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重建讓街道「千瘡百孔」,同時在街坊心中留下窟窿。靠着地盤引路,過去9期緬懷了已消失的戲院、百貨公司、二戰遺址、巴士廠、老店乃至後巷。地盤作為過渡風景會引向怎樣的未來,基於香港單一的地產發展,大家都不抱期望,常劈頭回答「除起樓外不作他想」。地區的民意諮詢渠道減少,亦間接扼殺了居民的想像空間。
9期裏,以華富邨的居民最清楚當區所需,因多個前區議員早已讓居民討論和提出想法。這次選秀旨在選出最美的地盤想像,但願如受訪者所盼:「地盤選秀」日後能變成「社區選秀」。
最具創意獎
準則:刺激讀者想像空間、出人意表之餘開拓思考
獲選地盤:柴灣中巴車廠(8票)
街坊憧憬:起座「森林大廈」
地盤位置背靠工業區,周邊住宅漸見增多,對面有蝶翠苑,希望考慮鄰近街坊的景觀,建一座樓高20層的森林大廈,增加本地菜供應,外牆種滿植物,裏面種菜。這樣,能改善觀感及環境。附近居民較受惠,從家中窗戶已經看到。
評語節錄:
「提案對『綠色』城市環境充滿希望,對比出色,將較污染或閒置的建築物改造成長滿食用綠色植物的天堂。」(鄭炳鴻)
「不敢想像市區一樣有興建垂直農場的潛力!從整個社區而言,這座『森林大廈』能顧及當區居民的觀感,也不會對鄰近環境格格不入,更重要是增加本地蔬菜供應,讓整個社區能夠受惠。」(專頁「火車未到站」成員Aeron)
「對於一個需要研究交通及社區規劃的地區人士,有受訪者提出在前柴灣中巴車廠設立巴士博物館,單是想像都已經覺得很夢幻。不論是博物館、公園抑或森林大廈,都給予讀者無限想像空間,以及思考重建平衡收益以外,是否只考慮住屋及購物的需要。」(黎熙琳)
「森林大廈的設計讓我們不斷思考及探索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及多元,成功將城市與自然糅合為一體。」(陳國成)
最具參考價值獎
準則:可套用到香港其他社區
獲選地盤:九龍城賈炳達道
街坊憧憬:續讓陽光灑進來
視覺、空間保存較宜人的樓宇高度,陽光灑到行人路;高度、外牆考慮城市外觀的和諧,舊樓翻新或設計新樓時可採相近風格,讓新樓與舊樓連貫,有遮蔭地方。
評語節錄:
「日照權彷彿是香港已遠去的美好回憶。這設計提醒我們,大自然是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鴨脷洲變形記」管理員)
「我們做保育項目整天說保育社區原貌,但項目或建設往往成了社區改變的推力之一,所以提出回應社區面貌、街道陽光是生活質素,是種進步意識,可令其他社區和保育人士思考。」(梁梓豪)
「城市更新應更加注重延續歷史和新舊建築的和諧,提升宜居度和審美/文化價值。」(何深靜)
「避免屏風樓、熱島效應,好讓空氣流通、陽光灑進街道;應對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多建有遮蔭通道、宜居樂活空間。」(葉頌文)
最具建設性獎
準則:切中該區需要或特有問題
獲選地盤:紅磡黃埔街(3票)、華富邨休憩用地(3票)
街坊憧憬:
華富邨:引入共融設計 長者玩得安心
以前最受長者歡迎的是上肢伸展器和扭腰踏步機,希望加添大型設施之餘,亦引入長幼共融設計。樓宇高度配合山勢,近海的會較矮,維持整體坡度。
黃埔街:抬頭見藍天 送走失修唐樓與鼠患
抬頭天空變得好細。香港很多人走了,已經不需要好多高樓,反而要留多些地方讓人生活。期望不再有老鼠和漏水,也想看到天空。
評語節錄:
「迎合華富地區老齡化人口的需要,注入活力,是宜居社區的範例。」(鄧文雄)
「說中華富本來舊社區的問題和老人家的社區需要,好有心思。」(梁梓豪)
「黃埔街把焦點放在人和生活,不是不緬懷美好的昨天,不止是緬懷,也積極move on。」(何柃)
「黃埔街提案切中當區情况:『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多高樓?』我們需要的是更多公共空間和給社區『呼吸的天空』,而不是給發展商提供更多建築面積,或者有老鼠的骯髒後巷。」(鄭炳鴻)
情感記憶 何處安放?
