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達人}徐頌雯 行燈籠洲街市看香港建築史

文章日期:2022年07月17日

【明報專訊】「我在面向排檔入口。」約好下午3時在隱身於銅鑼灣鬧市的燈籠洲街市見面,我傳信息給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徐頌雯,望進街市,她已在入口處等着。這裏地下的菜檔、魚檔、肉檔仍在營業,上層卻丟空多年,掛牆風扇亦沒轉動,

看看天文台程式,氣溫35℃。她抹着額上的汗,我搔着手臂上蚊咬的包,聽守住檔口的呂先生回憶50多年前:「呢度以前好旺㗎,我入來時街市還很新,係個摩登街市。」一語道破徐頌雯選在這裏與記者談新書《香港街市:日常建築裏的城市脈絡(1842-1981)》的心思。冷氣都冇部,咁都摩登?這可不是一個簡單問題,如果你願意多了解這城前世今生,就讓這名專研城市史與建築史的學者從大家身邊最平常的街市、最陌生的開埠之初說起。

由開埠首個政府街市說起

徐頌雯在書裏提出一個有趣的觀察,即使將街邊檔搬進有蓋的地方、安置在有冷氣的多層大廈,民間也好官方亦好,香港人還是不改「街市」稱呼。「我看大部分昔日資料都是英文,最初在想如何譯做中文,如stall的中文是什麼?後來找到一篇政府招租通告譯作『枱位』,我才想起細個買餸時,阿媽都是叫我去豬肉枱或牛肉枱。」

當年中環街市肉枱 月租1蚊

她原本把要說的街市故事起點定在1930年代,「因為我的研究起點是香港的建築如何由古典建築轉變至現代建築,查政府紀錄能看到工務司署每年建了些什麼,發現它開始建現代建築是從1930年代開始,而且有一半是街市。」然而在探尋中環街市的過程中,她發掘到一個更廣闊的問題,「街市這個建築類型,為何會出現?」

就是為買餸囉!這樣想確是一點不錯,徐頌雯說起她的體驗,「那時是小朋友,阿媽會叫我們去斬叉燒,很容易的,講要幾多錢叉燒就得,我記得牛肉檔和豬肉檔會令我很困惑,以為任何肉都可以在一檔買到,再深(奧)一些如買魚就不會叫你去了。我發覺無論街市大或小,買餸的人都會很熟每一檔的做事方式,買菜都會分幾檔去買,知道哪檔買什麼是最好、最平。」買餸是絕不能馬虎的正經事,政府也不敢怠慢。她考究1841年1月英軍佔領香港島後建立的首個街市,是1842年5月16日(書中以當年官員信件匯報及報刊資料佐證《香港歷史和統計概要》指6月10日開業有誤)開幕的第一政府街市(Government Market No.1),也稱中環街市(Central Market/Middle Market),當時定了租金,熟食店月租2.5元、豬肉枱1元、其餘賣魚賣菜等收0.75元。

「如果我們信政府的文件,由建第一個街市時他們已很強調收租要平,只想維到皮,市民能以相宜價格買到食物,此後管理方式不斷轉變,想解決各種問題。」她提及因衛生問題將露天市集搬入有蓋場地的做法,英國19世紀已開始出現。在香港建街市對殖民地政府有幾個重要作用,除了想搬走街邊檔不要阻路影響城市建設,亦為監管食物安全及價格。不過最貼近民生的事,引發的問題也層出不窮,政府曾實行餉碼制度,將街市交給華人承包,卻造成壟斷局面,承包商人出租枱位只益親戚、任由檔主在街市居住睡覺,群毆、盜竊等亂象時有發生,於是1858年政府又推《街市條例》收回營運權力,也設立更多公眾街市應付人口增加。

訪問當天身處的燈籠洲街市,前身為掃桿埔街市,就是《街市條例》制定後興建的10個街市之一。年代相當久遠,徐頌雯說研究其中一個困難之處是缺乏照片印證建築面貌,但從地圖、文字紀錄等可知當時至少有3種不同類型的街市,包括幾座建築組成的建築群、室內街市、開放式街市,如1858年重建的中環街市就是幾座長條形及金字頂的房屋平排而成;灣仔街市則是一幢鋪了瓦頂的室內街市;筲箕灣街市則沒有外牆、由方柱支撐屋頂,設30張枱。

