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巴洛克畫作 強烈光影 跳脫說故事

文章日期:2022年07月22日

【明報專訊】香港藝術館正舉辦「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這間博物館的名字香港人未必熟悉,當中有很多從16世紀流傳下來的畫作,而畫作能成為經典,不止因為其技藝,而是能在平面上凝住一瞬間的故事,甚至藉畫作激勵人民堅守信念,重新看到希望。展覽中從文藝復興後期作品看到巴洛克藝術作品,更突顯了巴洛克藝術是如何以戲劇化光影說故事。

卡波迪蒙特博物館位於意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香港藝術館館長(學習及國際項目)羅欣欣說:「那不勒斯在17世紀,本身同香港很相似。」原來在17世紀,那不勒斯是歐洲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法國的巴黎。那不勒斯靠海,曾是西班牙殖民地,也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聚集了來自意大利及歐洲各國的人民,羅指出,它繁榮的程度從其當時有3000座教堂就可知曉;而卡波迪蒙特博物館位於山丘上,是在1738年興建的卡波迪蒙特王宮之中。

在「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第一個展區就擺放了那不勒斯的風景畫,特別是亞歷山大-亞森特.迪諾伊(Alexandre Hyacinthe Dunouy)繪於1813年的《從卡波迪蒙特山上眺望那不勒斯》。羅欣欣繼續講歷史,當時那不勒斯繁榮背後亦有不少社會問題,貧富懸殊、天災、瘟疫等。受自然災害困擾的那不勒斯,和現在受疫情困擾的眾城市一樣,痛苦的人們需要藝術安撫心靈。據羅欣欣所指,當時教廷和皇族希望藝術家能創作更直接、更貼地的藝術品,重新鼓勵和激起人民的信仰與希望,於是造就巴洛克藝術的誕生。現時香港觀眾看巴洛克藝術,或會有意想不到的啟發?

40幅作品首次來港展出

展覽的40幅畫都是第一次來到香港,涵蓋文藝復興到巴洛克藝術時期的作品,羅欣欣指是少有大型的巴洛克藝術展覽。這個博物館其實共有兩套重要收藏,分別是法爾內塞典藏和波旁典藏,法爾內塞典藏始於教宗保祿三世,其繼承人亦有購藏,後來法爾內塞家族絕嗣後,藏品留給了最後一名男性後裔的侄女,她亦是西班牙王后,她將藏品再送給西班牙波旁王室成員。

展覽先看到法爾內塞典藏,多屬文藝復興後期的作品,並且以兩張風格迥異的作品打頭陣,左面的是提香(Titian)畫於1545至1546年的《戴上教宗專用絨帽的教宗保祿三世肖像》,而右面是艾爾.葛雷柯(El Greco)畫於1571至1572年的《吹著餘燼的男孩》。

在《戴上教宗專用絨帽的教宗保祿三世肖像》,觀眾能看到教宗保祿三世的模樣,當時他既是宗教領袖、政治家,亦是藝術贊助人,受他贊助的藝術大師包括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現時在西斯汀小教堂的著名壁畫《最後的審判》也是他請米開朗基羅繪畫的,保祿三世孫兒後再請藝術家馬塞洛.維努斯蒂(Marcello Venusti )在1549年臨摹此作品,作品在是次展覽中展出。回到保祿三世的肖像,畫此肖像源於保祿三世要對外,也就是意大利和歐洲其他地方宣揚他的權力,打擊當時冒起的新教勢力,並推行天主教改革,羅欣欣指着畫中保祿三世說他年紀雖大,但眼神堅定而自信,手執文件顯示自己大權在握。

而《吹著餘燼的男孩》是藝術史上重要畫作,畫家艾爾.葛雷柯成名於西班牙,對後來的藝術家如塞尚(Paul Cézanne)和畢加索(Pablo Picasso)等影響甚多。而此作是他在意大利學習繪畫時的作品,一個男孩拿着蠟燭與餘燼,並吹向餘燼希望能成功點火。此作品與保祿三世肖像相隔20多年,即使同樣以人物為主,風格卻完全不同,肖像的光源是自然光,而且在整幅畫作中光源相當平均。但在《吹著餘燼的男孩》,背景是黑色的,光源明顯來自男孩手上的蠟燭,而畫家是捕捉了火光亮起的瞬間,可想像下秒畫面便會回復漆黑;羅欣欣表示,此作亦可看見矯飾主義(Mannerism)風格,人物身體和空間會在畫作中被扭曲,例如圖中男孩的手指便特別長。

