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亭走過半世紀 社區活化變「一人之境」

文章日期:2022年03月25日

【明報專訊】提起話筒,投入1元硬幣,換來5分鐘通話時間。以前覺得電話亭就像個神奇盒子,走入其中,就能與此刻最掛念的人連結一起,不管分隔多遠;科技讓更神奇的事情發生,多年後的我們無論身處何地,打開只有掌心般大小的手提電話,就能見到對方、聽到對方聲音。屹立街頭逾半世紀的電話亭,就這樣慢慢步入歷史之中。

電話亭逐個停用、逐個拆卸,關於電話亭,你認識多少?我們又如何將電話亭活化?

(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電話亭需求日漸下降,2019年通訊事務管理局決定拆除使用率低的電話亭,數目從當時的1500多個,拆至現在只餘下733個。當年消息公布,沒有得到多大迴響,卻引起一向關心本地文化、歷史的中學教師徐振邦的關注,他與電訊公司「鬥快」,走訪港九新界為電話亭拍片影相,至今已記錄了五六百個電話亭的身影。他又於去年出版《淘汰中的公物——電話亭》,分享關於電話亭的趣聞與冷知識,「我不想電話亭消失或變質後,大家才去追憶它以前的模樣」。

從英式古典亭到方正「膠箱」

根據徐振邦的書裏資料指出,香港第一座公眾收費電話亭1954年在中環雲咸街啟用。談起英殖時代最早期的電話亭,大家可能會以為是上環西港城內那兩座紅色的英式電話亭,但徐振邦說第一代電話亭的外觀雖然與傳統英式電話亭相似,但顏色並非紅色,而是綠色。電話亭的顏色、設計後來經歷數次改變,約1980年代起,才從金屬外觀變成方方正正的「膠箱」。而現時主流的藍色電話亭,他相信是近20年才採用的設計,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產片可見上一代電話亭多是橙色,更早以前則是紅色為主。

綠頂藍框無門電話亭 全港僅10個

從前電話亭大多設於交匯點,靠近馬路邊,故一般都會加設外拉門,雖然較侷促,但私隱度、隔音效果都較好,即使一旁的汽車巴士呼嘯而過,都能聽清電話那頭的聲音。原來曾經還有半門設計、僅遮蓋上半身的電話亭,「不過半門的差不多已拆光」,徐振邦邊行邊說,突然他停步取出相機,原來前方有人走入電話亭,他馬上拍下這難得一遇的場面!只見亭內用家駐足2分多鐘,一時提起話筒,一時掛上,未知是電話用不到,還是不懂得使用,「如果家裏有家居電話,一定懂得用電話亭的電話,但現在不少人家裏都未必有」,他苦笑道。

遠處一個綠頂、淺藍外框的無門電話亭映入眼簾,與常見的藍頂、銀色外框「膠箱」不同,為何以前未曾見過?「這款是和記(現稱環球全域電訊,下稱環電)的,雖然外觀唔靚仔,但就很有特色,尺寸比香港電訊的稍大,以及一定無門。」根據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下稱通訊辦)資料,屬於環電的電話亭全港僅有10個,其中6個分佈在中環及尖沙嘴,「香港人對這款電話亭的印象非常少,將來消失後或沒有人知道曾經有過這樣的電話亭」。

首個收費4毫 最初不設時限

電話亭初期以投幣形式運作,要打電話,少不了隨身袋定一堆「銀仔」。徐振邦翻查報章報道指,當時第一個啟用的電話亭收費是4毫,而且最初不設時限,當系統發展至懂得計時,才開始按時收費。電話亭後來從5毫加至1元,加幅達100%,徐振邦個人估計與收費系統有關,「加幅如此大都無可厚非,5毫面額之後就是1元」。

為了方便市民,1984年香港電訊首次推出電話卡,面額從10元至250元不等。徐振邦拿出兩本收藏本,有印上歷任港督頭像,有以香港回歸為題,還有印有不同國家語言的電話卡,雖然他為了蒐集資料而購入,但數量都不少。以前電話卡有價有市,電訊公司更曾與愛好者出書介紹特別版電話卡,「當電話亭沒落,連收藏組織都解散,很多人開始放手(不再收藏)」,徐振邦的藏品就這樣蒐集而來。

1990s最風光 亭外長龍等覆call

今時今日的電話亭冷冷清清,淪為白鴿亭、避雨亭、雜物亭,但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電話亭卻風光一時。「電話亭最多人用的時候,就是用傳呼機的年代。」那時手提電話未普及,大家都依靠傳呼機聯絡,當傳呼機嗶嗶響起,就要到鄰近的電話亭致電call台(傳呼中心)覆機,透過傳呼員告知信息內容,而當年的電話亭外亦因此而常常有長長人龍「等覆call」。

徐振邦想起自己從前花上不少時間在街排隊等用電話亭,表示難以預計等候時間;萬一碰上「冤氣情侶」,又趕着覆電話,豈不是會等到抓狂?「無辦法,那時等待是很平常的事。」夏天使用電話亭還有另一個煩惱:「有次我為了打電話,排了很長時間,一提起話筒,整個是濕的,要抹去上面的汗水才能使用!自此以後,我就不再用電話亭,決定要買一部手提電話。」

直至1990年代末,香港人逐漸普遍有手機,加上電話月費便宜,電話亭的主要用戶便從一般市民轉移到外籍傭工,再到免費通訊軟件的興起,電話亭就慢慢走下坡,從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淡出。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