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巿鎮中心」(town centre)是華富邨空間佈局的重心,建築師主要透過華富中心這幢多功能大樓滿足數萬名居民各種生活所需,同時鞏固社區凝聚力。隨着鄰近地區發展及生活方式轉變,華富中心的功能已非無可取代,但配合讓居民駐足聚首的公共空間,令它仍舊是居民的生活中心。諷刺的是,搬遷後的新華富邨恰好難以應用「巿鎮中心」這個概念。
「市鎮中心」的概念
華富邨以「市鎮中心」概念發展,原因是它遠離市中心,附近亦缺乏社區設施。香港房屋委員會在1964至1965年的周年報告首次提及邨內設施數目,並在1967年的周年報告闡述「市鎮中心」這個概念:「華富邨的『市鎮中心』包括商場及街市設施、冰室及一間酒樓、銀行、一間社區會堂、郵政局、市政局的公共圖書館、各類醫療服務、青年中心,以及大量其他商業、文化及娛樂設施。這座社區中心共5層,屋邨內3座多層停車場的其中一座就位於其中;而每座多層停車場的天台都設有兒童遊樂場。這個社區中心將會是屋邨的心臟,小朋友可在那裏嬉戲、居民則可前來購物或散步消閒。此外這裏有舒適而光猛的平台,空間大於2英畝,從平台可以望到大海、香港仔漁港、鴨脷洲及南丫島的壯麗景色。」(根據英語原文翻譯)
在規劃階段,總建築師廖本懷透過想像家庭主婦的需要(例如到街市買餸、湊孩子到學校)設計華富邨。華富中心(亦被稱為華富(一)商場)是「市鎮中心」概念的核心,除街市、商舖及餐廳外,亦包括社區會堂等社區設施,過往亦曾開設老人院,滿足家庭主婦以至所有居民的日常所需。這幢現代主義建築除不設屋頂花園外,貼近現代建築大師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新建築五點」,當中尤其是善用底層挑空(the pillar)這個概念,將地底空間劃為街市、卸貨區及雜貨店(現時還包括超級市場)(圖一),令華富中心集多種功能於一身。
華富中心是房委會的第一座多功能大廈。時至今日,建築物擁有不同功能可謂再平常不過,但這個概念在1960年代的香港卻顛覆了空間及功能的想像。50年代的徙置屋及工業邨,大部分商業活動及設施都設於地面,街市位於住宅大廈間,看起來就像舊式濕街市。華富中心作為獨立建築物,創造更大的商業空間及更舒適的環境,例如到街市買餸時再無懼烈日或大雨。華富邨在70、80年代成為公屋的模範之一,多功能商場近乎是所有公屋必備,慢慢改變居民的生活方式。
華富道貫穿東西
雖然常被視為「自給自足」,但華富邨實質上是個沒有工業的新市鎮,大部分居民需要跨區工作,邨內的道路設計是支撐「市鎮中心」的骨幹。華富道定義了華富邨的佈局──它的北面的是華富(二)邨,南面則是(一)邨(居民一般稱為「上邨」和「下邨」)。邨內所有道路(華景街、華昌街、華隆徑及瀑布灣道)均通往華富道,其東西兩端分別連接薄扶林道及域多利道(經一小段華景街)。
但除了華安樓地面外,華富道不設商舖,亦少有樹木或簷篷遮蓋,並非居民聚集和社交的理想場所。在入伙初期,華泰樓旁的巴士總站擠滿等車的居民,而車站對面就是華富中心,整個「市鎮中心」概念十分清晰。現時華富道沿路設有一個巴士總站(華景街巴士總站已封閉)、5個巴士站及1個非正式的士站,小巴也會沿華富道停靠,仍然是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必經之地。
周邊設施及平台
華富中心無疑是「市鎮中心」概念的核心,但一幢5層高建築物當然難以滿足所有需要,亦無法凝聚數萬名居民。事實上,「市鎮中心」這個概念並不局限於華富中心,建築師在鄰近的華光樓及華珍樓低層安排不同商舖(例如銀行,髮型屋和餐廳)及社區設施(例如郵局和圖書館)。隨着時代轉變,僅僅為居民提供生活所需亦不足以令這幢建築保持活力。華富中心最初是邨內唯一的購物中心,但後來上邨擴建(新增商場、街市及兩幢住宅),華貴邨商場(現稱華貴坊)落成,居民已毋須依賴華富中心。自政府於2012年推出「2元優惠計劃」後,部分長者轉為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到邨外買餸購物,加上速遞、網購和各類網上服務日漸成熟,純粹的購物功能已無法保持人流──現時不少像上邨的濕街市都在淘汰邊緣。
