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皿如花如浪 編織精巧竹器 融入家居

文章日期:2022年07月19日

【明報專訊】竹挺拔、清雅,也堅韌、輕盈。自古以來不止文人愛竹,尋常百姓家亦不難找到竹的蹤影,但自塑膠等廉價物料面世後,竹篩、竹籮、竹籃等山貨逐漸沒落,不過,竹就此從我們的日常生活淡出嗎?近年有年輕竹工藝師憑藉一雙巧手,撫平竹的粗糙,以竹編織出細緻紋樣,讓竹器化作桌上小皿,以輕巧面貌融入家居。

避開假日漂入海島,行出坪洲碼頭後步行約15分鐘,往竹工藝師丁科竣(Angus)那既是工作室又是家的房子進發。一路上上坡、下坡,記者已氣喘吁吁,Angus卻一派輕鬆。4個月前他從市區搬入小島,平時創作用的竹材亦隨他遷入,他將一捆捆竹枝從火炭工廠區運到中環碼頭,再送入坪洲。想像他獨自推着手推車,在路上蜿蜒前行,予人一種修行的感覺,與他所做的竹編工藝一樣,在竹製品式微的今日,獨自鑽研,重複地編織,默默地將工藝復興。

無論是竹房子,抑或竹篩、竹籠等竹器,竹製品一向予人粗糙印象,但把Angus製作的竹碟、茶器、咖啡濾杯、杯墊等拿上手掂量,精細、輕巧,手指撫過表面平整光滑,原來竹器可以如此細膩,「我做的是竹細工,即細緻的竹工藝」,他如是介紹。

織法多變 紋美實用

本身是室內設計師的Angus,因工作需要託付工廠製作竹籐家具,效果卻未如理想,索性自己動手做,就這樣一頭栽入竹藝世界,他靠着翻書自學,慢慢習得竹編工藝。「竹藝品主要分作3類,分別是農器,即務農、耕作所用的工具,生活器具如蒸籠、篩、籮等,還有就是藝術品。」竹藝起源於中國,後來隨着茶道傳入日本,當地人學習、深化竹藝文化後,發展出自己一套用竹的方式,將它們從粗糙、重視實用的工具,昇華至美感兼備的器皿如花器、食器等。Angus從架上取下恍如由一片片海浪交織、融匯而成的小皿——四海波花籠(日文:shikainami),置入透亮的玻璃茶壺後,甚為雅致;他又向記者遞上小碟,「這是麻葉編小皿,用來盛載和菓子的」,拿在手上,光影從縫隙間透出,在桌面投射出一朵盛開的花,「這兩個都是日本傳統會用的竹皿」。

竹編世界繁花似錦,千變萬化,各種編法工整有序地在器皿上重複,織出讓人目不暇給的紋樣,這不止美觀而已,還有實際功用。風車編(又稱龜甲編)單靠編織,已可織出弧形凹陷的曲面;竹蒸籠的蓋多以人字紋編織而成,比起其他編法更為緊密,織夠兩層就不易讓蒸氣從竹篾間的小孔散去,保溫效果更好;還有菊花編、十字編、六角編、輪口編……一雙巧手來回編織,織出民間智慧。

親手製竹篾 咖啡濾杯雅致

工藝之所以是工藝,不止體現在充滿耐性、重複編織的過程,早在處理竹材時,已可見竹工藝師的匠人精神。Angus多用來自內地的毛竹、紫竹(又稱黑竹)、芝麻竹等創作,分別取毛竹的高韌度、長竹節,還有紫竹與芝麻竹的天然紋理。雖然市面上有現成的竹篾,但有時因應作品需要,他要親力親為處理竹材。「最基本要去竹林學習劈竹,我沒有做到這一步,但其實是需要的,台灣、日本的工藝師都有這樣做,但一來香港少竹,二來實在辛苦。」話雖如此,即使省卻劈竹這一步,要將一根完整的竹削成纖薄的竹篾,還需經除油、去青、劈寬、剖薄等6、7個步驟,將竹枝曬乾、去除青色的表皮,然後重複將竹枝不斷劈半,再調整成均等的厚度與寬度,最後將邊角打磨得平整光滑,成為竹篾,才可開始編織,Angus說單是處理竹材,已可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我一直做的,就是將竹藝帶到當代給人使用。」竹以山貨模樣走入生活的時代已過去,卸下傳統標籤,Angus以桌上食器切入,讓大家以耳目一新的角度認識竹器,重新發現竹材的美與好。「要令到香港人想用,就要將竹器做得很fine。」例如他以竹編成咖啡濾杯,水流經竹網以均速滴下,滲出咖啡香,他還貼心地將濾杯與底托分開,方便用家配合不同大小的杯具使用。竹筒設計的茶器,底部以人字紋編成,慢慢把水分疏走,竹香還會滲入茶內,散發出淡雅竹味。Angus的作品全人手製作,需時約1個月,除了可在網站下單,亦可以走到坪洲參與工作坊,跟隨Angus專心編竹,感受竹材的質感。

■二回

網站:www.yiwooo.co

工作坊價錢:視乎作品而定,以四海波花籠為例,2小時收費$450

查詢:9454 2219(WhatsApp)

文:張淑媚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