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今晚開始,從藝術公園、港島等地,或在天星小輪上,眺望西九文化區,會在M+的巨型幕牆影像上看見一個人在做手語動作,身體被光包圍;亦有可能會從幕牆上,看到幕後M+辦公室和附近建築物的燈光。幕牆播放的影像,是鮑藹倫作品《光之凝》;這個土生土長的香港藝術家,想藉這個作品,對香港人說什麼?
M+去年開幕,其巨型幕牆一直是焦點之一,畢竟它的出現改變了晚上從港島望向對岸九龍的風景。藝術家鮑藹倫形容,M+的幕牆會是公共空間中少有不是賣廣告、不是要你「使錢」的幕牆,可以在上面播放藝術作品,幕牆是屬於創作者的。而M+向來視幕牆為「創新的策展空間和不斷發展的數碼展覽平台」。
在《光之凝》之前,幕牆已經播放了2件委約作品,分別是動畫《博物館是怎樣建成的》,以及數碼互動作品《摸魚行大運》,前者關於M+大樓的不同面貌,後者是讓觀眾用手機與幕牆影像實時互動,2件作品都不算引起太大的迴響。而鮑藹倫是首個香港藝術家,獲M+與巴塞爾藝術展共同委約創作M+幕牆作品。
《光之凝》悼友 盼港人渡過難關
這部《光之凝》的核心,是以手語呈現《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鮑藹倫並非佛教徒,她最初創作與《心經》有關的作品,是為悼念一名患癌離世的朋友,這個朋友是佛教徒,亦是藝術家,生前有未完成的藝術計劃,鮑藹倫希望代對方完成。她留意到朋友生前被病痛折磨時,會念《金剛經》及《心經》,發現經文彷彿能夠減輕一個要打嗎啡止痛的病人的痛楚,她說︰「我總是記得,《心經》如何幫助人渡過苦厄。」鮑藹倫將朋友生前的狀態,與朋友藝術計劃的元素結合創作,如此就像與對方再一次對話。
這是鮑藹倫第二次做與《心經》有關的創作,她與M+流動影像策展人貝若蘭(Ulanda Blair)曾經有17個構思,有些講求與觀眾互動,以幕牆這大熒幕與手機熒幕連結;亦有考慮做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作品;最後做《光之凝》,是因為討論創作時遇上第五波疫情,「香港這幾年其實遇上很多難關,所以希望我們可以渡過這一個難關」。
如燈塔 默默陪伴
要在戶外巨型幕牆創作,藝術家需考慮幕牆的地理位置,如何與附近的風景產生關係?作品可以色彩繽紛,以奇觀抓住觀眾視線,但鮑藹倫卻選擇一個相對低調、含蓄的風格。幕牆位處海濱,面臨維多利亞港,她希望作品會像岸邊發光的「燈塔」,就像南邊來的船隻看見蒲台島的燈塔,就知道將抵達香港,「你見到M+幕牆,到達這個『燈塔』,就知道香港藝術在這裏,世界的藝術也可以在這個『窗口』中找到」。對她而言,燈塔亦象徵了默默的陪伴。
能夠佔用公共空間的資源,做如此大型、可以接觸到如此多觀眾的作品,鮑藹倫希望作品能令觀眾關心自己的內心是否平靜,聆聽周圍的環境和用心感受自己想做什麼。幕牆宣傳M+時,會亮起橙、紫、綠這些較奪目的顏色,但鮑藹倫的作品完全相反,會較暗,主要用黑白兩色,只有少數時間會有彩色的部分,整體上以簡約為主,她想作品「不要太嘈吵,不要搶住講說話給觀眾聽,不是要塞一些東西給觀眾,而是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當作品出現顏色的時候,會呼應《心經》中「色」與「空」的討論,鮑藹倫希望作品能引人沉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句的奧義。
機器鬼魂 用心感受影像
作品亦巧妙利用了幕牆的特色。貝若蘭指出,幕牆在白天看起來較為堅實(solid),但在晚上,一旦幕牆發光,其實會見到幕牆的3D多孔結構,而不是一個平面的熒幕。換句話說,觀看者其實能看到熒幕背後,來自M+辦公室的燈光;同時幕牆影像亦會受該燈光,以及附近建築物燈光這些視覺噪音(visual noise)影響。她形容鮑藹倫是利用這個特色和各種視覺干擾,創造出能夠與城市燈火共舞的影像。
鮑藹倫在作品中容納各種噪音,她認為其實做創作也是要發聲(making a noise),作品中會用較暗的影像畫面,突出辦公室的燈光。 另外她亦會「用上肉眼看不見的紅外線去捕捉當下的時空,將收集的數據組成三維空間影像,所以在剪接時有兩組影像:利用肉眼看到的光和機器才看到的光,以兩個層次創作影像」。作品會觸及虛擬、數碼的課題,將出現類似像素(pixel)這樣的圖像,畫面由一開始看見以手語做《心經》的人,慢慢在光芒中會過渡成一個數碼的存在(digital being)。鮑藹倫想表達每個人都是「機器中的鬼魂(ghost in the machine)」這一意念。
鮑藹倫相信人不止是用腦思考,很多事情是用心去感受,甚至有「心腦」(heart-brain)主宰我們的情緒,呼應鮑藹倫對《心經》的理解,「我得到的一個想法是,我們所看見,用感官感知的東西,都是『空』的,不要當它是實在的,你見不到它真正實在的『相』」。所以她希望觀者看到影像後,不要停留在視覺刺激,是回歸內心的感受。鮑藹倫在今次創作中,也感受到自己內心較年輕時平靜,或者如此才能創作出平靜的作品。
電影不止聲與畫
幕牆創作的另一個挑戰,是影像畫面不能夠做得太花巧和仔細。這個幕牆高65米、寬110米,幕牆嵌板裝有5664支LED燈管,組成混合式LED顯示系統,因為LED燈管數量有限,鮑藹倫指熒幕的線數不太高,她與團隊需反覆測試作品呈現的效果。一般人認知的電影,要有聲有畫,此次作品在幕牆上播放,觀眾只會聽到自己身處地方的環境聲。鮑藹倫用唯物電影(materialist cinema)的角度看,電影可以解構成光、影、熒幕等。她這作品正正不能要求觀眾在戲院看着房間中唯一一個發光的東西,而是配合周圍環境,作品的存在才算完整。亦因此有很多不能控制的東西,如天空的顏色等,不同時間看,觀眾可能有不同體會。
因為作品不是在戲院播放,所以鮑藹倫不會看到她的觀眾,觀眾隨時隨地在任何看得見幕牆作品的地方觀賞,而她預計在這個急促的城市,不少人可能只看作品一眼就離開。因為她的創作不用追點擊率,所以一切隨緣,觀眾要是看到作品,對作品和信息好奇再去探索,能連結這些人已很好。此作品亦有延伸活動,在M+舉行現場展演,但名額已滿;仍想參與其中的話,鮑藹倫希望觀眾靜心觀看作品,錄下觀看時的環境聲音,無論是在本地,抑或在外地從網上看到作品的觀眾,可把環境聲音傳送給她,在展演時播放,讓人們聚首一堂時,從聲音了解大家的近况。●
《光之凝》
日期︰即日至6月19日
時間︰晚上7:00至9:00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