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解體 紅牆下見自我設限

文章日期:2022年07月22日

【明報專訊】在近日舉辦的中大藝術系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以及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文學士畢業展,分別有藝術家用完全不同的作品問同一個問題︰如何藉藝術創作了解人的自我設限?蔡慧妍以紙張為媒介,而魏素芬則結合攝影與探熱機,兩人創作指涉社會議題、與觀眾互動的作品。

最近有件甚受矚目的作品,來自中大藝術系的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是藝術家蔡慧妍的《紅牆》。記者在社交媒體看見不同人拍攝這作品,較早看作品的人拍攝到一堵「紅牆」,後來的人則拍攝到「牆」向一邊倒塌。這堵「牆」其實由紙張組成,每張都是電腦打印的文章——記者拾起的幾張,有寫了政治哲學家羅爾斯的《正義論》,或討論民族的概念,而大部分紙張上的文章都不相同。

紙張脆弱 卻可堆疊成牆

蔡慧妍解畫,這些都是在圖書館下架,或市面上較難買到的書。有人可能認為它們是「禁書」,但其實香港並沒有一份正式的「禁書名單」。在做畢業作品這半年間,蔡慧妍把書本部分章節和段落重新輸入列印,「我刻意想拆解『書』這個載體,當它不是一本書了,沒有排版,沒有釘裝,只剩下字的時候,還是否需要禁絕呢」?砌成這面紅牆的共24萬張紙,來自百多本書的幾百份文稿。紙張作為媒介,對蔡慧妍來說特別之處是脆弱,散落在地上的每張紙都非常輕薄,但當紙張堆疊起來,卻可以是很有力量的「牆」、是龐然巨物。

她在作品側邊貼標籤,指觀眾可自由地取走紙張。對蔡慧妍而言,書上內容需要傳承,是其作品概念的重要部分之一,她亦刻意選在看完整展覽的必經之路上設置這個作品,希望逼觀眾與作品互動,無論是忽略繞過、推倒「紅牆」,或把紙張拾起放回「紅牆」,都是觀眾的選擇。但現場觀察,互動並不多見,這個實驗反映了觀眾會否因為身處博物館,覺得所有作品不能觸碰?蔡慧妍不服這現象,希望作品讓觀眾反省他們的自我設限。

在香港藝術中心,有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文學士畢業展,主題「逆」自然讓人想到疫情。場內與疫情有關的作品中最突出的,記者認為是藝術家魏素芬的一組攝影創作。「嘟」、「normal temperature」等聲音充斥我們日常生活,因為食肆、商場等都要求人們進入前先量度體溫,然而我們是否太過習慣它們無處不在,習慣他們機械地發出「批准」進入場所的聲音?

當「探熱」變成習慣

魏素芬在探熱機中裝上針孔攝錄機,並放置在沒有探熱規定的公共空間,了解探熱機看世界的視覺如何。她曾在香港墳場入口放置改裝後的探熱機,再擷取人們伸手向探熱機的影像,組成作品Give Me Five,認為此作品能藉影像反映「社會上的人對探熱機真實的反應」。在展覽場地的中層,她亦設置備有直播鏡頭的探熱機,當觀眾走到場地下層,看到魏素芬完整的作品時,可以回想自己有無跟那部探熱機give me five,反思什麼是需要而什麼是不需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學院的展覽質素甚高,由於課程分攝影、陶瓷等主修科目,看得出畢業生非常熟悉他們選擇的媒介,特別是陶瓷作品令人甚為驚喜。兩個展覽的畢業生平均年紀較大,因此作品較為成熟。現時香港都會大學有創意藝術畢業展,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亦正設有中六畢業展,喜歡看學生畢業展的讀者可留意參觀。

■中大藝術2022第二階段《瞬間漫漫》藝術文學碩士畢業展

日期︰即日至7月31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本部文物館展廳一

網址:https://bit.ly/3PkhZhY

■香港藝術學院/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文學士畢業展2022——逆

日期︰即日至7月25日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4及5樓)

網址︰https://bit.ly/3BguffB

文:胡筱雯

編輯:朱建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