即使黃埔街昔日水浸又有老鼠,有街坊記得的仍盡是甜蜜回憶,卻不敢去想未來;即使鐵皮理髮店瑟縮唐樓陋巷,仍是長者惦記的奏樂舞台。景物消逝,這些情感往何處安放?「雖然記憶是人腦海裏的活動,但記憶和人的成長一樣都是在某一特定的天空底下才能成事。人們成長的地方原是人們記憶的歸宿,但香港的資本主義發展卻令到不少人的成長地面目全非。」嶺大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馬國明曾撰文,如此勾勒城市與記憶的關係。他亦節錄顏純鈎〈尋常巷陌〉的開端:
那天我從大道東拐進春園街,天下着微雨,下班的人擠到馬路中去了。街口近處有一個馬會投注站,一家「七十一」,一家茶餐廳,然後我突然看到茶餐廳右角一條小巷子,那裏從前有一條小街穿到菜市場去的,現在已經被一幢大樓堵死了,成了一條「掘頭路」。我突然想起八十年代初在《晶報》做校對時,有一天黃昏經過這條現在已經不存在的小巷。
「茶餐廳右角的一條小巷子」是開啟作者記憶的鑰匙,但馬國明惋惜如今灣仔街巷已被新建的高樓堵住而隱沒,也容不下擺賣的小販,「沒有記憶的城市能夠容納的亦不外是三兩樣熟口熟面、無甚爭議、廣為人知的事物,沒有記憶的城市亦因此必然是單調、乏味的城市」。
失去熟悉景物 情感受創
馬國明受訪時說道,城市的一個個「窿」早在土地發展公司(市建局前身)時期出現,它們終會有新建築補上,但難以填補的是記憶。拆除的就算只是某區的建築,連繫的情感可更廣遠,他舉深水埗嘉頓中心為例,不僅是該區居民的回憶,他自己每次出旺角、尖沙嘴,都會在巴士瞥見它,知道它重建會悵然若失,「失去熟悉的景物,等於你老朋友離去,是種情感的創傷」。這往往不被列入重建考量,他記得在天星、皇后碼頭和喜帖街拆除後,社會曾就保育準則有過熾熱討論,「什麼建築是可以拆的?其實無甚標準,好多時講建築特色,但那特色無厘頭。像司徒拔道的景賢里因古色古香,就好高調保留,政府更用地跟業主交換」。但若從情感記憶去想,它處於豪宅地段,其實甚少市民行經或留意。舊灣仔街市不乏保育聲音,也難擋推土機,但永利街則因《歲月神偷》獲獎而保留,「如沒得獎或在別的街取景,那永利街可以照拆嗎?準則兒戲」 。
等待地盤興建時 可在社區做什麼?
在本系列的9期裏,不同學者和團體都探討過如何消弭街坊和發展差異,但落實不容易。於2007年成立的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近年多與商界作社區營造,其創辦人魏華星談到在英國,當居民得知將有地產商去該區發展時,通常帶着期盼,想像社區會怎樣改善:「地產商會想先給點什麼。讓大家留在這區,期待將來發展。這概念在香港暫時被一笑置之。但都見到有些社區或地產項目,未必個個計到盡。」當中亦有實際誘因,例如為通過城規會審核、提升環境質素,居民互助也可減低長遠管理成本。
持續問街坊意見 參與整個演變
SVhk創效策略主管鄭樂雯形容香港地產商較「專注起樓」,只顧着地盤圍板框起的範圍,忽略建築在該區扮演的角色。城市發展則較着重有形的硬件,如建築和裏面配套。很多發展項目的慣常做法是,先劃出公共空間,再想如何將社區需要放入設計。SVhk想倒過來,先看街坊需要什麼。他們參考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做了個「社區版」,發現通常是外界先入為主,其實住了50年的老伯不一定要街道變回舊模樣、小朋友不一定要遊樂場。有深水埗街坊喜歡大南街的文青區,覺得為整區帶來生氣,看上去不再似以前貧苦。溝通方式不外乎問卷、訪談和焦點小組,但重點在持之以恆,特別是區外團體突然接觸街坊,要慢慢建立互信,「現在香港人好怕你問完我意見,之後又不見了,所以要持續問,讓居民參與整個演變」。
消除「估估吓、唔知起緊乜」不安
這方法也緩解了街坊對地盤「估估吓、唔知起緊乜」的不安。發展商一般想盡快起樓,但部分地盤可能未動工就早架起圍板,或者發展商未獲城規會批准更改土地用途,才長草餵蚊「曬太陽」。她的對策是速贏(quick win),如圍封數年的城皇街地盤,他們請附近的小學生和藝術家一同在圍板繪畫,「其實無寫到何時完工,但令人看到這個地方更心曠神怡。起碼不用等起完樓或修復完才見到成果」。比起填補街坊情感,她更想開拓眾人的想像,如小學生和路人不會知道從前的街景,現在有機會了解,也可一同期盼未來的面貌。
如果在清拆重建前能做足社區溝通,或可修補發展方與社區的分歧。SVhk近年為市建局的士丹頓街/永利街項目進行「社區營造研究」,鄭樂雯指市建局與地區組織本來甚為僵持。「以前市建局予人印象可能不貼近民心,拆完就起單幢的蚊型樓盤。」她介入後卻找到雙方的共通點,包括想保留恬靜環境,「居民不想人流太多,其實與市建局的發展不一定衝突」。於是,SVhk與市建局在危樓拆除後的原址加設園圃,以回應居民的種植需要。「在地方準備好前,街坊已經試過某些構想,就對項目多些信心。」市建局屢就此項目提出規劃,均遇上關注團體及區議會等各方阻力,終修訂成這個納入了社區願景的構思,並獲核准重新改劃用途。市建局回覆本報查詢時指,這是他們首次用社區營造方針,與20多個地區團體建立合作關係,3個試點項目包括創作壁畫、建立社區苗圃及合辦社區導賞團,合共有過百名街坊及地區人士參與。連同日前公布的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項目,市建局在九龍城區的項目有15個之多,爭議不絕。當局在擘劃重建大計時,如能及早開展真誠聆聽地方需要的社區營造,或許是居民福音。
10期「地盤選秀」告一段落,歡迎讀者提議想探掘的地盤,我們會不定期報道!
(註:請留意「星期日生活」專頁,可回顧9期撮要和全部評語。)
評審團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學者
浸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國成
港大建築學系副教授鄭炳鴻
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系主任何深靜
建築師祈宜臻
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師鄧文雄
■社區人士
華富南前區議員黎熙琳
好好過生活導賞創辦人何柃
城市研究者何尚衡
全民保育行動發言人袁智仁
■關注組或機構代表
fb專頁
「火車未到站」
香港建築中心主席葉頌文
長春社
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執行總監梁梓豪
fb專頁
「鴨脷洲變形記」
文˙ 梁雅婷
{ 圖 }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香港景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