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多陪女兒 捨畫筆執刀鋸刨 提琴匠巧手復刻大師琴音

文章日期:2022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黃煒權,香港少數的提琴工匠。他的工作室內藏有不同的提琴,當中包括他專門復刻著名意大利製琴師Antonio Stradivari的小提琴。這位名師製作的小提琴被稱為Stradivarius violin(簡稱Strad),最近一把1714年製的Strad拍賣,以過億港元成交。

關於提琴,黃煒權有許多的堅持:「一定要是(產自)歐洲阿爾卑斯山,楓木和雲杉就最好。」他指的是製琴的木 ,而他為客人製作的提琴,每個售價至少要上萬美元。不過,為愛女們製作的提琴則是無價,「有一個重點,就是(做琴),我可以有多點時間陪女兒練琴、學琴」,提琴於他不僅是樂器,更是充滿愛的藝術品。

去年11月,香港首個傷健共融管弦樂團「香港共融樂團」,舉辦了觸感•色彩共融慈善音樂會2021,歌手陳奕迅任壓軸演出嘉賓,音樂會圓滿結束。當中發生了一段小插曲,樂團中左手截肢、以義肢拉小提琴的團員岑幸富(Roy),獲本地提琴匠黃煒權送贈一把全手工製的右手按弦小提琴。記者在想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竟也有提琴工匠?於是上網查看,原來本地有數個提琴工匠,而黃煒權創辦的「黃氏琴匠」則從1997年開業。

不諳琴技 做琴無師自通

走到黃煒權的工作室外,隔門聽見優美的小提琴音,記者差點不忍敲門去打斷它。不過,甫踏進去,最引人注目的卻是一幅掛在牆上巨大的人像油畫,以及前面畫架上一幅未完成的油畫,「那是我的自畫像,才剛開始動工」,黃煒權說。原來這個擁有多年手製提琴經驗的工匠,不諳琴技,反而擅長繪畫。雖然他是個畫家,但小時候心中已埋下一顆做琴的種子,「當時我大概十歲八歲,住隔壁的大哥哥有一把琴,他再用木料,沒什麼工具,照着提琴的模樣做了一把新琴出來,那時覺得,嘩,好犀利」!黃煒權之後一直專注繪畫,直至約30年前,有朋友把不用的做琴工具送給他,於是就「玩玩下」,開始自學。

一塊塊木頭必先經過鋸、刀、刨等工具千錘百煉,才能變成小提琴,發出婉轉悠揚的琴聲。當銅刨發出一下下粗糙的鈍響時,記者不解為何此種繁複工序,竟然能無師自通,黃煒權表示,「做琴不難,懂木工就做到」,他自幼學習繪畫、木雕,對線條和立體造型較敏感及容易掌握。因此,他慢慢摸索,就由「玩玩下」做到職業琴匠。但還有一個重點,令他決定放下心愛的畫筆,「就是(做琴)我可以有多點時間陪女兒練琴、學琴」,他對兩名女兒的愛不言而喻。

差一條鉛筆痕可影響音色

根據網上資料,香港樂器店售賣的非入門級小提琴售價由幾千元,到接近10萬元都有,而黃煒權的手製小提琴則由1.5萬美元(約11.8萬港元)起跳,客人多來自美國、歐洲、內地和本地的專業演奏家或提琴導師,都是追求好音色的人。怎樣為之好音色?黃煒權專門復刻著名意大利製琴師Antonio Stradivari的小提琴。這位名師製作的小提琴被稱為Stradivarius violin(簡稱Strad),最近一把1714年製的Strad拍賣,以過億港元成交。黃煒權指,小提琴已有三四百年歷史,由Nicolò Amati,到Antonio Stradivari,17世紀末是小提琴發展最鼎盛的時期,所有式樣、規格基本上都已固定,若改變了聲音也會不同,變得「唔靚聲」。「提琴已經被那幾個大師做『絕』了,你想改變設計、尺寸就已經不是這種樂器,我們只能夠沿用(他們的設計)」但是,仿製並不單指外貌上的仿效,連聲音也要貼近古琴。別以為只要依樣畫葫蘆就可以,「(古琴的)圖片、數據都是公開,標示得很清楚,但很多人照着做,卻不是發出那種聲音,因為木頭每一塊都不一樣」,琴匠要憑經驗,用手摸、用耳聽,因應木材的密度、軟硬度等,刨削出適合的厚薄和弧度,「差一條鉛筆痕(大小),音色都有分別」,可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必用歐洲古木 賦予小提琴靈魂

為了追求好音色,黃煒權選取材料也十分嚴謹,例如自家熬製天然仿古漆,為小提琴披上如焦糖般有光澤的琥珀色外衣之餘,更不會像「酒精漆」般愈用愈硬,影響發聲。另外,產自歐洲的古木更賦予小提琴靈魂,「一定要是(產自)歐洲阿爾卑斯山,楓木和雲杉就最好」,而風乾時間愈長,做出來的琴,聲音就會愈優美,就如醇酒一樣令人陶醉。因此,他只用至少風乾50年或以上的木材,最近更在拍賣行投得風乾120年的古木。為了確保音質,他更把之前為客人製造的小提琴回收,原因是那琴不是用50年或以上古木製造,他寧願重新做一把全新的給客人。

近距離聽古琴音 領略當中奧秘

「好的提琴的聲音令人激動。」黃煒權說。可是,聲音難以用言語形容,如何知道手做的提琴音色達到「大師級」?黃煒權的小女兒就幫了父親一個大忙。現年17歲的小女兒黃沛盈,熱愛小提琴,12歲時獲得第七屆國際楊波斯基小提琴比賽冠軍,13歲又奪得第四屆楊克列維奇國際小提琴比賽冠軍。父親親手做的琴曾陪伴沛盈身經百戰,但老師借了一把Strad古琴給她後,父親也獲益匪淺,「我可以近距離聽到世界頂級的(小提琴)聲音,這是非常大的得着,聽得多就開始可以慢慢領略裏面的奧秘」,黃煒權不斷將自己的琴與Strad的聲音對比,並加以改良,過程遇過不少瓶頸,但就如他告訴女兒,練琴時「做一次不行,就做100次」,堅持是關鍵。加上幾年前,他遇上一個不吝分享心得的朋友,讓他了解提琴的發聲原理,因此更加得心應手。現時,黃煒權只要拿起小提琴一摸一聽,就知道發聲哪裏出問題,做琴零失手。而且,作品無論在聲音、共鳴、發聲點,各方面都非常接近Strad,他說:「做出來的琴聲音可以達到這個水平,全世界應該沒多少個人能做到。」

黃煒權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入行,香港製琴業可以「成行成市」,他會否收徒弟延續手藝?「隨緣吧」,他笑言,大女兒雖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小提琴考試第八級證書,但她更喜歡美術設計,現在於加拿大讀大學,將來可能有機會繼承琴匠手藝。小女兒則剛考畢DSE,希望到歐洲深造音樂,他面上泛起欣慰的笑容。放下心頭大石,他終於可重拾繪畫樂趣,「老本行」油畫放下了20年,水墨畫也停下來5年了,「常有人問我沒有畫畫這麼久,會否退步?其實不會,雖然我手沒有畫,但我腦中不停畫畫」。相信將來會有愈來愈多的畫作點綴黃氏的工作室。

文: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