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移民潮衝擊學界,加上香港生育率低、新冠疫情阻礙來港計劃等因素,中小學學生、教師均見流失趨勢,且預料趨勢來年會持續。在師生流失底下,年輕教師被迫提早接棒,甚至有入行兩年的中學教師當上科主任,學校亦時刻擔心面臨縮班殺校危機。香港未來的教育政策可以如何走下去?學校又可否趁機全面推行小班教學,減低教師工作量,提高教與學效能?
入行兩年當科主任 缺經驗靠自己摸索
陳老師是現職中學教師,任教中史科,她入行兩年,尚在修讀學位教師教育文憑(PGDE),她表示,嚴格來說她尚未有正式的專業資格,但已擔任校內科主任職位。據她觀察,現在學校聘請未有教師專業資格的畢業生、擔任正職教師的情况很常見,她亦有師弟入行一年,下年要擔任科主任。
缺乏老前輩指導,沒有人傳授經驗,陳老師要花更多時間慢慢摸索,例如改卷技巧,資深教師曾到考評局改卷,會教授年輕教師改卷的技巧、如何解讀評分準則,「考評局會教你如何改卷,提供明確的指引,但這些是機密,你改過你先知」,但年輕教師甚少獲考評局選中改卷。「有人提點你,有人告訴你一些你可能要自己經歷5年、10年才總結到啲技巧,一定好㗎。」例如前中史科主任曾跟她分享筆記,提點她筆記不要太長,因她們學校的學生能力較弱,學生水平大約只能背到多少字,「這些會是好好的參照,你沒有他不是不行,但你要時間摸索」。她說自己較幸運,與前輩有一年時間交接,但不少年輕教師可能一來就要擔大旗。
她在去年約5月獲告知將晉升為科主任,因為原本的中史科主任即將移民離港,她要負責更多行政工作,小至買多少文具、課本,大至組織參加中史活動、參加校外比賽、設計國民教育內容。同時她要兼顧教學工作,她是班主任,並任教兩級高中和中三的中史科,一星期要上24節課,如果以一日8節計算,每日要上5節,只剩下3節空堂。在最忙碌的考試前一個月,她早上4時起牀,晚上上PGDE課,再一直工作至深夜11時,「考試前開始多測驗、功課,要追課程,同時要出卷,我的學生能力比較弱,星期六日也要幫他們溫習功課」。
多人退校收生少 校方憂縮班殺校
陳老師稱,學校亦面對學生流失問題,今年有幾名學生因移民而退校,不少學生亦放風下個學年會離開,她預計人數比今年多,但學校本來已有收生不足危機。學校現時一級4班,每班最少25人,去年新生註冊時,學生人數徘徊在臨界點,差點不夠人開4班,「上年派完位好多人去其他學校叩門,他(學生)本來是派到我們學校,但過了兩日(新生註冊)也沒有出現」。學生流失帶來音樂椅效應,Band 1學生人數減少,Band 2、3學生就向上流動。她又稱,校長校內開會時亦常提出學生流失問題,提醒教師做好宣傳工作,吸引更多學生,隱約有對縮班、殺校的擔憂。
教育局最新統計反映,截至去年9月,一年內中小學流失約25,400名學生。本報根據局方公布的2021/22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數字推算,小學及中學學生流失率分別擴大至2.99%及4.32%,小學去年流失10,749人,中學流失14,627人,流失率最高為中六級,其次為中五,隨後為小六。教師流失方面,教育局早前曾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鄧飛提問教師離職情况,數據顯示2021/22學年,直資或公營學校的教師流失率(臨時數字)分別達8.4%及7.5%,流失人數(臨時)為4050,比上學年2380人增七成。早前有媒體統整老師招聘告示,發現英文科離職情况最嚴重,其他主科(中、數)及理科亦是重災區,更有Band 1學校一個月內刊登22個教師招聘告示。
香港生育率低,學童人口下降是結構性問題,當師生繼續流失,政府和教育界能否趁機檢視教育政策,改善師生比和教學質素,吸引學生和教師留下?
