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抄經:我們不要當鹹魚 「觀物」培養仁心活出理想

文章日期:2022年04月10日

【明報專訊】宋明理學說要培養仁愛之心,繼而推己及人,關心天地萬物,以理想化自己的生命,亦成就他人的生命,達至天人合一的境界。那麼具體上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麼做,才能過理想人生,擁有理想的人際關係,有理想的工作,建構理想的社會?除了參考道、佛的禪修打坐功夫,儒者亦有一套思想上的功夫,教人時常觀察萬物,從大自然、經書中學習道理。

不止看 要思考

都市人生活壓力大,近年社會興起「靜觀」,透過靜坐,專注觀察自己的呼吸、情緒變化,而放鬆身心。道教、佛教亦有打坐的功夫,佛教說要戒、定、慧,戒是遵守戒律,定是集中意念,專注到五感都沒有感覺,就像專注工作時聽不到旁人叫你的聲音,最後就觀,觀照五蘊皆空,觀佛家的道理,就能得到智慧。

除了「吾日三省吾身」、「克己復禮」等做人的功夫,儒家亦提倡要觀物,透過觀察萬物,我們能夠從中學習知識和道理。究竟什麼是觀?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我們用眼睛看到事物後,要再仔細深入觀察,最後再思考事物的緣由,考究為什麼會出現這件事物、這件事物背後的意義。聽起來複雜,但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這些技巧。中大哲學系教授鄭宗義舉例解釋,就像你回到家,發現父母神情舉止跟平時不同,二人都黑口黑面,於是你仔細觀察他們的互動,發現他們互不瞅睬,你仔細詢問後就發現他們下午因為雞毛蒜皮的事吵了一架,從而你又悟出一些道理。所以觀並不只是用眼睛看這麼簡單,而是看、觀察、思考的整個過程。

孔子喜歡觀水,特別是觀大江大海,看水滔滔不絕地流入大海,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當孔子登上東山山頂,發現腳下的魯國變得渺小,當他再登上更高的泰山山頂,連天下都變得渺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難以再滿足於看涓涓小流,跟過聖人學習的人也難以再被其他學說吸引。孔子藉登山遠望、觀察大海,而觀照道理。他又以水的特性為例,比喻君子的處世之道,無論河流高低闊窄,水都能迎難而上,遇到低窪,水能填滿凹陷處,遇到大石,水繼續繞道前行,有如君子自強不息,不斷奮進,克服生命中的困難坎坷,君子對於道理的追求,也有如海水一樣滔滔不絕向前邁進。儒家認為,當我們專注地觀察事物,能看到平時忽視的細節,如牆上存在已久的裂痕、父母面上不知何時出現的皺紋,「觀物是我們在天地萬物中看到一個意義,感受到之後,就對我們人生的修養、理想化生活有幫助」,鄭宗義說。

代入物的角度 勿高高在上

宋明理學家繼承觀物的傳統,亦強調天人合一的思想。北宋理學家張載說透過觀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復始,春天萬物生長,夏天萬物盛放,秋天萬物枯萎,冬天萬物歸藏,看到天地生生不息的創造力。北宋理學家程明道屋前雜草叢生,亂草高度快要遮住他的窗戶,別人問他為什麼不剪草,他說因為能觀察到草的生長,從中看到天地的生命力。程明道也愛觀魚,他觀魚並非欣賞魚的美態,不會只收藏花紋漂亮的金魚、鯉魚,而對其貌不揚的清道夫魚嗤之以鼻。宋明理學家說觀物要從物的角度出發,以物觀物,代入物的角色,而非從人高高在上的視覺,覺得魚是寵物,草是要被剷除的毒物。程明道說觀魚能看到魚在水中暢泳時自由自在、怡然自得,但一離開水就奄奄一息,由此可觀察到萬物都有最適合其生活的位置,只要在其歸宿就能怡然自得。

找到歸宿 怡然自得

鄭宗義說萬物皆有其位的哲理對現代人亦有啟示,人一樣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才能夠在那個地方怡然自得,發展自己的興趣,得到理想生命。如果你是鳥兒,你要找到可以翱翔的天空;如果你是魚兒,要找到可以暢泳的大海。鄭宗義常跟學生說:「好似你選擇了環球商業的學科,但其實你根本不適合商科,就好像魚上了岸,魚上了岸未必馬上死,可以像莊子所說相濡以沫,你借功課給我抄,我又借功課給你抄,但去到商業世界也是不適合,最後就變成鹹魚。不想做一條鹹魚,活在不適合的世界,就要先想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麼人,想做什麼,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在那裏怡然自得,實現自己。」