西港城古典 對比灣仔街市摩登

起初只有一張張枱,後來街市一直進化。1883年潔淨局成立後,中環街市再重建,「那時的街市設計者有畀心機去想每個檔的分別,如菜檔設很多層架放菜、肉檔就有鐵杆掛肉」,還為魚檔加水缸、增設為家禽去毛的房間。香港亦開始引入多層街市,包括北便上環街市、南便上環街市(後改建為上環市政大廈)。要推介幾座現存的建築讓大家了解街市建築發展史的話,徐頌雯精選西港城、中環街市、灣仔街市及油麻地街市。西港城就是昔日的北便上環街市,「西式古典建築只剩下這一幢」,對稱設計、外牆以廣州紅磚砌成、以紅白塑造對比強烈的外觀等。知道了街市蘊含的實用設計、精巧功夫,亦會理解到政府並沒有當街市只是個買菜的地方,而是視為重要的公共建築。如果這邊看古典味濃的西港城,轉頭就去看1937建成的灣仔街市,就會立即明白有多摩登。「灣仔街市引起我很大的興趣,去看在它之前和之後建造的街市是怎樣的。灣仔街市與它之前任何的政府建築完全不同樣,因地皮限制,它是三角形的設計,但好得意,3個角又會修成圓角成為一個流線形的建築,完全脫離之前一貫做法。」她說中環街市也是摩登街市一個重要例子,與灣仔街市都是簡約現代建築,都見圓角、一長排的帶狀窗(ribbon windows)、全幢建築物保持同一高度的一體性。

中環街市已保育翻新,重新開幕,大眾對於它幾度重建的歷史都略知一二,不過徐頌雯有另一番發現。也許不少人會緬懷其古典模樣,而其實在1930年代,它受到報章雜誌批評又殘又舊、佈局差、風格過時,什麼才是有品味?她看昔日報道與建築界評語,對上海現代建築不乏讚賞,市政局主席杜德更在到訪當地後,促工務司署在重建中環街市時向上海參考。「當時上海街市是怎樣的呢?我搵極都搵唔到,發現內地不是叫作街市,而是菜場或市場,便找到了。」這是她為何會察覺香港人無論室內室外都叫「街市」的特別之處。找出上海公共租界1930至1935年間興建的5座街市,對比之下,就會見到福州路菜場、小沙渡路菜場與中環街市擁有相似設計。

因為對中環街市的演變愈挖愈深,新書多了兩章內容,涵蓋時代大幅推前一個世紀,徐頌雯也笑自己著書因此多花了近一年時間,記者寫報道也常整理資料,將心比己,從中讀出「一擔心機」,而且行文非常謹慎,處處見作者即使找到看似可靠的資料,也不願輕易下結論;如首章談街市在香港開埠初期的源起,時任輔政司麻恭(George Malcolm)提出要把小販集中在有蓋街市之內,就引述著名香港史研究者Carl T. Smith曾稱麻恭聘請華人承建商韋亞寬(Wei Afoon)興建街市,同時補充這說法沒有輔以資料來源。「我也有掙扎過,最好的做法是寫清楚,他是這樣說,但我沒從其他地方看到,也不能說我一定正確,因為歷史研究的難度是,我們寫一個故事、歷史,是基於找到的史料,但史料沒可能找得齊全,可能一兩年後有更多資料出現,又會推翻這個說法。」不少人又提出中環街市的位置曾經移動過,是根據一篇1936年的報道,即使那麼舊,她也沒有盡信,並提出在1842及1845年兩幅地圖中,標示的街市位置與現今相同。

關注油麻地街市未來

花這一切心神,背後抱的價值是什麼?「我是相信我們如何看一件事,受我們知道多少影響。有些事如果一早知道,對做決定會否不同?」西港城、中環街市、灣仔街市都倖存下來,而保育手法不一,「灣仔街市現在只是三級歷史建築物」,而且還加上一幢高樓大廈壓在上方,「如果我認為它是個(香港公共建築走向現代建築)的轉捩點,我個人就覺得它的評級過低,我有時會想,是否因為我們對它的認識少,或者不知它的重要性?」

