以儒家相信能夠保護百姓的賢君,就能德配天地,令天下太平,「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天的偉大只有堯能夠仿效。孟子亦提出「盡心知性知天」,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天賦予給人的,只要盡心性,努力做到最好,我們就能明白天。到漢代發展出陰陽五行學說,以金木水火土解釋天地萬物,包括人類,如金木水火土對應自然中白青黑赤黃的顏色,也對應人體的肺肝腎心脾,人的面相、命格也有金木水火土之分,萬物相生相剋。這種天人感應的觀念仍流傳至今,可見於中醫、風水命理。

儒家:得天而未始遺人

宋明理學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歸納了以上對天和人的觀念,強調天和人同樣重要。宋明理學是兩宋至明朝的儒學,亦借鑑了佛、道的思想。「為什麼宋代會無啦啦講天,重新講先秦孔子的天,是因為受到佛老的挑戰。」鄭宗義解釋,道教強調人要修仙,佛教則重解脫,兩教都推崇人要跳出人的限制,被批評「得天而遺人」,天比人更加重要,於是儒家就重新確立人和天的關係,講求天人並重,天人相通合一。北宋理學家張載提出,「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易》所謂不遺、不流、不過者也」。

認識 自己心性

要達至天人合一有幾個階段,第一是先認識自己的心性。儒家說為己之學,做人要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心,這個心即是孟子說的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使人之所以為人。一般動物追求食色性也,目的是求生、延續生命,因而懷生畏死,「我們觀察動物世界的時候,也許都會發現有些動物有愛護同類的天性,如果有獅子撲食羊群,羊都會頂兩角,救牠的同伴,但不成功的時候牠就走,因為逃生的本能更強」。但人不同,人不止於食色性也和懷生畏死,我們對道德價值有追求,古代人追求仁、義、禮、智;現代人追求自由、民主、正義,這種對價值的追求和認同凌駕於我們的動物性,使人願意為信念犧牲利益甚至生命,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大我——成己成物

了解自己的心性,人就明白自己能夠關懷自己和他人,看到儒子將入於井,我們會有惻隱之心;考慮到關心的人死傷,會於心不忍、不安;若我們損人利己就會羞惡,能夠自愛愛人是人對自己最基礎的了解。「如果人真的認識到自己有自愛愛他的能力,你就會明白,人不會自殺,如果真的認識儒家,不會想到放棄自己生命,就算是多絕望,多虛無的狀態。」因為你之所以感到絕望,對生活感到不滿、困擾,源於對人生有更理想的想像,你應該過更好的生活,你想離開現在的狀况,「這就是自愛的表現,是你珍惜自己生命的表現」。因為自愛,人會推己及人而愛其他人,如朋友、親人、做義工時認識的服務對象、烏克蘭陷於戰火的平民,「你的關懷不斷擴展出去,不斷跟其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連結,其他人就會進入你生命中,變成自我世界的一部分,這就是中國儒家說的大我」。大我的生命會過得更豐盛,更有意義,儒家說成己成物,當人能夠成就別人,幫助人追求理想的生命時,也等於成就自己理想的生命。如果我們只着眼於小我,只顧自己賺錢夠不夠多、吃飯好不好吃,不關心其他人,生命就變得貧乏,沒有有意義的關係。

仁愛——擴及天地萬物

仁愛不但能夠及於其他人,還能擴闊至動物,例如我們看到小狗被暴打會覺得殘忍,看到動物受苦會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再進一步,儒家說仁愛甚至能伸展到天地萬物,包括植物、死物。現代人一時之間或難以理解,因為植物無感覺能力,何况死物,但宋明理學家說仁愛的心可以一直伸展,鄭宗義舉例,「例如春天杜鵑花絢爛綻放,突然有個人刻意把花扯爛踐踏,你都會覺得杜鵑花生得咁好,你為什麼無端破壞它,憐惜、關懷的心可以伸展至花」。或看到一幢完好無缺的建築物被破壞成頹垣敗瓦,我們也會感到惋惜。宋明理學家說,當人的仁愛關懷真的可以伸展至天地萬物,我們就擁有天人合一的視野,能夠看到天地萬物如何體現愛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來自天的創造力。天創造萬物,創造春夏秋冬,讓萬物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作用,「無論是植物、動物或者人,都找到自己適當的位置,甚至是瓦石、礦物這些非生命物」。天的創造力是生生不息,天無窮無盡地創造天地萬物,成就天地萬物,就是最大的仁愛。儒家稱天的創造力為天道,我們仁愛的能力也是天道所賦予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我們慢慢發現人和萬物的聯繫,因為我自愛愛他的能力,其實和天創造的能力有內在意義的聯繫」。

創造 是常態

宋明理學家讚揚天創造萬物、成就萬物的仁愛,但有人質疑,天地不止創造,亦會破壞,大自然不時出現地震、海嘯、山洪暴發等天災,似乎跟儒家所說的仁愛有所矛盾。宋明理學則回應,災難並非常態,這是變化創造過程中必須要有的變數,雖然偶有天災,但創造仍然是常態,最終天地萬物仍然能夠被創造,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人說地震是殘忍的,只是因為人碰巧在地震帶上,天對其他不受天災影響的萬物仍然是利大於弊。宋明理學家又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之所以出現山泥傾瀉、颱風、海嘯,是因為天災還是人禍?此尤其適用於現代,現代人破壞自然環境,帶來氣候問題和極端天氣,全球暖化導致海島陸沉、颱風增加,而出現氣候難民,這是人類還是天作的孽?

找到 回答憂患的方法

天人合一總結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儒家亦把天人合一觀提升至宗教信仰的層次,相信天道賦予我們仁愛的能力,我們透過自愛愛人就能理想化人生,找到回答憂患的方法。現代人或許會想,古人相信陰陽五行、天人感應,相信天人合一或者合理,但現今世界發展出科學、理性,天人合一在現代社會還有什麼意義?儒家說,天人合一的意義在於找到我們的人生意義,成就自己和他人。如果我們不重視仁愛,自私自利,只追求個人利益,朋友、家人、同事只是幫助我們達到目的之工具;天地萬物是被我們剝削、奴役的自然資源,萬物都沒有內在價值,借用尼采的說法,我們也殺死了上帝,因為我們不相信有上帝創造萬物,我們不重視、不尊重、不憐惜上帝的創造物,這種被利益驅動的社會沒有守望相助、彼此關懷,不是儒家認為的理想社會,相信也不是人類想過的生活。自我、社群、自然環境、宗教構成我們的人生意義,儒家相信天人合一觀能夠以仁愛回答這四個方面對人的重要性,確立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

【行書】

背景

「天人合一」四字採用王羲之的行書風格,特色在行筆優美,技巧細膩。王羲之的行書多是書信字體的小行書,尺寸如手指公般大小,雖然字體較小,但細節位多樣,用筆變化豐富。

小技巧

王羲之行書的技巧細膩,如起筆收筆時,筆尖會有細緻的變向動作,橫畫尖入尾重,如「一」字。但切忌賣弄技巧,要將技巧自然流露,才能寫出優美感。

文˙ 朱琳琳

題字˙ 徐沛之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