但現實中不少人似乎也是一條鹹魚,尤其在工業社會,工序變得機械化、電腦化,人日復日重複沉悶的工作,白領每天輸入一樣的文書,教師每年跟着同一份教材說同一番話。自畢業後,不再學習新知識,人的成長停頓下來,生命力一點一滴流走,「但觀物的時候你發現物並不是這樣,物也表現到頑強的生命力,找到適當的位置,它會生生不息地不斷創造,人應該要找到自己適當的位置,成就一個令他感覺到自己是生生不息的人生,而不是覺得人生只是一個齒輪,轉到轉不動為止就遊戲結束,這不是生命應該有的狀態,這就是從觀物中可以看到的人生意義」。

格物窮理 打破砂鍋問到底

南宋理學家朱熹再將觀物提升至「格物窮理」,意思是窮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要「從然推求所以然」,打破砂鍋問到底,深究背後緣由。例如你看到孺子將入於井而想救他,你就要追問自己,為什麼你想救他,為什麼你會不忍心他受傷,「平時大家只是看到表面,看到孺子將入於井就想救他,這樣不行,要考究為什麼孺子將入於井,你會有惻隱之心」。當梳理清楚為什麼會有惻隱之心,了解為什麼要忠、孝、仁、義,說得出背後的道理,才能真正明白儒家所說的德。又或你平時每天都會喝咖啡,你熟悉每一款咖啡的冲法、比例,但你有沒有考究過咖啡豆從何而來?咖啡豆如何種植?咖啡豆從樹上到你杯中會經過什麼步驟?當你逐一仔細深究後,就明白為什麼咖啡杯上會貼上公平貿易的貼紙。

朱熹也主張從聖賢書上學習道理,不能囫圇吞棗,而是從親身體驗出發,去理解經書的道理。鄭宗義舉例,《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對於莘莘學子來說學習可能不快樂,因為由零起學習知識要下很多苦功,交功課、寫論文、準備考試甚至是上學生涯最痛苦的事。如果不加理解就背誦論語,會不明白孔子真正的意思。當回想自己學習感興趣的知識時,例如彈結他、歷史,雖然一開始難免痛苦,但學有所成後,會開始享受獲得的新知識,樂於參考別人的結他技巧、看更多歷史故事,就會樂而忘返地沉浸在知識世界,所以才說得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察之念慮 每個念頭不容放過

將書上的道理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知識後,朱熹說我們就能時刻提醒自己,以這些道理培養我們的仁心,義理養心。憤怒時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要遷怒別人,亂發脾氣時也想一想對方的道理,「求之文字,索之講論,考之事為,察之念慮」。最重要的是要「察之念慮」,觀內心的每一個念頭,如果有好念頭,就要培養它,如果動壞念頭,就要仔細去觀、去察,為什麼會有這種念頭,這些思想從何而來,從源頭阻止它,「有些人覺得念頭而已,我都沒有做,但儒家說不行,你不可以放過這些壞念頭,人生好多時做錯事,就是因為你放縱你的念頭」。所以格物窮理不止由外而內,從觀物、詩書中學習道理,也講求由內而外,觀察內心,培養自己的心。

另一南宋理學家陸九淵提出「覺悟本心」的功夫,功夫由內而外,即是當我們感受到仁心時要覺悟它,培養它。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發惻隱之心,如寒冬時看到街邊行乞的老人,或推着一車小山般高的紙皮箱的傴僂老婦,可能會想幫他們一把,但因為趕時間就匆匆離開,繼而有一絲後悔和羞愧,但轉眼就忘記剛才的不忍之心。儒家相信長此下去惻隱之心會凋零,變得麻木不仁,所以當我們一有惻隱之心,就要緊抓這種情感,繼續培養它,寧願繼續後悔和羞愧,也不要任由其消失。無論是觀物的由外而內,還是心悟的由內而外,儒家認為功夫應該內外交養,相輔相成,明白道理後,以道理說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言行。

【楷書】

徐沛之參考王羲之帖學系統,融合自己的風格寫「格物窮理」四字,風格屬小楷,字體較小,結構嚴謹,結體緊緻,有舒展、斯文的感覺。

小技巧

小楷因字體較小,難有氣勢,字體重點在精緻度,細緻位要做好,如起筆、收筆時鈎要尖,帶出優雅感。直線兼具弧度,要掌握好速度,寫字時不能太快或太慢,保持線條的張力。

文˙ 朱琳琳

題字˙ 徐沛之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