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抄經:儒‧釋‧道 性命之學啱嘴形

文章日期:2022年04月24日

【明報專訊】宋明理學雖是儒學,但深受佛教和道教思想影響,到明代王陽明更提出「三教合一」,指儒、佛、道三教思想有共通之處,宛如一家人。三教合一論顯示儒家對其他宗教的包容,提倡宗教多元主義。當現代社會宗教衝突頻繁,宗教之間缺乏對話和互相理解,三教合一或能提供啟示,提醒人宗教並非唯我獨尊,亦能夠互相尊重、學習。

政治制度奉行儒家

處世哲學歸向佛老

三教合一的三教意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又稱為儒釋道。自漢代而來,古代中國重儒學,將儒家思想列為統治思想,直到南北朝時期,道教發展蓬勃,玄學興起,佛教亦日益興盛,知識分子受佛、道思想影響,像北宋文豪蘇東坡自稱「居士」,作品中亦見佛家和道家的色彩。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鄭宗義形容,「中國的政治制度仍然是儒家思想,君臣父子,所以就有個好有趣的現象,讀書人日常生活中仍然奉行儒家的想法,但他們的思想一是歸向道,不然就歸向佛,不是歸向儒家」。在維持社會秩序、讀書考科舉考取功名時,知識分子讀儒家經典,學習三綱五常,但以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思考處世哲學。

宋代理學家因而復興儒學,與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但理學家也借用不少佛、道概念,例如上期提及的功夫,也參考自兩教。南宋理學家朱熹承認佛老思想可取,但同時批評兩教「歸宿門戶都錯了」,指兩教對人生的教導不如儒家。宋明理學家批評佛老思想出世,道家教人修仙,佛教主張出家,兩教都否定人和人的關係,儒家斥佛老思想摒棄人倫。儒家認為佛道能夠吸引人,是因為兩教解釋生命來源、死後歸屬,但儒家說怕死是私心,人只是因為希望成仙才相信道教,為了輪迴到更好的下一世才做善事,這些源於自私的行為,不及儒家的天人合一,儒者明白天道無私地創造天地萬物,而自願將仁愛推己及人。

三教合一 互相包容學習

儒家對佛老思想的取態是相互學習、交流,但同時透過辯論證明儒家更優勝。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提出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並非民間宗教拜神時,左一尊釋迦牟尼、右一尊太上老君、中間放孔子像,而是思想上的融合。王陽明認為儒釋道三教能夠互相包容,儒家可以吸收道家養生、修煉的功夫,亦可吸收佛教心學、時常觀照內心的功夫,三教都有相通之處,有共同承認的思想。

虛無非佛老專屬

王陽明提出,本心是「虛」和「無」的,本心即良知,是我們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虛無的概念來自佛老,但王陽明說虛無並非佛老專屬,儒家也可以借用。那什麼是虛?「道家的智慧是,所有東西要虛,才可以容納東西,一個水杯裝滿水,不可以再裝東西進去,就叫實。」我們以為實才是好,銀包裝滿錢就最好,生活充實、填滿所有時間就最好,但道家說這樣的話,生活就沒有可能性。相反,虛比實好,虛才能容下可能性。儒家說我們的本心也是虛的,面對不同情况,我們的心會因應情况有不同變化,看到老人家我們讓位,是彰顯辭讓之心;想斥責做壞事的人,是彰顯是非之心。因為我們的心不是實的,才有變化的可能,就不同情况有不同反應。

什麼是無? 儒家說本心是無限定的,不受限制的。例如今天媽媽生日,你想孝順媽媽,就買蛋糕請媽媽吃,但要表達孝順,買生日蛋糕不是唯一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多跟媽媽聊天、天氣好就帶她去行山、請她飲茶。本心不是一本說明書,寫滿什麼才是孝順、母親節要做什麼,正因為我們的心是無限定的、無填滿特定內容的,所以才能因應情况,因應媽媽的需要表達孝意。本心還是無為的,不是刻意的、勉強的,行為由心而發。

後世儒家忘記了的事

此外,王陽明說三教的共通之處在,儒釋道都是性命之學。宋明理學家說「物所受為性,天所賦為命」,性是人與生俱來的狀態,命是人生的發展。無論儒教、佛教、道教,都嘗試透過了解自己,解答世界運作、人與自然的關係,找到人的生命意義,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困難,追求生命的理想,事實上這也是所有宗教的共通點。「為什麼人需要宗教?人什麼時候需要宗教?因為人感受到生命的墮落,才追求生命的救贖。」如果人生一帆風順,不曾遇過低潮,人未必會迫切地依靠宗教信仰。但當人陷入絕境,對自己的人生不滿,質問為什麼自己會過着這樣的生活,問上天如何離開低谷時,人就會思考如何理想化自己的人生,向宗教尋求答案。佛教教人滅苦,道教教人修身,儒家教人仁愛,三者都是性命之學,「王陽明反而覺得後世的儒家忘記了,忘記儒家是性命之學,應追求理想化生命,但後世變成學問家,只着眼解讀經書字眼,考取功名」。

