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靈活 汗水中建友誼 熱愛街籃 投入快樂激戰

文章日期:2022年08月09日

【明報專訊】今年天氣特別炎熱,但仍無阻籃球發燒友烈日當空下揮灑汗水,一勺熱情、一勺熱血,令街場自重開以來持續升溫。

街場,幾乎是每個籃球愛好者的起點,明明口中抱怨場地不標準、跟隊跟很久、對手很「茅」……但腳步總會不由自主往街場走去。只要拿起籃球,即時NBA球星上身。為何對街場或街籃情有獨鍾?除卻靈活的玩法、明快的節奏,不同的人也有各自的原因。在今天處處設限的香港,街場的自由、價值與信念,更讓人嚮往。

街場是……各處屋邨各處例

本地退役籃球名將吳柱業與籃球結緣,與大多男生一樣都是始於街場。吳柱業表示,1960、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當年沒太多消閒活動,落街打籃球是最經濟實惠的娛樂之一,只要到街場大喊「跟隊」,就能等候上場一展身手。

吳柱業指出,銅鑼灣維園、尖沙嘴九龍公園等,都是著名的「高手場」,不少甲組球員常在這些球場打波。以九龍公園為例,「星期六日誇張到不得了,輸一次基本上可以走人,因為輪第二次起碼要等兩三個鐘」。然而仍有不少人慕名而至,希望與高手交流,即使落敗,圍在場邊像看表演,一樣「有嘢落袋」。

同樣曾是本地籃球代表隊員的顏漢順補充,在九龍公園還有機會與外國人打波。「每逢美國水兵到海運碼頭,就會上場(九龍公園)打波。那時大家都看NBA節目,卻沒有什麼機會與外國人對戰,令到這個場的挑戰更大!」

比起正規籃球比賽的全場5打5,街場鬥波多是半場3打3,玩法也更自由、多變。吳柱業稱基本上每個場都有自己的「規矩」,現在街場多打21分、31分,「以前很少說打多少分,而是打多少球,如7球、10球等,因為當時未有3分線,直至1980年代才有」。不過即使掌握好規則,落到場亦不一定能贏。事關以前的街場龍蛇混雜,部分場有「街霸」長期盤踞。顏漢順指跟他們鬥波,對方總有辦法贏波。「他們是地膽,知道籃板的軟硬,撞板入波就很準。而且街場沒球證,你進攻他們就叫foul(犯規),讓你失去控球權,所以經常會吵架、打架。」

街場存在種種不公,對於十多歲的小伙子而言,或許過早面對現實的殘酷。現在回想起來,吳柱業卻認為上了重要一課,「在街場可磨練出鬥志、忍耐,面對對方『茅』、狠、陰險的招數,不要理會、照打,總之我上場的目的就是將籃球送入網」。加入港隊後,因訓練頻密,他自言已很少在街場打波,街頭籃球卻成另類減壓方式,「那時打港隊、甲組、亞運,無論練波、比賽,都會有一種無形壓力,但落街打3人籃球,很輕鬆、自由」,單純享受籃球帶來的快樂。他們近年已甚少打街場,不過這兩年因疫情關係,室內籃球場不時封場,吳柱業、顏漢順與梁月明等籃球代表隊前隊友,每逢周六早上就到街場做體能訓練,算是以另一方式回歸街場。

街場是……實體「社交平台」

街頭籃球,有趣在無論是1人抑或幾個人跟隊,總之湊夠6個人就可開波。上一秒是對手,下一秒可能是隊友,所謂不打不相識,因為經常打同一個場,大家漸漸互相認識,因而促成不少友誼,這正是本地籃球文化推廣平台SLAB的4名創辦人的相識經過。創辦人之一葉嘉華(Jason)望向昔日的對手、今日的兄弟徐壽懿(Chris)說:「(當時覺得)這個人都幾厲害,做朋友好過做敵人!」Chris接下去道:「如此特別的關係,就是在球場上串連出來。」難怪他們說「街場就是實體版的fb和IG」!

街頭籃球起源於美國,輾轉傳到不同地方,結合當地文化、風土人情,每個地區漸漸形成別樹一幟的風格。Chris說:「來到香港,街場出現在屋邨,在密集的住宅區內有球場,外國根本不會有這樣的環境。」與周遭的小店、食肆、風景、街坊如此接近,他們表示,街場從不止是競技場,本身還是一個小社區。這些年來他們走遍全港18區,尋訪各區特色街場與籃球社區,以文字和照片記錄街場。位於長洲的海景球場、恍如深山修煉地的堅尼地城配水庫遊樂場、高架橋下的大頭嶺遊樂場等,都是他們的收穫。

打波後定會吃喝一番,所以他們在介紹街場時,還會一併推薦附近的社區特色。創辦人之一麥良斌(Panni)道:「例如在華富邨打完波,就去茶餐廳吃菠蘿包和紅豆冰,食完看日落。」他們又觀察到某些球場非常窄,明顯不是標準場,只有一個籃板讓人射罰球。「我們覺得很有趣,原來街場的光譜可以很闊,從中見到怎樣有效地運用一個原本可能沒用的城市空間。」藉着籃球,重新發現香港。

疫情前,SLAB舉辦過兩屆跨區街頭籃球比賽「捍衛主場」,將街場的主、客概念融入比賽,提升賽事的熱血程度。對籃球的熱情不限年齡,不少中年大叔曾經也是熱血籃球小子,只因生活各有各忙,而令籃球從日常變成回憶。Panni說透過比賽,喚醒不少中年大叔對籃球的熱情,「他們說『不如我們重組球隊回到這個場』,雖然他們現在的能力未如年輕時,但見到他們重聚時的開心,是我們想達到的」。

街場是……不分性別年紀爭勝

正式籃球比賽多是男女分開作賽,但在街場上常見男女混合對戰,街場那混雜的自由,是一大特色。「以前日日落街打波,一放學就換衫打,打到晚飯時間,媽媽從家中窗口、向着籃球場大叫『食飯喇』才回家。」那時是1990年代,街場幾乎是男生的天下,籃球女將四四說有些男生不喜歡與女生打波,雖然不會拒絕女生上場,輸掉比賽後卻會「畀說話你聽」。籃球對戰「埋身肉搏」,身體碰撞難免較多。「有些衝撞型的男生會覺得像在欺負女生,無法好好打球,又不能撞上去,輸波就會說『有女仔,不能認真打』。」她聽後只是聳一聳肩,「不會不開心,因為我贏波嘛」!

本身屬籃球校隊的四四,與年紀比自己大的哥哥或叔叔打波,表現毫不遜色。「我喜歡與男生打波,感覺較爽!他們的技術較多,而且速度較快,回到學校對戰女生時,速度上更能應付,有一定幫助!」她留意到近年街場多了不少女生跟隊,她們的水平亦大大提升,慢慢地大家都能因着對籃球的熱愛,自由地在場上競技一番。

四四在大埔街場打波近廿年,直到現在有正職後每星期仍會到球場一兩次。「一到球場,打波的朋友就會關心你,大家聊聊近况,一些從小看到我大的伯伯叔叔亦會一齊『吹水』,偶爾一起打波,過年還會派利市給我們,大家就像家人一樣。」即使是平日沒兩句的人,但在球場外碰見仍覺格外親切。街場就是如此神奇,籃球能消弭年齡、輩分、性別的差異,不同的人可因籃球而走近,享受它所帶來的快樂。

文:張淑媚

編輯:朱建勳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