檢視教育政策建議
1. 教學環境不明朗 學者促釐清政治紅線
資深教師離職,新教師考慮入行與否的其中一個因素,是教學環境不明朗和不安全。香港中學校長會2021年曾做「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問卷調查」,答問卷的校長表示「社會情况」、「社會對教育專業的不尊重,不信任」、「疫情」、「教育政策改變」等學校不能掌控的因素,是教師離職的重要原因。香港教育大學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潘宇軒博士說:「早前教育局公布過一些統計,處理了幾多老師專業失德個案,有幾多個DQ咗,我跟學生交談時,他們擔心的是這類,令他們不想入行,會不會不單止失去工作,還有其他麻煩呢?」他的學生中,有BAFS(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師訓學生考慮從商而棄教書,VA(視覺藝術)師訓學生寧願任教私人畫室,中文師訓學生考慮放棄中文本科,改讀英文科目,以助到外國工作。他擔心這樣下去,教育界難以吸納人才,或教師就算入行,也傾向少做少錯,犧牲教學質素,不會嘗試創新、有創意的教學方式培育下一代。
他建議教育政策釐清政治紅線,什麼可以說,什麼不可以說,「譬如有些圖書館的老師,或學校都會要求,政府可不可以講清楚什麼書不OK,我就不放,但如果不講清楚,就所有書都不知道應不應該放,但教育目標又要學校推廣閱讀,那這一步我還做不做到呢,老師會覺得好矛盾,做不到自己的本分」。中學校長會在4月給2022年行政長官候選人的信「香港教育——今天的局限、明天的發展」也提到,政府應致力確保及尊重學校的校本管理和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自主,當教育界被無理抹黑和攻擊時,政府應適時發聲,保護和尊重人才,免受干擾。而現時有關教師專業失德的投訴,只由教育局裁決,教育界前線缺乏參與,教育界建議設立一個自治的專業機構,讓業界真正自主自律。
2. 不縮班不解僱 全面推小班教學
學生人數下降,有聲音提議不如趁機小班教學,減少每班人數。現時全港591間小學中,共358間小學推行小班教學,約佔六成,在開班人數準則方面,中學取錄最少26人便可開辦兩班中一;小學取錄最少24人便可開辦兩班小一。新界校長會副主席、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就提倡小學應全面推動小班教學,同時降低師生比。以往縮班,學校要按比例減少教師數量,但朱偉林認為現時應讓學校保留原有編制,保持教師數量不變,甚至容許增加教師,避免合約教師擔心縮班、殺校會被解僱,有助學生得到更好的照顧,「學生人口問題不是學校問題,學校是非戰之罪,老師其實做得好,所以就透過這些方法令學生學額彈性調整,確保學校穩健性,學校穩定,老師才可以專心做學與教栽培學生」。
潘宇軒曾在中學任教12年,他說大多面臨殺校危機的是成績較差的學校,「這些學校其實已經發展了好多很好的方法特別照顧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或非華語學生工作做得好,或用活動教學用得好好」。如果這些邊緣學校被淘汰,對學生、家長和教師都十分可惜,「殺校其實會拆散了這間學校的團隊,這些人就算找第二間學校教,其實他們原有學校的優點就消失了」。
「短命小學」示範創意教學
