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香港故事哪裏尋?

文章日期:2022年04月15日

【明報專訊】若不是有立法會議員在會議上稱讚廣播處長李百全「空降」後「改革」香港電台的表現,或許也沒有太多人記得港台已經被「完善」了一年。老實說,自去年《鏗鏘集》、《視點31》等節目「被陰乾」、「被和諧」後,筆者已戒掉看港台的習慣。得到議員們的提醒,我就忍不住在網上打探一下「舊情人」的近况。

不看猶自可,一看就想起歌詞「結論是回憶總要到此」。一年以來,港台增加了不少新節目:《盤點政策》、《國安法事件簿》、《立法群英再出發》、與廣州廣播電視台聯合製作的《灣區全媒睇》,這些都是完善公共廣播後的產物。最令我驚訝的是《香港故事-從獅子山遠眺神州大地》——是的,從前的《香港故事》已經變成由主持介紹中國大江南北的故事,除了兩個主持外,節目跟香港一點關係都沒有。我不禁問,神州江山如此繽紛,為何偏要扣上香港的獅子山不可?顯然,獅子山只是幌子,「香港故事」已被奪舍。

「禮失求諸野」,真正的香港故事,或者只能假外求。上月,外國網台VICE News在YouTube上載關於元朗7.21襲擊的報道,至今累積近80萬次點擊,是該頻道過去1個月來,繼烏克蘭戰爭相關報道之後最高點擊率的片段。不過這影片卻無法在本港播放,VICE解釋「據公司與區域內容合作伙伴達成協議,影片的發行有地域限制」,本地網民要靠VPN「翻牆」才能觀看。

星洲電視節目探討香港移民潮

另一齣由新加坡電視台Channel News Asia製作的紀錄片One Way,取名自港人離鄉別井的單程旅途,開宗明義探討香港的移民潮。節目追訪兩個個案:夫婦阿文和Fiona去年帶同子女移民英國,離開香港既是迫不得已,對異地卻有無限的幻想,抵埗後發現人生路不熟,又有語言障礙,租屋和求職更比他們想像中困難得多。「馬死落地行」的Fiona對阿文消極求職卻「大花筒」深感憤怒,阿文卻埋怨新生活未如想像,兩夫婦更在鏡頭前賭氣說道,6年後取得英國國籍後就會離婚。另一個案Leon原是區議員助理,後來因為港府要求區議員宣誓,泛民議員相繼辭職,Leon亦共同進退,轉行做外賣員。他不諱言離港只是時間問題,只希望盡快儲夠錢,帶同兩隻相依為命的小貓出走。留下來的時間,他仍希望為同路人帶來安慰,不時去探望身陷囹圄的舊戰友,但接受訪問時仍會步步為營,不時自嘲可能會犯《港區國安法》。

節目其中一個點睛之處,是片末拍攝着一群操普通話的男女老幼,在尖沙嘴海旁欣賞維港夜景的片段,加插文字描述:(中譯)「2022年2月,英國將BNO簽證的申請資格擴展至1997年後出生的港人;因為出生率下降及移民因素,香港愈來愈靠內地移民補充人口」,並以兩名受訪者的回應作結:Leon說自己生於斯長於斯,不捨得亦不甘心放棄;Fiona無奈說,香港仍然會叫做香港,只是這地「留島不留人」。這個結尾,餘音裊裊。

節目播出以來,掀起不少討論,阿文和Fiona的矛盾,既有戲劇效果,亦反映不少移民港人面對的真實困境;而熱中政治參與的Leon之遭遇,自然亦引來不少政治輿論操作和論述。

不過,這些發生在你和我身邊的人和事,將來或許再沒有本地傳媒會報道——曾經在那個最高收視的電視台,藉着新聞時事去透視香港社會的記者,正正因文章被指「煽動」而被捕;在某個「香港人的電台」,香港故事被「大灣區故事」和「神州故事」取代;至於真正的港人港事,卻只能在海外述說和播映。這些種種光怪陸離,構成了現今的「香港故事」,好不諷刺。

文:梁慧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