結合民族、文化、歷史

理解不同信仰

三教合一的核心是「一道三教」,道是天地萬物的演化運行機制,解釋了什麼創造了萬物,什麼創造了人,天地為什麼會這樣運行。儒家的道是天道,生生不息的創造力;西方基督教的道就是上帝,道是世界的創造者、真理,信仰的對象。但不同宗教對道有各自的理解和表述方式,「每一個宗教都有自己地緣、歷史、文化、傳統背景,伊斯蘭教有伊斯蘭教發源的地方,基督教有基督教發源的地方,佛教有佛教發源的地方,道教有道教發源的地方,所以他們都是從其特定的民族、文化、歷史時空,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所謂的道,所謂的真理、上帝、信仰對象」。就像不同人從不同的洞窺看外面的世界,雖然看着同一片景色,但因為角度不同,對看到的事物的理解也不同。雖然宗教不勝其數,但道仍是「一」,所有宗教都可以貫穿起來,就像爬山時有很多條上山的山徑,但都能通往同一個山頂。

宗教成排他、侵略藉口

鄭宗義說,宋明理學的三教合一觀也有現代意義,尤其對當代宗教對話有啟示。綜觀全球,宗教衝突時有發生,法國禁止在公眾場所掩蓋面部的法律,伊斯蘭教婦女不能穿戴面巾和罩袍;美國911恐怖襲擊亦被理解為美國代表的基督教世界與中東伊斯蘭世界的對壘。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衝突早於公元11世紀已出現,十字軍東征持續近200年,西歐以宗教為名侵佔中東的伊斯蘭國家,「這些對信仰異端的逼害、審判,在西方會看到好明顯的宗教戰爭,甚至因為宗教信仰而排他所產生矛盾和衝突」。當然這些以宗教為名的衝突並非只因信仰不合,背後有更深層次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但宗教往往是合理化排他和侵略行為的藉口,亦是催化劑,容易作為口號招攬信徒。

萬法歸一

回看中國,似乎中國較少出現宗教衝突,但亦不是沒有。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三武滅佛,南北朝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代的唐武宗都曾拆毀寺廟,要求僧侶還俗,交出寺廟土地和財富,但跟西方相比,宗教逼害的程度相對輕微。中國文化對宗教較包容,也見於王陽明提出的三教合一,「三教合一可以包容其他宗教,佛老、回教,甚至基督教,所有東西都可以合一,在儒家入面,我不需要排斥你,所以儒家的排他性相對較弱,尤其是與一神宗教相比」。宋明理學提倡儒釋道應互相吸收學習,將其他宗教可取的思想取而用之,理想化我們的人生。即使其他宗教有矛盾之處,儒家亦提倡雙方理性辯論,並非以權力逼害其他宗教,「儒家跟佛老中人辯論,然後不斷宣揚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佛老都可以應用他們的想法,所以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辯論」。

擁抱多元主義 所有宗教是平等

三教合一對現代社會的啟示,或在於其互相聆聽、交流,和而不同的精神,「當我們面對異教徒的時候,和我們信仰不同的其他宗教,你着重的不應是看他信仰的內容,而是信仰者本身,他生命真誠的探究」。如果儒者遇上一行禪師,不會為兩教教義不同而爭論得面紅耳赤,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而是欣賞對方如何放下痛苦、執念,如何面對生命的無常,如何追求理想化生命;遇上德蘭修女、天主教教宗,也欣賞對方的真善美、人格的光輝,「從着眼信仰內容轉為信仰者,大家溝通的內容就多得多,大家都是性命之學,大家生命的光輝可以互相映照,大家互相尊重對方勇敢地面對自己生命」。

宋明理學說一道三教,儒者相信儒家最好,但不同宗教最終都歸於同一個道,所以儒家擁抱宗教多元主義,相信所有宗教是平等的,應互相尊重、對話,信眾不應傲慢地以為只有自己的宗教才是真理,才能達到道。如果宗教之間缺乏對話和了解,最終只會繼續敵視、衝突、戰爭。

【行書】

如宋明理學家說三教有共通點,要互相對話、學習,徐沛之說學習書法時除了模仿技巧,亦要學習書法史發展,按自己的審美觀和知識,集各家之大成,將各家字帖技巧融會貫通。這次他以自己最常書寫的行書風格寫「三教合一」,風格核心取自王羲之的行書,另糅合了唐朝楷書及宋代行書的特色,如王羲之行書多見於書信,字體較小,徐沛之再模仿宋代書法家黃庭堅,中心結體收緊,撇捺拉長,字體感覺更舒展、靈動。

小技巧

徐沛之以王羲之的行書風格為本,王羲之的技巧細膩,留意起筆、收筆出入峰要利落,行筆流暢,線條有張力。

文˙ 朱琳琳

題字˙ 徐沛之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