學校擔心殺校,不止因憂慮飯碗不保,更擔心學校理念無法持續,若學校長期籠罩在殺校陰霾下,很難訂立長遠、有創意的教育方針。相反,如果學校不用擔心縮班殺校,不用考慮如何催谷成績吸引家長,反而更願意嘗試有創意的教學方法。潘宇軒舉「短命小學」為例,為了紓緩個別地區暫時性的學額不足,教育局推出只營運9個學年的「短命小學」,其中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坪石)和新界婦孺福利會基督教銘恩小學就走happy school路線,如宣基小學的成績表沒有分數和名次,分「學生版」和「家長版」,「學生版」以貼紙代替分數,「家長版」則以文字描述學生各科表現;銘恩小學提倡「下午不上課」,改閱讀繪本和分組活動學習與人相處及合作,更有家長因為其愉快學習方針,選擇這些短命小學為第一志願。
潘宇軒說,這證明香港也可以有創新的教學思維,並看到鬆綁教育政策後帶來的可能,為教育界帶來鼓舞,「他們的想法是,橫掂都係短命㗎喇,橫掂都係9年之後我就無得做,反而他們就有個空間去試一些新事物」。因為有時限,短命小學花更多心思在這幾年內讓學生學得最好,也不需要擔心若然不跟遊戲規則催谷成績、不訓練學生考試技巧,會沒有家長報讀而招致殺校。但如果不解除縮班、殺校的威脅,讓教師對教學環境感到安心,主流很難跟從,「其他學校有能力學,不過學完之後,會不會開心幾年自己就可能由長命變成短命」。
3. 趁機減輕教師工作量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趙永佳表示,比起小班教學,更應該減低教師工作量,減少課時和行政工作,「老師覺得辛苦的都是行政工作,那些如何解決呢?現在沒有人講這些,現在好多老師burn out地工作,他們提早退休、移民未必完全是政治因素、為了小朋友,可能是因為工作量問題」。2011年香港教育學院(今香港教育大學)的《中小學教師工作量調查報告》發現,中小學教師平均每上課日工作9.8小時,周六、日則需要工作9至10小時。以每周計算,教師需要工作約58小時。趙永佳稱,他認識一些教師忙到飯也沒有時間吃,或只做代課教師,因為代課教師不用處理行政工作,「現在學生減少、班減少,未必要減老師㗎嘛,老師可不可以教少些時數,他才可以去做其他事,保持身心健康」。
朱偉林亦有同感,而且現時學校教師工作量比2011年也增加了不少,「我當年入行到現在,工作量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因為現在好多事情都是透過學校去進行,例如關愛基金的經濟支援、飯錢,派電子器材,全部這些都是透過學校做,派防疫資源都是學校」。學校要承擔更多社福工作,但人手沒有相應增加。當教育局希望在中小學推行全人發展、品德教育時,更應該增加學校人手,讓教師有更多空間與學生交流、設計教材。
4. 校長倡開拓灣區生源 促進融合
朱偉林亦建議香港應開拓學生生源,與大灣區融合。其學校位於北區,過去十多年都有收跨境學童,以往跨境學童多是單非、雙非,或父母為港人但於內地居住的港人子弟,他建議收生擴展至整個大灣區的內地學生,「大學都會收內地生,不會用了香港的學額,大學都會有,為什麼中學、小學不行?」讓大灣區學生能夠來港接受港式教育,有助促進兩地互融互通、大灣區融合,本地學生亦能夠與大灣區建立網絡,「文錦渡、羅湖、福田過來香港都是一個小時之內,如果費用按番政府比例,或者全資都好,付學費就可以來香港學習,香港又不用擔心不夠小朋友,而且提早讓兩地同學互融互通」。他相信香港學校對內地家長有吸引力,香港可以先設立試點學校,讓內地政府對課程放心,香港學校同樣教授國家觀念和中國文化,「正如內地的港人子弟學校,都要付學費萬多元一個月,我相信一批有經濟能力的家長會願意過來香港」。趙永佳同意香港學校收內地學生有助兩地融合,但關注學費水平應如何釐定,如果不收學費或收費低於成本,就會牽涉公帑和公共資源運用的問題。
雖然面對師生流失危機,但朱偉林相信能夠轉危為機,「把握學生人數少了,從而降低師生比,有更多空間讓學校調配更多人手,或者晉升新進老師,有更多新思維發展」。年輕教師能夠向上流動,學生也能夠向上流動,有更大機會升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