華富邨再非孤島,部分居民的工作及娛樂亦不再被地理環境局限,但華富中心仍是華富邨的中心,原因是附近的空間依舊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場所──我們將它稱為「日常生活空間」(everyday space)。日常生活就是我們平淡的生活經驗,有其規律(何時起牀、何時放假、到哪裏工作、到什麼地方買餸等),並重複不止(否則難以稱為「日常」)。這些生活經驗瑣碎,難以被一一記錄及量化,甚至乎微不足道,卻構成我們對於某個地方的記憶或某個社群的共同身分。居民願意停留與街坊聚首的地方,就是社區的中心,因此屋邨的空間需要經悉心設計。例如提供廉價美食的大牌檔,以往亦是鄰里不約而遇的地方。將半開放式的「冬菇亭」改裝成冷氣開放的室內餐廳,從衛生角度或許無可厚非,卻奪去食客與路過的街坊打招呼的機會,稍稍改變了難以量化的鄰里關係。
「7樓公園」成居民聚腳地
同樣道理,若只着重華富中心的設施而忽略周邊的空間設計,居民購物用餐後立即離開的話,大家只是居於相同範圍內的獨立個體而已。仔細考察華富中心的立視圖(圖二),不難發現其地面樓層其實是個將華富道連接往華光樓(第9座)的平台,並一直延續至海邊的華美樓。這兩個平台不單止是便達居民的通道,更是讓居民每日停留或偶爾聚首的日常生活空間。例如在華富中心旁的幾棵大樹下,每日都有長者流連捉棋;在華美樓與華光樓之間的平台(底下是多層停車場),讓居民慢下來享受「壯麗海景」。它們同時是進行社區活動的場所。例如華富中心前的休憩空間是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及政黨舉辦活動的選址;在華富中心與華光樓之間的平台,則曾舉辦聖誕嘉年華等活動。
換言之,華富邨的「市鎮中心」並非獨立一幢綜合大樓,而是由華富商場、華珍樓、華光樓、華美樓及在此之間的兩個平台所構成的空間。平台設計騰空地面空間藉以提供通道或設施,是香港這座高密度城市的標誌之一,早在1960年代初已於彩虹邨及美孚新邨應用。平台對興建於斜坡上的華富邨更為重要,原因是平台改善可達性(例如華光樓的7樓通往華富中心的平台,居民可避免上落樓梯或行斜路),更創造出空曠的開放空間。例如華裕樓及華泰樓旁的停車場天台平台(圖三)、位於上邨商場的「7樓公園」(圖四),都是讓居民慢下來、停下來的日常生活空間。這幾幢功能性建築物似乎運用了柯比意的「屋頂花園」概念,解決各種生活所需外,透過空間設計為居民提供聚腳地。
對新華富邨的啟示
隨着《2014年施政報告》公布局部撤銷薄扶林的發展限制,當時的運輸及房屋局與房委員展開「薄扶林南擬議公營房屋發展及華富邨重建」計劃。但與蘇屋邨和牛頭角邨等大型公屋重建項目有別,華富邨並非原址重置,而是將現有居民分3期遷往華富邨以北、華景街、雞籠灣北、雞籠灣南及華樂徑這5塊鄰近的土地,並清拆現時的華富邨作其他房屋發展。華富邨現址的發展藍圖未明,相關部門未提出新華富邨如何配合社區發展。換言之,華富邨快將失去原來的日常生活空間,居民需要在新平整的土地上重建社區。
華富邨再非自成一角,但「拆邨搬遷」後的新華富邨面對的最大難題,依然是如何營造「市鎮中心」。現時的華富邨以華富中心作為核心,並以華富道貫穿東西,新華富邨則南轅北轍。根據現有公開資料,新華富邨的5塊土地由薄扶林道、域多利道及石排灣道分隔,零售、社會福利及社區設施將散落四周,主要透過天橋及升降機連接屋邨的每個角落。正如上文指出,華富邨的「市鎮中心」概念並非興建一幢多功能大樓,而是以華富中心為心臟,以平台連結各幢住宅,並為居民提供走動、喘息、見面及活動的空間。數字上,新華富邨的設施理應足夠,亦比現時暢達無阻。但純粹提供服務的綜合大樓現已難以凝聚居民,天橋及升降機亦並非散步消閒好去處,難以營造有質感的日常生活空間。
與華富邨在60年代以近乎開山劈石的方式興建相比,新華富邨的空間運用顯得限制重重。今日的建築師如何巧妙地通過建築設計將5塊割裂的土地變為整體、如何營造居民樂意聚集的日常生活空間,將決定新華富邨能否延續在過去半世紀累積的社區凝聚力。
【華富邨研究系列】(四之一)
系.列.簡.介
華富邨在1967年入伙,曾是香港最大型的公營房屋計劃,其建築設計是70、80年代公屋的模範之一。這條歷史悠久並承載各類故事的屋邨快將開展長達約20年的清拆搬邨計劃。
「華富邨研究工作小組」自2016年開始在華富邨進行研究及公眾參與活動,從社會學及園境學角度,記錄華富邨的歷史與人情,分析空間設計並展望將來。我們希望通過這系列文章,回顧華富邨設計的原點,理解居民生活與社區空間及居住單位的關係,審視過去半世紀的轉變並提出對新華富邨的啟示。
文˙ 黃培烽 列斯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院講師、麥詠詩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