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要不是珍寶海鮮舫,我們漸漸淡忘了,船和香港的關係曾經如此密不可分。
曾幾何時為亞洲數一數二的本地造船業,造就小漁村一步一步成為國際航運樞紐,並為以海鮮馳名的美食天堂助攻。但香港愈加欣欣向榮,創業於1953年的培記船廠,卻隨着筲箕灣因填海而改變的海岸線愈向北移至邊陲。
與船廠同年生的第2代東主黃桂泉經歷香港造船業的盛世至暮年,他娓娓道來,我城最美麗的風景不止水深港闊的維港,還有在海上不計其數的香港製造船隻。
沿筲箕灣東大街一路向北,經譚公廟再走入譚公廟道,是一排10多間的船廠,毗鄰魚類批發市場,寂靜空氣裏滲着冰冷的金屬味,彷彿走進杜琪峯導演的警匪電影時空。其中一間船廠鐵閘上的一幅木船和男子背影彩繪,在芸芸鏽蝕鐵皮屋之間格外亮眼,那正是培記船廠,畫中人是船廠第2代東主黃桂泉(泉哥)。
父親黃培是造船業出身,1953年創辦船廠,一如香港不少的老店,在本名後加上「記」字成為公司寶號——黃培記船廠,後來簡化為培記船廠。掛在廠內的舊招牌,上面寫着的船廠電話號碼是7位數字「5604907」,早年香港電話號碼,「5」是港島區字頭;後來全港一律加上「2」字頭,這電話號碼亦沿用至今。
為包玉剛造船「出使」倫敦
甫走進船廠,泉哥便到閣樓取出應記者要求帶來的舊照,他指着其中一張8R黑白相中的船,語帶自豪說:「這就是我們廠製造的『耆英二號』,用貨船運到英國,當時停泊在泰晤士河上。」此船的誕生,既為了紀念1846年從香港出發到英國的中國木帆船「耆英號」,也是世界船王包玉剛為1980年在倫敦舉行的「香港節」表達的一番心意。「當時包玉剛要求訂製一艘船,委託漁農處(漁農自然護理署舊稱)找香港的船廠負責,我們參與投標,對手還有青衣和鴨脷洲的船廠。」
培記幸運中標,「耆英二號」就在當時位於筲箕灣海旁(現南安里旁愛秩序灣遊樂場一帶)的舊廠,由10多名船匠,包括謙稱純粹幫手的泉哥,花上4個月時間合力完成,隨後試船還駛至舊日的皇后碼頭。黃家除了以3R彩色相片記錄木船的製造過程,還珍藏着下水禮當日的剪報,報載贊助人包玉剛帶同次女包陪容主持儀式,出席嘉賓不乏船業巨子及政府高官。這樁1980年本地盛事,除了報章,泉哥說電視台亦多次訪問船廠;若發生在2022年,也應該會成為社交媒體瘋狂洗版的話題。昔日家族船廠能夠代表香港造船揚帆並揚威海外,如今泉哥翻着舊相簿話當年,言談間不難感覺到他與有榮焉的驕傲。
1960年代「訂單多到做唔切」
只是「耆英二號」的光環,沒有一直照亮香港造船業和培記。
時光倒流至泉哥入行時期的1960年代,當時他才13、14歲。「香港造船、修船工業早就世界聞名,在亞洲數一數二,後來才被日本、韓國趕上。1960年代是香港造船業最蓬勃的時候,記得當時的船開始轉換款式,舊中式船的露天位較多,漁民日曬雨淋,後來仿效西式船,艙內間隔設計成像一間屋,結構也比較能抵擋風浪。以前大部分木船靠風力推動,新款船改用柴油引擎,就算無風、大風都可以行駛。當時吸引很多人轉款,就算不轉都會改裝,所以每間船廠的訂單多到做唔切。」他憶起:「適逢當時有大量內地來港的勞動力,造船業最高峰時候有幾萬工人;除非是固定員工,否則可以自由去不同船廠工作。」
百貨應百客,各區也各有不同造船客。「太古船塢、黃埔船塢主要裝遠洋鐵殼船,後者甚至製造過美國海軍炮艇和很多香港人常搭的天星小輪。我們裝漁船的,會因應當區聚居的漁民捕哪種魚獲,而造哪種漁船。」自小在筲箕灣成長的泉哥說:「當年這區主要住了拖網船、石斑艇的漁民。拖網船是用魚網大量拖捕深水魚類;石斑艇是逐條海魚釣上來,然後放在艙內養。用途不同,船形設計便不同,按客人要求度身訂做,像做衫一樣。」裁衫要紙樣,起樓要畫則,造船呢?「靠個腦,靠眼睛望。」泉哥充滿信心說:「以前漁農處有專人畫船樣,我也學過。但『老行』(大約是總工程師)大多數都靠自己思維想像出整個概念,然後交給其他師傅分工落手裝。」他拿出紙筆,從一艘船最主要的一條「底骨」畫起,到俗稱「尾速」和「頭速」的船尾和船頭、船身中間打橫的「橫柴」和直的「企堯」(類似一間屋的橫樑和直柱),先為一艘船固定好大小長闊基礎,再裝其他部分。
「如船內要養住手釣的魚,艙要加闊來增加儲存空間;如要船速夠快,船底就做尖一些;捨得花錢,便用貴一點的靚木或加厚木材。」匠人作品,分寸都是心機,人工自然不菲。「如果以1960年代的準則——一層太安樓單位大約2萬多元,裝一艘貨船大約2.3萬、2.4萬;現在買700萬、800萬的單位,估計應該跟裝一艘長約60至70呎、闊20呎左右的木船差不多價錢,裝船甚至可以更貴。」他嘆道:「現在的漁民都到大陸裝船,香港近年已經沒什麼人裝船了,也不夠人手,就算有都很貴。」
「搵唔到食」 沒人願入行
言猶在耳,站在廠外海口位(船出入口)的泉哥,突然指向筲箕灣避風塘外說:「剛好經過的這艘『張保仔號』,應該是香港製造最後的幾艘船之一。」他見證筲箕灣真箇滄海桑田——筲箕灣海岸線因填海向北移,避風塘裏的船愈來愈疏落,而培記由筲箕灣海旁,遷至愛蝶灣,約30年前再遷到現址譚公廟道15號。「搬來譚公廟道後,這裏沒有一間船廠裝過船,全都只做修船。」船廠由木棚屋變成1400呎鐵皮屋,舊廠海口位的排路(船的木路軌)可同時打橫並排放最多3艘船,生意好的日子有30、40個伙計工作;現址的垂直排路只能前後擺放2艘船,有4、5名年過60的師傅從舊廠跟隨泉哥至今幾十年。
「造船業開始走下坡,是1972年太古船塢和黃埔船塢合併成為香港聯合船塢後,原有地皮便用來起樓,可以起幾多個單位?一個單位賣幾多錢?」除了是「土地問題」,也面對傳承困難。「政府不重視本地造船業,我們幾次搬廠都沒有補償,在生意最差的時候提出加租200%。這樣咄咄逼人令行業一路萎縮,搵唔到食,留不住人才也沒有人願意入行。留下來的老師傅,死的死、退休的退休。」這艘金漆招牌「Made in Hong Kong」號直往下沉,終究敵不過時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