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金黃色的沙灘上看見男男女女打排球,毋懼熾熱陽光,揮灑一身汗水,叫人感到活力十足。沙灘排球(下稱沙排)是一種講求體能、策略的運動,跟傳統6人一隊的排球賽不同,二人作賽,更講求全面的技術及默契,「發(球)、接(球)、攔(網)、升(球)、扣(球)、防(守)均要做得好,缺少一樣,便會被對手專攻那一點」,港隊沙排教練胡志雄如是說。沙排雖然活動量大,但好玩之處亦在於能擔當不同崗位,可攻可守,你有興趣接受挑戰嗎?
人數、規則、技巧要求 與室排大不同
沙灘排球起源於1920年代的美國,及後傳至歐洲等地逐漸盛行;1996年成為奧運正式項目,設有男子及女子雙人比賽,於室外沙地作賽。沙排的得分方法與室內六人排球(簡稱六人排/室排)相若,擊球(高於球網及在標誌竿範圍內)在對方線內場區落地,即可得分;但相比起室排,沙排由於場地環境、人數規限、球員技巧要求、比賽規則等皆存有差異,玩起上來又是另一種體驗。
去年參加ViuTV節目《造美人》的周卓盈(Tracy),憑着sporty形象受到觀眾注意。有運動底子的她是香港拉丁舞代表隊成員,曾加入中學的室排校隊。在節目上她第一次接觸沙排,最初覺得比室排難玩、少許不適應,惟經過「熱身」後,便體會到當中好玩之處。
體能需求比室排高3倍
沙排和室排有什麼分別?Tracy指相較在體育館打球,在沙地打沙排時「向前行,隻腳會向後跣、凹入去」,影響彈跳力,「跳起時冇咁高」。對她來說,不適應之處還有沙排場地的面積,「比起在體育館打室排,自己睇落(沙排)個場好大、好空曠」。當要接對方扣球時,「跑去救波,感覺上距離遠好多,會覺得救唔到」。至於沙排好玩之處,則在於能擔當不同崗位,「打(室排)校隊時,我因體型較矮小,主力做setter(二傳手)位置。室排每隊有6人,各有自己崗位;而沙排每隊只有2人,可輪流做set球、扣球等崗位」。
由於沙排落場的人數少,對球員有一定要求。現任香港女子青年沙灘排球代表隊主教練胡志雄表示,揀選球員時非常着重她們的體能,以及技術是否全面。他首先指出,沙排每邊場區範圍為8米×8米,雖然較室排(9米×9米)小,但由於每隊只有2人,加上在高溫下比賽,中途亦不可換人,所以體能要求較室排高約2至3倍;其次是沙排球員的技術需要更全面,「發(球)、接(球)、攔(網)、升(球)、扣(球)、防(守)均要做得好,缺少一樣,便會被對手專攻那一點」。至於身高,高個子打室排很着數,但在沙排未必需要,「因為只要有身高較高的拍檔做攔網互補,便可抵消不足」。
風影響控球落點難預算
吳祈穎及梁雨詩是香港女子青年沙灘排球代表隊成員,6月初出戰第4屆亞洲U19沙灘排球錦標賽,兩人同是主攻手。她們都是由室排開始玩,數年後轉戰沙排,現在會同時參與室排甲一球會的訓練及比賽。雖然同是打排球,但兩者比賽細節大有不同,梁雨詩說:「室排接一傳(過網後接的第一球)時多用上手(用雙手指尖)托球,但沙排大多不會。」胡教練補充,沙排大部分運動員比賽時都不會以上手接一傳,因沙排對於雙手接球的賽例較嚴格,容易被判犯規。所以當球速太快時,運動員多以合掌(拜神動作)或合拳頭(祈禱動作)手勢將球打高。
說到兩者的比賽差異,梁雨詩說:「打沙排,在球的控制上較室排困難。首先有風,而且球比較輕,風容易影響落點,較難預算。Set波(二傳)時如果有風,也容易將球吹過網,對手便有機會得分;第二是天氣熱,室內有冷氣,沒那麼辛苦。」吳祈穎補充,「沙排得兩人,不可換人,心理質素要更強,調整要更快;不似室排,可在場外回復狀態後再回去比賽」。
不設換人 更考驗心理質素
「要有意志捱落去,每場比賽都係。」梁雨詩說。又熱又曬,為何仍然堅持?「因為鍾意排球囉!」吳祈穎很快回應。兩人皆表示,雖然初接觸沙排時較辛苦及不適應,但只要多到有風的沙灘練習,其實很快便能克服種種困難。梁雨詩又說:「覺得6個人的溝通(室排)難過2個人(沙排),6個人的時候,要和每人傾大家的崗位,互相分工合作,而且未能經常接觸到排球;而沙排只以2人的默契加溝通去打好每一球,就會覺得較容易掌握每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