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抄經:儒‧釋‧道 理解死亡 善惡有報

文章日期:2022年05月08日

【明報專訊】在儒釋道三派中,相比佛教以輪迴、涅槃解釋死亡,道家莊子對生死的逍遙,儒家對生死觀着墨較少。孔子思想核心在人如何實踐仁德、合乎禮制,較少談及死亡,「未知生,焉知死?」一句亦讓人以為儒家不談死亡,不重視死亡問題。直到明代,理學家面對宦官當政,對知識分子的政治逼害和生命威脅,迫使理學家思考死亡問題,了解儒家的生死觀,明白生死有命,從而安身立命。

死後世界重要 回應正義渴求

如何面對死亡,是人類自古以來的一大命題。因為人類跟世間其他萬物一樣,我們並不能長生不老,死亡是每個人必然面對的結局。而死亡通常被理解得比較負面,死亡意味着生命的消逝,與所愛之人、所愛之物的分離。人通常亦怕死,一是出於動物本能,我們天性想逃避死亡,但更多的是我們不捨現在的生活,依戀我們擁有的物質、關係、成就,或害怕年老衰弱、疾病痛苦。

要回答這個切身的問題,宗教提出死後世界的存在,告訴人死後還能延續生命,甚至上天堂,擁有永恆的幸福快樂,以此緩和人對死亡未知的恐懼,幫助人面對死亡。中大哲學系教授鄭宗義亦指出,死後世界更重要的,是能夠回應人對正義的訴求,如基督教有最後審判,惡人會下地獄,信仰上帝的能上天堂;佛教亦有因果報應,業力會輪迴,今世因下世果,「死後世界要求一種正義、公正,尤其在現世找不到的時候,宗教有一個死後世界,允許延續,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但先秦儒家沒有仔細着墨死亡問題,亦沒有提出有死後世界,無法安頓一般人對死亡的害怕,更無法回應人對正義的渴求。如果人人都要死,但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公義何在?

孔子看死亡 保持仁愛關懷

先來看看孔子如何說死亡,《論語》中有關死亡又最為人熟悉的一句:「未知生,焉知死?」源於孔子學生季路問侍奉鬼神的方法,孔子回答人都未侍奉好,怎能侍奉鬼神?季路再問死亡,孔子就回答,生都不了解,談什麼死亡?孔子相信生死有命,命是命限,壽命長短、如何死去是人不能控制的事,我們能夠控制的是面對死亡的態度,即是過仁、義、禮的人生。與面對人生所有問題一樣,孔子說即使面對死亡,我們亦要以恰當的態度面對,保持仁愛關懷,「你的親人、你關懷的人死去,你當然哀傷,所以顏淵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 顏淵死的時候,孔子就說『天喪予』,在顏淵喪禮痛哭」。哀傷是仁愛的表現,但悲哀過後人也不能灰心喪志,而是繼續好好過生活。雖然孔子不語怪力亂神,批評迷信,但孔子大病,學生向神明禱告祈求孔子身體健康時,孔子也沒有批評學生,因為出於關懷而迷信,不忍你關心的人受疾病、死亡之苦,也是仁愛的表現。但仁愛也要合乎禮教,孔子大病時,學生以貴族的禮教為孔子籌備治喪之事,就被孔子批評僭越禮制,因為禮是表達仁義的具體化行為,人即使面對死亡,也不能做不合理、違禮的事。

莊子看死亡 萬物是氣的變化 有存就有亡

與孔子不同,莊子對死亡的看法就比較豁達,宋明理學也受其影響。《齊物論》中有一故事,麗姬要遠嫁到晉國,她因為不捨家鄉生活而傷心,終日以淚洗臉,但到達晉國後她發現晉國生活也不錯,於是後悔當初哭泣。莊子以這則寓言比喻人熟悉在世生活,覺得自己生活得好,所以不想死、害怕死,但你又怎知道死後生活不會更好?「其實你不知道死是什麼,你只是因為喜歡生,不想離開生,所以怕死,放大了討厭死亡的感覺。」莊子又說萬物都是氣的變化,有生就有死,有存就有亡,春天過後必然是夏天,你想留也留不住。只要想通就不害怕死亡,時辰到就欣然上路,於是有莊子妻子死時,他敲鼓唱歌的故事。故事有一處常被忽略的細節,莊子妻子剛去世時,莊子也覺得悲傷,只是後來想通了生死之道,「莊子無否認親人死會帶來悲傷,怎麼可能無悲傷呢?但我們不應該傷感到覺得親人死後,我的人生都無意義」。