風格較貼近現實 畫面富張力

羅欣欣指是次展覽中的文藝復興作品多屬後期。文藝復興盛期,作品構圖比後期更均等和平衡,譬如有三角形構圖,加上自然光亦即世界光,所有人物如聖母和耶穌樣子都非常漂亮。人們認為文藝復興作品多是理想化的現實,重視人文主義,並認為外在的美貌是真理、美德和道德的體現,畫作中常見裸體,而男性裸體是力量的象徵,女性裸體是優雅的表現,觀眾可留意展覽中《安提亞肖像》的美貌,與《達娜厄》漂亮的裸體。相對而言,巴洛克藝術較貼近現實,畫家會以街上「爛撻撻」的普通人為模特兒;而矯飾主義就被認為是連接文藝復興盛期和巴洛克藝術的橋樑。

有人說巴洛克此字來自意大利,有「不規則的珍珠」的意思,而巴洛克藝術亦是自意大利席捲整個歐洲,藝術史學者形容巴洛克藝術很「跳脫」,會用非常戲劇化的光影、誇張的人物動作和表情等,使畫作的畫面很有張力和動感。

展覽中故事最深刻的畫作,或許是以《聖經》人物題材區分的展區中,由藝術家阿爾泰米西婭.真蒂萊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繪畫的《友弟德和使女割下敖羅斐乃的頭顱》(約1645至1650年)。羅欣欣透露此作是館方特別爭取展出的作品,亦用作展覽小冊子的封面圖片。在畫作中觀眾可以留意到甚多細節,首先左面的女性是友弟德,她右手拿着一把劍,左手在蠟燭旁遮蓋其光芒,警戒地望着前方;而右面的侍女手上有條染血的布,按在男性、亦即敖羅斐乃的頭顱上。此故事來自《舊約聖經》,以色列寡婦友弟德居住的城鎮遭敵軍入侵,她博取敵軍將領敖羅斐乃信任,趁他醉酒時將之殺死,畫作捕捉她們要逃跑時聽到營外聲音的緊張瞬間。

這張畫作利用斜角線構圖,即一條由左上角延伸到右下角的斜角線,使畫作富有張力,加上深黑色背景與來自蠟燭、打在角色臉上很戲劇化的光,看起來就似電影畫面和舞台劇場景。羅欣欣補充畫作在《聖經》故事之外還有另一層次的故事,阿爾泰米西婭的名字Artemisia有月亮女神的意思,而剛好友弟德臉上有個半月形的光影,畫作隱藏畫家在18歲時,被父親繪畫工作室繪畫老師強暴的故事,其後她還需要接受審訊,透過承受肉體痛苦證明自己對老師的指證是真實,後來她的畫作便多以《聖經》中勇敢的女性為題材,而此畫中友弟德可能象徵她自己,而敖羅斐則象徵強暴者。阿爾泰米西婭除是巴洛克重要藝術家,也是第一個女性藝術家成為意大利的藝術學院會員。

展出作品中,有不少關於信仰的故事,而當中有為信念殉道的人物,例如《聖亞加大》,又有繪畫以弱勝強的經典故事《大衛戰勝歌利亞》;在講述神話題材的展區,則有柏修斯在眾神協助下力戰美杜莎的《柏修斯和美杜莎》。走畢介紹《聖經》和神話為題材的展區,接下來兩個展區則以風格為主,分為「古典優雅」與「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兩部分,最後再回到以題材為主,介紹靜物畫的展區。那時期的藝術家用了不少象徵手法,如畫家以死去的動物炫耀人打獵的能力之餘,亦表達了人與自然脆弱的關係。

在巴洛克畫作強烈的光暗對比中,其實暗代表邪惡,光代表善,雖然大部分作品色彩偏暗,但羅欣欣說其想告訴觀者「黑暗中有光明的盼望」。此展覽以香港藝術家伍韶勁的藝術裝置È vero, è vero, è vero收結——在鏡子互相映照的無盡漆黑中,製造亮起並旋轉的光芒,讓一點光源療癒觀眾,呼應巴洛克畫作如何運用及理解光影。●

「走進巴洛克──卡波迪蒙特博物館珍藏展」

日期︰即日至11月2日(周四休息)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一至五),上午10:00至晚上7:0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

地點︰香港藝術館2樓專題廳(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0號)

網址︰bit.ly/3v0yTdr

文:胡筱雯

美術:張欲琪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