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發酵主角——菌,從何而來呢?可以是人為加入發酵劑(fermentation starter或starter culture)造成人工發酵,亦有自然發酵(spontaneous fermentation),「大自然本身就有很多微生物存在,有些食物只要在存放時給予一定條件,食物內本身存在的微生物就會產生發酵效果」,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食品及營養科學課程副主任張志強舉例,辛奇製作時沒有加入發酵劑,但大白菜上本來就有乳酸菌,在合適條件下便自然發酵。
自然發酵代表:酸種麵包
天天餵麵粉 麵糰長大鬆軟
「傳說有人把麵粉與水混合後,忘了這回事。過一段時間再回來看,麵糊竟然開始膨脹,變成發酵麵種。」來自加拿大的烘焙師Nicholas Ratzlaff說,酸種麵包(sourdough bread)是最傳統做麵包方法。
張志強解釋,這種天然發酵方法將麵粉和水混合、靜置,讓來自周圍環境的酵母和乳酸菌進入麵糰,微生物以麵粉為食,繁殖發酵後,成為做麵包的酸麵種。酸種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能增加麵糰體積,令麵包鬆軟,亦會產生酸性物質,令麵包帶有酸味。Nicholas說,眼前這塊酸麵種已經用了2年多,要每天用等量麵粉與水餵它「吃飯」,就能保持酵母活力,「正如老店的千年鹵水,酸麵種也能『代代相傳』」。
■酸種麵包食譜
酸麵種(sourdough starter)材料:
麵粉*……50克
水……50克
*宜選未經加工及漂白的麵粉
做法:
1. 把1:1分量的水與麵粉混合
2. 混合好的麵糊放入玻璃樽,用保鮮紙封口,室溫儲存
3. 約24小時後,隨意丟棄一半麵糊,加入與麵糊同等重量的水與麵粉混合均勻,每天重複以上步驟(約持續1個月)
4. 麵糊開始產生許多氣泡,膨脹2、3倍,就可用酸麵種製作麵包
麵包材料:
高筋麵粉……250克
全麥麵粉……31克
酸麵種……50克
水……215克
鹽……7克
做法:
1.將麵粉及水混合,蓋布靜置2小時
2. 麵糰加入酸麵種,蓋布再靜置30分鐘
3. 將麵糰重複摺疊,然後重複第2步驟2至3次
4.將麵糰摺好後放到發酵籃,放入雪櫃,發酵至少16小時
5.發酵完成後,焗爐預熱至210℃,放入焗約40分鐘即可
■自然發酵
辛奇(kimchi)
發酵劑:大白菜上的乳酸菌
發酵效果:酸性物質和獨特味道
酸種麵包(sourdough bread)
發酵劑:環境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
發酵效果:酸性物質、二氧化碳(增加麵糰體積,令麵包鬆軟)
■人工發酵
康普茶(kombucha)
發酵劑:SCOBY
發酵效果:酸性物質、二氧化碳(氣泡)、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