她想寫出建築演化的脈絡,也由此勾出城市發展的脈絡,把資料羅列清楚,亦是盼幫助後來者繼續研究。「因為建築物不能單獨存在,是處身一個街區,在城市一個位置,與城市有很緊密的聯繫。」在物價飛升時,政府會想到多興建街市來製造競爭降低價格;面對鼠疫這樣的公共衛生威脅,也會促使街市重建與調整設計,帶來面貌改變;街市位置反映着人口從港島到九龍增長等的流動變化,而這一切在時間線上又環環扣連,組織出香港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沿着這條脈絡傳承着歷史價值的,她還舉出油麻地街市及燈籠洲街市,「因為油麻地街市是戰後開始興建街市一個最大的項目,亦是當時九龍最大的街市,其設計與中環街市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說港島的大街市是中環街市,九龍就是油麻地街市」,因市建局正着手油旺重建,未來添上未知數。至於燈籠洲街市,「它富現代主義建築的特色,強調合理、有規律,如通花窗及帶狀窗的排列,全都是橫橫直直,在那段時間的審美觀是覺得整整齊齊才是美」。它在1963年重建完成,是香港第一座「複合式街市」,格局上兩旁既有魚檔、肉檔,中間空地就希望納入雜貨、蔬果小販攤檔從街頭搬進去,當時設通花磚牆、混凝土百葉加強通風,更在檔口背後劃出工作通道處理食材。在半世紀前已開檔的呂先生眼中,無疑已非常摩登。

不過這是個失敗的摩登例子,今天街市門外排檔比裏面還要熱鬧,當年小販搬進去後抗議生意差,政府不得不撤回做法,讓他們重回街上擺檔。這種日常建築與生活有密切關係,一旦「唔啱使」就面臨生存考驗,徐頌雯認為街區變化亦有影響,銅鑼灣今天商廈林立,燈籠洲街市失去住宅客源,又面對其他商舖的競爭,而從她研究與訪問也發現,多上一層樓便足以令市民不願光顧。「只能夠說每個建築類型都要跟時代去變,如果舊街市跟不上現在的時代需求,我們唯有去想,要提升至跟上時代,或能否另作用途。」街市丟空的上層圍住封條,自2010年空置至今,呂先生無奈政府懶理,爭取冷氣多年也無果,她說技術上要做到不難,「咁大個空位,這邊那麼多上班族,如做美食廣場可不可以?手作市集又得唔得?」她所寫的香港街市故事,以1970年代起結合遊樂場、圖書館等多功能市政大廈出現,取代獨棟公眾街市作結尾,據立法會2020年底一份資料,截至2019年10月,食物環境衛生署管理共74個公眾街市,其中仍有近半、即35個是獨立濕貨街市。土地矜貴,現已不可能在一塊地上只建街市,她預計獨棟街市未來有減無增,只會逐一消失,而公眾街市有助政府調控食物安全質素及價格,仍有存在必要。

也研房屋史 說公屋以外的故事

擺脫只談名建築的視角,從日常建築看香港歷史,說過街市,還有房屋。她另有研究焦點,放在香港建築歷史的熱門話題公屋以外,「戰後人口暴增,大家就直接覺得政府起公屋解決問題,但實際上除了公屋,那段時間還有很多事發生,我就看當時不同的人有些什麼想法。如近來很多人提起衛斯理村,就是教會建村給貧困的人居住;快要清拆的石硤尾大坑西邨,背後是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由社會賢達組成;又如公務員建屋合作社,一班人解決自己的房屋問題。」鑽研公共建築由古典走到現代、戰後房屋各種類型,她說感興趣的是「大時代的改變」,街市故事能從政府所做的透視社會變遷,而房屋的故事則看到民間也有能量。「在一個社會困難時,有好多人行出來想解決問題,而他們有各自的身分,所做的事亦會啟發及影響到政府。」

文˙ 曾曉玲

{ 圖 } 李紹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