以言入罪 酷刑面前 死變得切身

宋代理學家復興儒學,雖然受佛老衝擊,宋代理學依然認為死亡不是儒家需鑽研的重要課題,生比死更重要。「但到明代,情况180度改變,生死問題變成儒家的重心。」鄭宗義解釋,這跟明代的政治環境有關。明代設立東廠、西廠、錦衣衛,以秘密警察暗中監視朝臣,逮捕及嚴刑逼供反對者,又大興文字獄,東林黨爭激烈,知識分子容易被以言入罪,甚至被施以酷刑、殺害。對於明代知識分子,如何面對死亡不再流於思想空談,而是切身的日常,「在酷刑面前,在生死關頭面前,有幾多人能夠守得住對自己的仁義禮智,無事的時候滿口人生意義大道理,到生死關頭就變成貪生怕死,無恥之極,人是可以這樣」。

明代理學 安頓生死 超越生死

過去儒家少談論死亡,不能安頓人對死亡的害怕,「就算受王陽明影響的人都曾經問過一個問題,良知能不能夠幫助我們明白生死,有些人覺得良知不足夠,良知不足以安頓對死亡的害怕,所以有些人最後離開儒家,皈依佛教,覺得佛教才可以明白生死是什麼,這是對明代理學家的挑戰」。因此明代理學家重新闡釋「未知生,焉知死?」仔細研究生死意義,尤其是死亡如何使人堅持對仁義的信念,「如果你一生的信仰無辦法令你克服生死威脅,就需要理解生死、安頓生死,甚至乎超越生死、利害、得失,表現到儒家智慧和思想對你生命的引導,所以生死變成好重要的問題」。

努力實踐人生意義 仁民愛物止於至善

明代理學家王陽明以佛老智慧安頓人對死亡恐懼,以儒家道理勉勵對人生的追求。他比喻,知晝夜就能知生死,晝如生,夜如死;有白天就自然會有夜晚,有生就自然會有死,這與莊子的生死觀類似。夜晚是白天的終結,死亡是生命的終結,要了解死,就要先了解生。我們怕死,是因為我們不了解死亡,也不了解自己的生命,如果我們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實踐人生意義,仁民愛物止於至善,即使30、40歲英年早逝,但人生不枉過,死亡也不可怕,「只有一個人活出精彩人生,就不會害怕死亡,因為他已經找到人生的路,死亡只是自然而然,人生的路走到終點」。面對死亡,宋明理學的功夫修行,就是思考晝夜生死之道,養仁愛的心,過好理想、大我人生,接受死亡是人生的終結,從而紓解人對死亡的懼怕,致使人不因生死影響,堅守道德信念。被宦官逼害的東林黨人高攀龍不甘受辱而投河自盡,抗議政治黑暗,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心如太虛,本無生死」,只要心繫良知天理,努力做儒者應做之事,就不戀生怕死。

儒家三不朽 確保公義彰顯

但儒家始終沒有提出死後世界,那麼如何確保公義得以彰顯?「儒家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你去世之後,你的生命可以繼續影響好多年之後的人,例如你活在關懷你的人記憶中,但你要於在生的時候做過一些事可以懷念你,這就是生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在生時仁民愛物,關懷別人,讓認識我們的人留下深刻記憶,我們雖死但不亡。「正義的回報就是歷史的評價,歷史自有公論,雖然壞人未必有惡報,但一般人記憶中會記着他的壞,所有人說起他都會唾棄他。」相比其他宗教依靠上帝、天理的報應,儒家更着重別人的評價,天地有正氣。

【行書】

徐沛之以顏真卿的行書風格書寫「本無生死」,顏真卿的楷書十分著名,被列為楷書四大家,但其行書對後世影響亦深遠。顏真卿行書的代表作是《祭姪文稿》,與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齊名。《祭姪文稿》是顏真卿為了祭其侄子顏季明所寫,顏季明是唐代將領,為平定安祿山之亂而死,屍首異處,顏氏一門三十餘口也被害。《祭姪文稿》行文間可見顏真卿悲憤心情,字迹凌亂,時有塗抹,書寫時亦無雕琢技巧,純是平時功力的自然流露。

小技巧

與平日精緻雕琢的楷書不同,行書是顏真卿真情流露下的日常書法,某些字隨情緒會寫快、落筆重,學習書法者可以嘗試臨摹其流暢度及輕重位,但最多只能學習其造型,無法原汁原味地寫出顏真卿的字。因為《祭姪文稿》經典之處是書法被情緒帶動,字體技巧反而其次,背後故事和字裏行間流露的情緒才是精髓。

文˙ 朱琳琳

題字˙ 徐沛之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