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 F:乾濕褸誕生前的戰場美學

文章日期:2022年07月05日

【明報專訊】吃過五月糉了,寒衣可入櫳,想想還是把薄身百搭乾濕褸留下,提防天雨濕滑。之前寫卡繆穿的乾濕褸源於克里米亞戰爭,有人問不是始於大量使用塹壕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嗎。其實這種方便隱匿,以對抗日趨精準與殺傷強大的炮火策略,可追溯至早於一戰前60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堪稱現代戰爭之始——預告戰場上張揚之美的落幕。

克里米亞戰爭或較不為人知,在土俄爭奪中捲入了英、法、奧地利等歐洲大國。因不想鄂圖曼帝國陷落引致東方問題,也不欲俄國坐大東擴影響印度,英國尤為投入。戰爭有多個經典場面,包括1854年秋天、被稱為騎兵時代落幕之始的巴拉克拉瓦戰役(Battle of Balaclava)。巴拉克拉瓦為英軍補給基地,戰略意義重大,10月25日俄軍氣勢洶洶來襲,卻被穿紅衣的英國重騎兵挫其銳氣。戰事膠着之時,急於上陣的輕騎兵因傳信錯誤,原應前往奪回俄軍正在搬運的英國大炮,卻竟向着高地嚴陣以待的俄國炮兵陣地進攻。1968年電影《英烈傳》(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重現這場戰役,谷地廣闊,馬蹄與炮火揚起塵灰與重霧,藍衣紅褲、向前衝鋒的輕騎兵,孤立無援又無比悲壯。

同一日還有另一名場面,蘇格蘭高地士兵組成的第93步兵團面對大量來襲的俄軍驃騎兵,捨棄常用步兵方陣,將士兵排成兩列迎擊,高地團紅衣、蘇格蘭裙拉起了兩條細細紅線,竟憑不懼死亡的勇氣擊退敵方。數日後戰地記者William Russell在《泰晤士報》報道,the thin red line成為以弱勝強的代表。

thin red line 以弱勝強代表

這些畫面現時看來或許華美,但令人費解:為何士兵會排列整齊、以血肉之軀面朝敵軍軍火?其實當時科技不先進,火槍射程不遠、不精準、上彈需時,這種自殺式逼近敵軍,當前方倒下後方仍有軍士作戰。又因為炮火不精準,近身肉搏時難辨敵我,戰事中會高調標示身分與立場,軍服總是色彩旗幟鮮明,藍紅等色在染布工藝上更易做到,如英軍常用的紅色染料便易於辨認又便宜。而衣著與榮耀相關,舊時軍官多出身貴族,有自資置裝傳統。電影亦突出軍官對著裝堅持,褲子過緊要別人幫忙脫下,也有輕騎兵外套過短難以活動片段。

此戰爭正宣示了現代戰爭的轉捩,武器射程更遠更精準,戰事不再是光明正大的顯示自己,隱匿血肉之軀成了主調,亦成為塵灰之色的trench coat上陣之時。下期再談。●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方太初

[Feature]

相關字詞﹕克里米亞戰爭 世界大戰 乾濕褸 方太初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