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Whataboutism:他們和烏克蘭的距離

文章日期:2022年03月27日

【明報專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坊間出現了對whataboutism(有譯作「那又怎麼說」主義,也有譯作「比爛」)的批評。據字典定義,Whataboutism是通過反指摘或提出不同的問題來回應指摘,旨在轉移視線、模糊焦點。例如你批評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不對時,對方便說:美國2003年入侵伊拉克,那又怎樣說?當你為烏克蘭人的遭遇憤怒時,對方便問:沙特轟炸也門多年,那又怎樣說?不過,Whataboutism是否真只純粹轉移視線、毫無價值?

網絡上出現一幅名為「過去48小時的空襲」(Airstrikes in the last 48 hours)的地圖,顯示遭空襲的不止烏克蘭,還有也門、敘利亞、索馬里,並配上一句「譴責一切戰爭」。網站vice報道,該幅圖在俄軍2月24日入侵烏克蘭數小時後由Redfish發布,報道聲稱當時不少美國左翼「錯誤」轉載了該幅「俄羅斯文宣」。報道引述Daily Beast 2018年的報道,指自稱獨立的德國傳媒Redfish實是俄羅斯資助的宣傳機器,又引述學者分析,指該地圖正是俄羅斯精心策劃的宣傳手段,是Whataboutism。事實上,Redfish的Twitter戶口已被標籤為俄羅斯政府媒體,儘管Redfish在自我介紹中堅稱並非俄羅斯媒體,其facebook專頁在歐洲也遭封殺。

「轉移視線」信息 也有參考價值

Redfish是否俄諜並非筆者要探討的。看其網站,Redfish的立場可以算是正宗「左膠」。翻查Redfish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的Twitter帖文,有一篇關於烏克蘭人在戰火下的情况,數則關於俄羅斯的反戰示威,但更多的是也門、巴勒斯坦、拉美等地的不公義,亦有針對美國過去軍事干預的帖文。這些是否假消息?似乎不是。但是否對俄羅斯有利的宣傳?可能是。University of Stirling的數碼新聞講師Idrees Ahmad對Vice說,出色的宣傳是針對受眾的固有偏見,並加以利用來推動所宣傳的信息。這種策略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信息所揭示的偽善往往是真實的,能夠激起義憤。但他稱,這宣傳的目的並非想大家更關心其他衝突,而是轉移注意力。

這樣一來,豈非要猜度發言者的動機?而且,是否所有有俄諜嫌疑的傳媒都不要看,甚至要加以封殺?筆者認為,正確的態度是以批判的眼光閱讀(這其實對所有不同背景的傳媒均適用),畢竟所有觀點與事實都能促進思考。這類報道無論其動機是「轉移視線」還是「善意提醒」被忽略的事件也好,只要慎思明辨,還是有參考價值。事實上,類似的whataboutism也見於中東及非洲傳媒,批評西方政府及傳媒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充滿偽善。當歐美正在籌謀對俄應對時,這亦可助解答為何當歐美義正辭嚴譴責俄羅斯,並出動渾身解數制裁俄國時,不少國家卻遲疑再三。

3月2日聯合國大會投票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93個成員國中有141個投贊成票,5個反對,35個棄權,12個沒投票。表面上看,贊成是壓倒性的。不過,當歐美推出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時,參與的國家並不多。《金融時報》美國新聞編輯兼專欄作家Edward Luce最近在The west is rash to assume the world is on its side over Ukraine(西方輕率認為全球在烏克蘭問題上站在其一方)一文中便提醒,35個棄權國家的人口,差不多佔全球一半,當中包括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就算支持譴責的國家,對歐美制裁的態度曖昧,小心翼翼平衡風險。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沙特及阿聯酋,歐美禁止輸入俄羅斯油氣,石油及天然氣價格攀升,美國希望沙特及阿聯酋增產,卻不得要領。Edward Luce指出,一些國家固然是出於國家利益考慮在俄烏戰爭上保持中立,但一些國家,尤其是穆斯林國家更多是不滿西方雙重標準:美國對敘利亞內戰冷淡,接收難民也不多;不少人也對美國入侵伊拉克及阿富汗記憶猶新。他認為,西方若希望外交發揮得更有效,便應了解世上大部分人如何看待他們。

趁機了解其他國家看法

趁機會了解其他國家的看法及歷史,這可能便是Whataboutism的價值。今次俄烏戰爭中,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可以說是義無反顧,這樣對付一個侵略者,在道德上大概沒有可責難之處。不過,此後當其他國家違反國際法時,西方又能否如此有同樣的勇氣懲罰犯事者?當其他地方出現人道災難時,西方又是否能迅速支援?抑或類似嚴厲懲罰只適用於西方的敵人,而非西方的朋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美多國禁止俄航機飛越領空,又史無前例將俄羅斯銀行逐出SWIFT系統。長期關注巴勒斯坦的以色列記者Gideon Levy 3月5日在以色列《國土報》撰文,題為One SWIFT Motion and the Occupation Is Over (只需SWIFT一招,佔領便結束)想像如果以色列再一次炮轟加沙,當地基建遭大肆破壞,巴人無家可歸之際,國際社會卻一反常態,出動今次對付俄羅斯的制裁招數逼令以色列停止空襲。Levy認為,跟俄羅斯不同,跟全球經貿關係密切的以色列被逐出SWIFT,經濟恐怕立即崩潰,只好乖乖就範。他又說,迄今,從沒有人會因為以色列持續漠視聯合國決議真正懲罰該國,也許今次俄烏戰爭中醞釀了一些重要的事,也許經過俄羅斯後,國際社會再不可能漠視以色列苛待巴人,「也許世界正覺醒」。

在現實主義當道的國際社會,這可以說是癡人說夢。不過,當大家熱切討論俄烏戰爭將催生世界新秩序之際,這個世界秩序究竟只是叢林法則,還是邁向永久和平、讓全球都心誠悅服的真正秩序便值得思考了。可以想像,當理想的世界秩序出現後,大家也不用再擔心Whataboutism的文宣,也不用再質問「也門又怎樣說?」「巴勒斯坦又怎樣說?」「阿富汗又怎樣說?」

但願這不是太遙遠的夢。

文˙林康琪

編輯•利永倫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